一种热镀锌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2623发布日期:2020-01-15 00:2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镀锌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镀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镀锌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热镀锌过程中,镀锌件需要经过冷却步骤,镀锌件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槽内温度因镀锌件的热传递作用升高较快,镀锌件冷却较慢,在冷却件冷却完毕后冷却槽一般需要经过一段冷却散热时间后才可以继续再进行冷却作业。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镀锌用冷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镀锌用冷却装置,包括挡板、冷却槽、热传递槽和热传递腔,冷却槽设置于挡板之间,冷却槽下部设置有热传递槽,冷却槽和热传递槽之间设置热传递腔,冷却槽从挡板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热传递槽从挡板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冷却槽和热传递槽匹配对应设置,热传递槽底面中部开设有热传递入水管,冷却槽底面中部开设有废水出水管;

所述挡板包括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一和挡板二,侧板一、侧板二平行设置,挡板一和挡板二平行设置,侧板一、挡板一、侧板二和挡板二依次首尾固定连接,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一和挡板二高度一致,侧板一和侧板二均为矩形金属板,冷却槽前部与挡板一固定连接,冷却槽后部与挡板二固定连接,冷却槽左端与侧板二上部固定连接,冷却槽右端与侧板一上部固定连接,热传递槽前部与挡板一固定连接,热传递槽后部与挡板二固定连接,热传递槽左端与侧板二上部固定连接,热传递槽右端与侧板一上部固定连接,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一和挡板二与冷却槽之间形成冷却腔,热传递槽上部与冷却槽底部以及侧板一、侧板二、挡板一和挡板二之间形成热传递腔;

所述冷却槽包括冷却底壁、冷却侧壁一、冷却侧壁二和冷却棱板,冷却侧壁一和冷却侧壁二倾斜设置,冷却侧壁一和冷却侧壁二呈“八”字形分布,冷却侧壁一和冷却侧壁二底部与冷却底壁固定连接,冷却侧壁一和冷却侧壁二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40-50度,冷却侧壁一22上部与侧板一11上部固定连接,冷却侧壁二上部与侧板二上部相固定连接,冷却棱板分布固定于冷却侧壁一和冷却侧壁二上,冷却棱板从冷却侧壁一前端延伸至后端,冷却棱板从冷却侧壁二前端延伸至后端。

所述冷却棱板包括上斜板、下斜板和棱板腔,上斜板底部与冷却槽上壁相固定,下斜板底部与冷却槽上壁相固定,上斜板一端和下斜板一端相固定连接,上斜板和下斜板呈“三角形”,上斜板和下斜板形成棱板腔,棱板腔与热传递腔相连通。

所述冷却侧壁二上部固定有冷却底壁入水管,冷却底壁入水管沿着侧板二两端对称设置,冷却底壁中部开设有废水出水管,废水出水管为塑料圆管。

所述热传递槽包括热传递侧壁一、热传递侧壁二和热传递底壁,热传递侧壁一和热传递侧壁二呈“八”字状分布,热传递侧壁一上部一端与侧板二上部相固定,热传递侧壁二上部一端与侧板一上部相固定,热传递底壁设置于热传递侧壁一和热传递侧壁二下部,热传递底壁上贯通开设有热传递入水管,热传递入水管与热传递腔相连通,侧板一一侧设置有热传递出水管一,热传递出水管一与热传递腔相连通,热传递出水管一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侧板一两侧,侧板二一侧设置有热传递出水管二,热传递出水管二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侧板二两侧,热传递出水管二与热传递腔相连通。

所述挡板一外壁底部设置有电机,挡板一外壁固定有横板,电机固定于横板上,电机与转轴一端相固定连接,转轴穿过挡板一和挡板二,转轴一端与挡板一相连,挡板一另一端与挡板二相连接,转轴设置于冷却槽上部,转轴上固定有扇叶板,扇叶板为矩形状金属板其底部与转轴侧壁相固定,扇叶板数量为四个均匀固定于转轴上,扇叶板从转轴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冷却槽的八字形结构便于最大限度的增加冷却面积,热传递腔内的冷却水便于传递吸收冷却槽内的热量,提高了冷却槽的冷却速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热镀锌用冷却装置,包括挡板1、冷却槽2、热传递槽3和热传递腔4,冷却槽2设置于挡板1之间,冷却槽2下部设置有热传递槽3,冷却槽2和热传递槽3之间设置热传递腔4,冷却槽2从挡板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热传递槽3从挡板1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冷却槽2和热传递槽3匹配对应设置,热传递槽3底面中部开设有热传递入水管331,热传递入水管331用于通入冷水,冷水从热传递入水管331进入由下往上充满热传递腔4,冷却槽2底面中部开设有废水出水管211,在冷却完毕后冷却槽2内的水从废水出水管211排出,挡板1包括侧板一11、侧板二12、挡板一13和挡板二14,侧板一11、侧板二12平行设置,挡板一13和挡板二14平行设置,侧板一11、挡板一13、侧板二12和挡板二14依次首尾固定连接,侧板一11、侧板二12、挡板一13和挡板二14高度一致,侧板一11和侧板二12均为矩形金属板,冷却槽2前部与挡板一13固定连接,冷却槽2后部与挡板二14固定连接,冷却槽2左端与侧板二12上部固定连接,冷却槽2右端与侧板一11上部固定连接,热传递槽3前部与挡板一13固定连接,热传递槽3后部与挡板二14固定连接,热传递槽3左端与侧板二12上部固定连接,热传递槽3右端与侧板一11上部固定连接,侧板一11、侧板二12、挡板一13和挡板二14与冷却槽2之间形成冷却腔20,热传递槽3上部与冷却槽2底部以及侧板一11、侧板二12、挡板一13和挡板二14之间形成热传递腔4,冷却槽2包括冷却底壁21、冷却侧壁一22、冷却侧壁二23、冷却棱板24,冷却侧壁一22和冷却侧壁二23倾斜设置,冷却侧壁一22和冷却侧壁二23呈“八”字形分布,冷却侧壁一22和冷却侧壁二23底部与冷却底壁21固定连接,冷却侧壁一22和冷却侧壁二23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40-50度,优选的为47度,冷却侧壁一22上部与侧板一11上部固定连接,冷却侧壁二23上部与侧板二12上部相固定连接,冷却棱板24分布固定于冷却侧壁一22和冷却侧壁二23上,冷却棱板24从冷却侧壁一22前端延伸至后端,冷却棱板24从冷却侧壁二23前端延伸至后端,冷却棱板24包括上斜板241、下斜板242和棱板腔243,上斜板241底部与冷却槽2上壁相固定,下斜板242底部与冷却槽2上壁相固定,上斜板241一端和下斜板242一端相固定连接,上斜板241和下斜板242呈“三角形”,上斜板241和下斜板242形成棱板腔243,棱板腔243与热传递腔4相连通。冷却棱板24增加了热传递的面积,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降低了冷却槽2内水的温度上升速度,冷却侧壁二23上部固定有冷却底壁入水管25,冷却底壁入水管25沿着侧板二12两端对称设置,冷却底壁21中部开设有废水出水管211,废水出水管211为塑料圆管,热传递槽3包括热传递侧壁一31、热传递侧壁二32和热传递底壁33,热传递侧壁一31和热传递侧壁二32呈“八”字状分布,热传递侧壁一31上部一端与侧板二12上部相固定,热传递侧壁二32上部一端与侧板一11上部相固定,热传递底壁33设置于热传递侧壁一31和热传递侧壁二32下部,热传递底壁33上贯通开设有热传递入水管331,热传递入水管331与热传递腔4相连通,侧板一11一侧设置有热传递出水管一111,热传递出水管一111与热传递腔4相连通,热传递出水管一111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侧板一11两侧,热传递槽3用于在冷却槽2内的水分温度升高时,热传递槽3内的水因为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可以通过热传递腔4将冷却槽2的热量带走,从而加速冷却槽2内水的冷却,侧板二12一侧设置有热传递出水管二121,热传递出水管二121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侧板二12两侧,热传递出水管二121与热传递腔4相连通,挡板一13外壁底部设置有电机131,挡板一13外壁固定有横板133,电机131固定于横板133上,电机131与转轴132一端相固定连接,转轴132穿过挡板一13和挡板二14,转轴132一端与挡板一13相连,挡板一13另一端与挡板二14相连接,转轴132设置于冷却槽2上部,转轴132上固定有扇叶板1321,扇叶板1321为矩形状金属板其底部与转轴132侧壁相固定,扇叶板1321数量为四个均匀固定于转轴132上,扇叶板1321从转轴132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电机131带动转轴132转动,转轴132上的扇叶板1321带动冷却槽2内的水翻动,加速冷却槽2内的水降温。

使用时将待冷却的镀锌工件放置于冷却槽2内,冷却槽2内的液体对镀锌工件进行冷却,同时从热传递入水管331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从热传递出水管一111和热传递出水管二121,冷却水对冷却槽2的热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吸取,镀锌工件冷却完毕后,移出冷却槽2,启动电机131带动扇叶板1321转动使得冷却槽2内的冷却液冷却速度加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