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稳定杆分段热处理工艺用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8502发布日期:2020-05-06 23:3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心稳定杆分段热处理工艺用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杆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稳定杆分段热处理工艺用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又称横向稳定杆,在汽车的悬架系统中起到在转弯时减少侧倾,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驾驶舒适性的目的。90年代初大多采用实心棒料作为稳定杆的基础材料,到了21世纪德国、日本则采用空心管材作为稳定杆的基础材质,其等刚度条件下,重量要比实心稳定杆减少30-35%。而随着车辆智能化和配置的多样化,以及电动车(主要是电池重量很大)的普及,整车重量越来越大,势必要求相关金属零部件进行更深层次的减重,因此空心稳定杆成为汽车稳定杆的发展主流。

空心稳定杆的主要采用热折弯成型方式进行成型,折弯成型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应力和提高强度。目前,折弯成型后一般夹持住空心稳定杆的两端耳环进行整体加热,加热后空心稳定杆在自由状态下,放入淬火液中进行淬火处理。该种热处理方式存在加热能源消耗大、淬火处理时产品发生变形的不足。因此,需要对热处理工艺进行改进,以降低热处理消耗能源,另外需要保证淬火时产品不发生变形。

经现有技术检索,未检索到与本专利相近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加热和淬火处理时均能对稳定杆进行定位,从而能有效节省加热时间、降低加热能源消耗、且能保证在淬火时产品不发生形变的空心稳定杆分段加热处理工艺用夹持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心稳定杆分段热处理工艺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安装有对稳定杆的中间杆段进行夹持固定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该三组夹持机构按间距并排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对稳定杆的左弯臂段和稳定杆的右弯臂段进行夹持固定的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呈对称设置,在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对稳定杆的左耳环部和右耳环部进行夹持固定的第六夹持机构和第七夹持机构,第六夹持机构和第七夹持机构呈对称设置;

七组夹持机构均由定夹持构件和动夹持构件构成,定夹持构件包括定夹持座和设置于定夹持座上部的定夹持头,定夹持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定夹持头由石墨材料制成,定夹持头通过绝缘垫与定夹持座固定连接;动夹持构件包括动夹持座、安装于动夹持座上的气缸及与气缸驱动连接的动夹持头构成,动夹持座与底座或对应定夹持座固定连接,动夹持头由黄铜材料制成;每组夹持机构的定夹持头与动夹持头配合形成夹持位,七组夹持机构形成的夹持位沿稳定杆整体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而且的,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均设置有三个定夹持头及三个动夹持头,三个定夹持头与三个动夹持头一一对应,形成三个夹持位,该三个夹持位沿稳定杆对应侧弯臂段的延伸方向设置;三个动夹持头通过连接板与对应夹持机构的气缸连接。

而且的,每组夹持机构的定夹持头包括定夹持面及垂直于定夹持面的两定夹持柱,每组夹持机构的动夹持包括动夹持面及垂直于动夹持面的两动夹持柱,定夹持面、两定位夹持柱、动夹持面及两动夹持柱围成与稳定杆对应部位相接触的方形夹持槽。

而且的,所述底座由铝型材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夹持工装沿稳定杆的延伸方向,通过七组夹持机构,实现了稳定杆的牢固夹持。稳定杆的夹持采用动夹持头与定夹持头的配合来实现,动夹持头采用黄铜材料、定夹持头采用石墨材料,定夹持头与定夹持座之间设置绝缘垫,这样,通过相邻两组夹持机构的动夹持头与两加热电极接触,可对两组夹持机构之间的杆段进行通电加热,从而可实现分段加热处理。采用分段加热的方式,可实现对稳定杆的主要受力部位两端的弯臂段进行局部加热,这样大幅度节省了加热时间、降低了加热能耗。

2、本夹持工装沿稳定杆的延伸方向设置,通过七组夹持机构,实现了稳定杆的牢固夹持,这样,在对稳定杆进行淬火处理时,将本夹持工装及稳定杆一同放入淬火液中,保证了稳定杆的形状不会发生改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产品后期的校正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空心稳定杆分段热处理工艺用夹持工装,请参见图1-5,其发明点为:

包括底座8,底座优选由质量较轻的铝型材焊接而成。在底座上安装有对稳定杆的中间杆段进行夹持固定的第一夹持机构3、第二夹持机构4和第三夹持机构5,该三组夹持机构按间距并排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对稳定杆的左弯臂段和稳定杆的右弯臂段进行夹持固定的第四夹持机构2和第五夹持机构6,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呈对称设置,在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对稳定杆的左耳环部和右耳环部进行夹持固定的第六夹持机构1和第七夹持机构7,第六夹持机构和第七夹持机构呈对称设置。

七组夹持机构均由定夹持构件和动夹持构件构成。定夹持构件包括定夹持座和设置于定夹持座上部的定夹持头,定夹持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定夹持头由石墨材料制成,定夹持头通过绝缘垫与定夹持座固定连接。动夹持构件包括动夹持座、安装于动夹持座上的气缸及与气缸驱动连接的动夹持头构成,动夹持座与底座或对应定夹持座固定连接,动夹持头由黄铜材料制成。比如,对稳定杆的中间位置进行夹持固定的第二夹持机构由第二定夹持座4-4、第二定夹持头4-3、第二动夹持座4-5、第二气缸4-1及第二动夹持头4-2几个部分构成,在第二定夹持座与第二定夹持头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垫4-6,其中第二动夹持座固定于第二定夹持座的外侧。具体结构参见图4。上述每组夹持机构的定夹持头与动夹持头配合形成夹持位,七组夹持机构形成的夹持位沿稳定杆整体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以实现沿整个杆长方向,对稳定杆形成牢固夹持。

上述结构中,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均优选设置有三个定夹持头及三个动夹持头,三个定夹持头与三个动夹持头一一对应,形成三个夹持位,该三个夹持位沿稳定杆对应侧弯臂段的延伸方向设置。三个动夹持头通过连接板与对应夹持机构的气缸连接,以实现该三个动夹持头的同步移动。

上述结构中,每组夹持机构的定夹持头包括定夹持面及垂直于定夹持面的两定夹持柱,每组夹持机构的动夹持包括动夹持面及垂直于动夹持面的两动夹持柱;定夹持面、两定位夹持柱、动夹持面及两动夹持柱围成与稳定杆对应部位相接触的方形夹持槽。比如,第二定夹持头包括位于水平位置的第二定夹持面4-3-2和位于第二夹持面上方垂直设置的两个第二定夹持柱4-3-1,第二动夹持头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动夹持面4-2-2和位于第二动夹持面上方水平设置的两个第二动夹持柱4-2-1。具体结构参见图4。

本夹持工装在稳定杆进行分段加热和加热后在淬火液中进行淬火处理均适用,具体为:

在对稳定杆9进行分段加热时,先将稳定杆放置在七组夹持机构的定夹持头上,将稳定杆的位置调整到位,然后七组夹持机构的动夹持头伸出,夹紧稳定杆,然后对稳定杆进行分段通电加热,由于稳定杆的两弯臂段及两端耳环部位为使用时的主要受力部位,因此,可省去对稳定杆中间杆段的通电加热,主要对两弯臂段及两端耳环部位进行通电加热即可,在进行分段通电加热时,两加热电极与对应杆段两端的两组夹持机构的动夹持头的上端面接触,比如,对第一夹持机构与第四夹持机构之间的杆段进行通电加热时,两加热电极分别与第一夹持机构的动夹持头的上端面及第四夹持机构中最靠近第一夹持机构的动夹持头的上端面接触,这样,就可实现对该杆段的快速通电加热。其他部位杆段的加热同理可实现。

在对稳定杆进行分段加热处理后,进行淬火处理时,将本夹持工装及稳定杆一同放入淬火液中,由于受本工装的夹持固定,保证了稳定杆在淬火处理中形状不会发生改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产品后期的校正工作量。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