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0672发布日期:2020-05-12 15:38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镀锡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锡镀层由于其优良的抗蚀性和可焊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中作为电子元器件、线材、印制线路板和集成电路块的保护性和可焊性镀层。

电镀锡的应用非常广泛,锡具有抗腐蚀、耐变色、无毒、易钎焊、柔软、熔点低和延展性好等优点,通过特殊的前处理工艺,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光亮、致密、均匀、连续的合金镀层。

虽然电镀锡溶液各不相同,但是电镀锡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基本流程均分为前处理、电镀锡、软熔、钝化和涂防锈油等工艺段;在对小型罐状工件进行涂防锈油时由于罐状工件形状特殊,直接浸入防锈油中后会带出大量的防锈油,从而造成防锈油的浪费,并且需要人工将工件浸入防锈油中,容易造成工件的漏涂,从而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据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涂油装置使得罐状工件的涂油工作变得简单,在工件被带出防锈油后自动倒出工件内部的防锈油,并且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沥干被其带出的防锈油,减少了防锈油的浪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工件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碱洗和酸洗两道工序,目的是将工件表面的有机油质和氧化膜除去,以露出新鲜的钢表面,为后续的电镀做准备;目前广泛应用的碱洗液为naoh、碱性磷酸盐和硅酸盐以及表面活性剂配制的复合溶液,酸洗液采用硫酸溶液进行化学酸洗;

s2:将s1中经过前处理的工件浸入含有锡的金属盐溶液中,按化学置换原理在工件表面沉积出锡镀层,待达到指定时间后取出工件,清理干净工件表面的锡液;

s3:将s2中取出的工件送入软熔车间,将工件加热到锡的熔点以上,使熔融的锡镀层在溜平作用下消除微孔,出现光泽;同时在镀锡层与铁基体间生成金属间化合物,进一步增加镀层结合力;

s4:将s3中的工件放入钝化池进行钝化,增加镀锡板的耐蚀性、抗硫性及涂漆性,并且防止在储存过程中锡氧化物的生长和硫化物锈蚀;钝化后利用涂油装置对工件进行涂油处理,使得工件表面被均匀涂上防锈油,并且减少防锈油的浪费;

其中,s4中使用的涂油装置包括油池,所述油池内腔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有一号盘,所述转轴远离一号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盘,所述二号盘侧壁上沿其周向等距离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二号盘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远离连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以上沿其周向布置的抓手,所述抓手用于固定工件,所述安装盘远离连杆的一侧固定有直杆,所述直杆与相邻抓手之间固定有一号弹簧;使用时,在对小型罐状工件进行涂防锈油时由于罐状工件形状特殊,直接浸入防锈油中后会带出大量的防锈油,从而造成防锈油的浪费,并且需要人工将工件浸入防锈油中,容易造成工件的漏涂,从而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涂油装置,将防锈油倒入油池中,使得防锈油保持在合适的高度;接着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动的转轴带动二号盘转动,使得二号盘侧壁上的连杆产生转动,从而使得连杆上安装的抓手发生转动;在转手转动的过程中按压抓手使得抓手朝向相邻直杆靠近,从而使得同一连杆上的抓手之间距离缩短;在抓手靠近的同时将工件套在抓手上,使得抓手进入到工件的内腔中;待抓手进入到工件内部后放开抓手,使得抓手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张开,从而使得抓手与工件的内侧壁接触;抓手与工件接触后将工件挂住,使得工件随着抓手的转动而转动;工件在转动的过程中进入到防锈油中,使得防锈油进入到工件内腔中;工件在防锈油中转动一定的时候后被带出防锈油,并且在转动到最高点时将其内腔中的防锈油全部倒出;然后抓紧抓手使得抓手靠近,从而便于取出工件;取出工件后再装上未涂防锈油的工件,使得涂油装置可以持续进行工件的涂油工作;通过涂油装置的设置使得罐状工件的涂油工作变得简单,在工件被带出防锈油后自动倒出工件内部的防锈油,并且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沥干被其带出的防锈油,减少了防锈油的浪费;同时工件在防锈油中多角度的转动时使得防锈油与工件充分接触,从而使得工件的涂油更加全面,避免了漏涂的问题发生。

优选的,所述一号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有一号斜齿轮,所述连杆靠近二号盘的一端固定有二号斜齿轮,所述二号斜齿轮与一号斜齿轮啮合,使用时,抓手与工件接触容易导致工件与抓手接触部分难以接触到防锈油,从而造成工件的漏涂;通过一号斜齿轮和二号斜齿轮的设置使得连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二号斜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二号斜齿轮与一号斜齿轮发生相对位移;转动的二号斜齿轮在与一号斜齿轮相对位移的过程中产生自转,使得连杆发生自转,从而使得抓手绕着相邻的直杆发生转动;转动的抓手与工件的接触部位一直在变化,使得工件的内侧壁均能接触到防锈油,从而使得工件的涂油更加均匀,避免了漏涂问题发生;抓手转动的同时带动工件发生慢速的转动,增加了工件与防锈油的接触,促进了防锈油在工件表面的粘附;同时,在工件移动到防锈油上方后,转动的工件将其表面多余的防锈油甩落,加速了防锈油的脱离,从而减少了防锈油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连杆中部活动套接有碗状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相邻的二号斜齿轮之间固定有二号弹簧,所述限位块通过短绳与同一连杆上的抓手固定连接,短绳固定在抓手的自由端,所述一号盘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二号盘的一侧固定有挡块,使用时,手动抓紧抓手避免容易导致工人手部疲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通过挡块的设置使得限位块在移动到挡块位置时被挡住,从而使得限位块被挤向二号筒的方向;限位块被挤压而移动的同时带动短绳移动,从而使得抓手自动收紧;抓手的收紧使得工件能轻松被取下,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工件在取下后再装上未涂油的工件,待限位块脱离挡块的限位后再二号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抓手重新支撑起工件,从而使得工件的取下和装上都变得简单和便捷。

优选的,所述挡块为弧形结构,所述挡块自上而下与一号盘之间距离逐渐变小,使用时,挡块在与限位块接触的同时逐渐使得限位块朝向二号盘方向移动,不仅避免了短绳突然收紧导致的断裂情况发生,还避免抓手突然收紧导致的工件剧烈晃动问题发生,从而保证了涂油装置的正常工作和工件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抓手侧壁上固定有擦拭海绵,所述擦拭海绵的转动轨迹半径值大于抓手的转动轨迹半径值,使用时,因工件表面具有杂质或者气体,导致防锈油与工件不能很好的接触;通过擦拭海绵的设置使得抓手在与工件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带动擦拭海绵与工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擦拭海绵对工件表面进行擦拭;擦拭海绵的擦拭不仅去除工件表面的杂质,还去除工件表面吸附的气泡,从而使得防锈油与工件充分接触,避免了漏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涂油的效率;擦拭海绵的转动轨迹半径值大于抓手的转动轨迹半径值使得擦拭海绵与工件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使得抓手与工件的接触压力减小,避免了抓手在与工件相对转动的过程刮伤工件,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擦拭海绵呈l形结构,所述擦拭海绵用于辅助工件的内侧壁涂油,使用时,抓手只能接触到工件的侧壁而不能接触到工件的底壁,将擦拭海绵设为l形结构使得擦拭海绵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工件的底壁接触,从而使得擦拭海绵对工件内侧壁进行全方位的擦拭和涂油工作,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件的涂油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涂油装置使得罐状工件的涂油工作变得简单,在工件被带出防锈油后自动倒出工件内部的防锈油,并且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沥干被其带出的防锈油,减少了防锈油的浪费。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涂油装置通过擦拭海绵的擦拭不仅去除工件表面的杂质,还去除工件表面吸附的气泡,从而使得防锈油与工件充分接触,避免了漏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涂油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涂油装置的三维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使用的涂油装置的右视图;

图5是限位块与挡块接触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油池1、安装板2、转轴3、驱动电机4、一号盘5、二号盘6、连杆7、安装盘8、抓手9、直杆10、一号弹簧11、一号斜齿轮12、二号斜齿轮13、限位块14、二号弹簧15、固定板16、挡块17、擦拭海绵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镀锡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工件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碱洗和酸洗两道工序,目的是将工件表面的有机油质和氧化膜除去,以露出新鲜的钢表面,为后续的电镀做准备;目前广泛应用的碱洗液为naoh、碱性磷酸盐和硅酸盐以及表面活性剂配制的复合溶液,酸洗液采用硫酸溶液进行化学酸洗;

s2:将s1中经过前处理的工件浸入含有锡的金属盐溶液中,按化学置换原理在工件表面沉积出锡镀层,待达到指定时间后取出工件,清理干净工件表面的锡液;

s3:将s2中取出的工件送入软熔车间,将工件加热到锡的熔点以上,使熔融的锡镀层在溜平作用下消除微孔,出现光泽;同时在镀锡层与铁基体间生成金属间化合物,进一步增加镀层结合力;

s4:将s3中的工件放入钝化池进行钝化,增加镀锡板的耐蚀性、抗硫性及涂漆性,并且防止在储存过程中锡氧化物的生长和硫化物锈蚀;钝化后利用涂油装置对工件进行涂油处理,使得工件表面被均匀涂上防锈油,并且减少防锈油的浪费;

其中,s4中使用的涂油装置包括油池1,所述油池1内腔固定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贯穿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侧固定有一号盘5,所述转轴3远离一号盘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盘6,所述二号盘6侧壁上沿其周向等距离转动安装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二号盘6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盘8,所述安装盘8远离连杆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以上沿其周向布置的抓手9,所述抓手9用于固定工件,所述安装盘8远离连杆7的一侧固定有直杆10,所述直杆10与相邻抓手9之间固定有一号弹簧11;使用时,在对小型罐状工件进行涂防锈油时由于罐状工件形状特殊,直接浸入防锈油中后会带出大量的防锈油,从而造成防锈油的浪费,并且需要人工将工件浸入防锈油中,容易造成工件的漏涂,从而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涂油装置,将防锈油倒入油池1中,使得防锈油保持在合适的高度;接着启动驱动电机4使得驱动电机4带动转轴3转动;转动的转轴3带动二号盘6转动,使得二号盘6侧壁上的连杆7产生转动,从而使得连杆7上安装的抓手9发生转动;在转手转动的过程中按压抓手9使得抓手9朝向相邻直杆10靠近,从而使得同一连杆7上的抓手9之间距离缩短;在抓手9靠近的同时将工件套在抓手9上,使得抓手9进入到工件的内腔中;待抓手9进入到工件内部后放开抓手9,使得抓手9在一号弹簧11的作用下张开,从而使得抓手9与工件的内侧壁接触;抓手9与工件接触后将工件挂住,使得工件随着抓手9的转动而转动;工件在转动的过程中进入到防锈油中,使得防锈油进入到工件内腔中;工件在防锈油中转动一定的时候后被带出防锈油,并且在转动到最高点时将其内腔中的防锈油全部倒出;然后抓紧抓手9使得抓手9靠近,从而便于取出工件;取出工件后再装上未涂防锈油的工件,使得涂油装置可以持续进行工件的涂油工作;通过涂油装置的设置使得罐状工件的涂油工作变得简单,在工件被带出防锈油后自动倒出工件内部的防锈油,并且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沥干被其带出的防锈油,减少了防锈油的浪费;同时工件在防锈油中多角度的转动时使得防锈油与工件充分接触,从而使得工件的涂油更加全面,避免了漏涂的问题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盘5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侧固定有一号斜齿轮12,所述连杆7靠近二号盘6的一端固定有二号斜齿轮13,所述二号斜齿轮13与一号斜齿轮12啮合,使用时,抓手9与工件接触容易导致工件与抓手9接触部分难以接触到防锈油,从而造成工件的漏涂;通过一号斜齿轮12和二号斜齿轮13的设置使得连杆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二号斜齿轮13转动,从而使得二号斜齿轮13与一号斜齿轮12发生相对位移;转动的二号斜齿轮13在与一号斜齿轮12相对位移的过程中产生自转,使得连杆7发生自转,从而使得抓手9绕着相邻的直杆10发生转动;转动的抓手9与工件的接触部位一直在变化,使得工件的内侧壁均能接触到防锈油,从而使得工件的涂油更加均匀,避免了漏涂问题发生;抓手9转动的同时带动工件发生慢速的转动,增加了工件与防锈油的接触,促进了防锈油在工件表面的粘附;同时,在工件移动到防锈油上方后,转动的工件将其表面多余的防锈油甩落,加速了防锈油的脱离,从而减少了防锈油的浪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杆7中部活动套接有碗状的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与相邻的二号斜齿轮13之间固定有二号弹簧15,所述限位块14通过短绳与同一连杆7上的抓手9固定连接,短绳固定在抓手9的自由端,所述一号盘5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朝向二号盘6的一侧固定有挡块17,使用时,手动抓紧抓手9避免容易导致工人手部疲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通过挡块17的设置使得限位块14在移动到挡块17位置时被挡住,从而使得限位块14被挤向二号筒的方向;限位块14被挤压而移动的同时带动短绳移动,从而使得抓手9自动收紧;抓手9的收紧使得工件能轻松被取下,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工件在取下后再装上未涂油的工件,待限位块14脱离挡块17的限位后再二号弹簧1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使得抓手9重新支撑起工件,从而使得工件的取下和装上都变得简单和便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挡块17为弧形结构,所述挡块17自上而下与一号盘5之间距离逐渐变小,使用时,挡块17在与限位块14接触的同时逐渐使得限位块14朝向二号盘6方向移动,不仅避免了短绳突然收紧导致的断裂情况发生,还避免抓手9突然收紧导致的工件剧烈晃动问题发生,从而保证了涂油装置的正常工作和工件的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抓手9侧壁上固定有擦拭海绵18,所述擦拭海绵18的转动轨迹半径值大于抓手9的转动轨迹半径值,使用时,因工件表面具有杂质或者气体,导致防锈油与工件不能很好的接触;通过擦拭海绵18的设置使得抓手9在与工件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带动擦拭海绵18与工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擦拭海绵18对工件表面进行擦拭;擦拭海绵18的擦拭不仅去除工件表面的杂质,还去除工件表面吸附的气泡,从而使得防锈油与工件充分接触,避免了漏涂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涂油的效率;擦拭海绵18的转动轨迹半径值大于抓手9的转动轨迹半径值使得擦拭海绵18与工件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使得抓手9与工件的接触压力减小,避免了抓手9在与工件相对转动的过程刮伤工件,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擦拭海绵18呈l形结构,所述擦拭海绵18用于辅助工件的内侧壁涂油,使用时,抓手9只能接触到工件的侧壁而不能接触到工件的底壁,将擦拭海绵18设为l形结构使得擦拭海绵18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工件的底壁接触,从而使得擦拭海绵18对工件内侧壁进行全方位的擦拭和涂油工作,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件的涂油效率。

使用时,在对小型罐状工件进行涂防锈油时由于罐状工件形状特殊,直接浸入防锈油中后会带出大量的防锈油,从而造成防锈油的浪费,并且需要人工将工件浸入防锈油中,容易造成工件的漏涂,从而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涂油装置,将防锈油倒入油池1中,使得防锈油保持在合适的高度;接着启动驱动电机4使得驱动电机4带动转轴3转动;转动的转轴3带动二号盘6转动,使得二号盘6侧壁上的连杆7产生转动,从而使得连杆7上安装的抓手9发生转动;在转手转动的过程中按压抓手9使得抓手9朝向相邻直杆10靠近,从而使得同一连杆7上的抓手9之间距离缩短;在抓手9靠近的同时将工件套在抓手9上,使得抓手9进入到工件的内腔中;待抓手9进入到工件内部后放开抓手9,使得抓手9在一号弹簧11的作用下张开,从而使得抓手9与工件的内侧壁接触;抓手9与工件接触后将工件挂住,使得工件随着抓手9的转动而转动;工件在转动的过程中进入到防锈油中,使得防锈油进入到工件内腔中;工件在防锈油中转动一定的时候后被带出防锈油,并且在转动到最高点时将其内腔中的防锈油全部倒出;然后抓紧抓手9使得抓手9靠近,从而便于取出工件;取出工件后再装上未涂防锈油的工件,使得涂油装置可以持续进行工件的涂油工作;通过涂油装置的设置使得罐状工件的涂油工作变得简单,在工件被带出防锈油后自动倒出工件内部的防锈油,并且在工件转动的过程中沥干被其带出的防锈油,减少了防锈油的浪费;同时工件在防锈油中多角度的转动时使得防锈油与工件充分接触,从而使得工件的涂油更加全面,避免了漏涂的问题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