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4668发布日期:2021-04-27 13:3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磨床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磨床。


背景技术:

2.模具抛光一般是使用砂轮、羊毛轮等抛磨工具对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打磨,使模具的工作表面能够光亮如镜的过程,以提高模具的美观度以及模具使模具更易脱模称之为模具打磨。模具通产为钢制,模具磨床可磨削工件的平面、侧面、槽面、斜面、圆弧面等复杂成形面,适用于工具车间和模具车间对工具、模具零件的磨削加工。
3.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1173046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抛光打磨设备,其结构包括:加工台装置、缓冲底座、装载台、控制器、抛光台装置、移动机架。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打磨设备的上料需通过人员手动进行上料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上料,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磨床。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具磨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磨床,包括磨床主体,所述磨床主体设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具有用于固定模具的夹具,所述磨床主体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转送机构、传输定位机构以及搬运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台、供模具放置的上料板、驱动上料板上下运动的直线驱动器一;所述传输定位机构包括传输台、传输带以及定位件,所述传输带设置在传输台上并由传输台上的驱动装置一驱动传动,所述定位件与传输台固定连接其靠近传输带沿传输方向的一端,所述定位件设有导向面、抵接面,所述导向面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导向面倾斜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所述导向面与抵接面垂直,两者用于与模具的相连的两侧边相抵;所述转送机构用于将传输带上的模具搬运到夹具上,放料台上的模具水平推送到传输带上;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搬运架、电磁吸附块以及滑座,所述电磁吸附块设有多个,所述滑座与搬运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座设有直线驱动器二,所述电磁吸附块位于直线驱动器二上并由直线驱动器二驱动上下运动,多个所述电磁吸附块由设置在搬运架上的搬运电机驱动在定位件、夹具之间循环运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在将模具放在存储槽后,上料板受直线驱动器一的作用将模具向上顶其,顶部的模具由转送机构搬运至传输带上,受传输带的带动传输到定位件处,依靠传输带的摩擦力,定位件对其模具进行紧压,使模具能够被准确定位,后搬运机构通过电磁力吸附将模具从定位件处传输到夹具处进行加工,无需人员手动上料较为方便。
8.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器一采用气缸,所述传输带的进入端靠近储料台,所述转送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与转盘,所述转盘与传输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由转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搬运槽,所述搬运槽贯通转盘的侧壁,所述传输台贯穿设有供模具进入的进入口,所述进入口用于与搬运槽正对,所述转盘可转动使搬运槽运动至传输带上方。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模具被上料板顶出后,其会通过进入口进入搬运槽中,之后转盘转动,将搬运槽中的模具推动到传输带上,实现对模具的搬运,其所占的空间较小,使整个磨床的结构更加紧凑。
10.优选的,所述转动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转盘转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设有连接块,所述储料台转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储料台滑动连接,所述调节件的滑动方向与螺纹杆的轴向均沿竖直方向,所述螺纹杆上固设有驱动块,所述连接块与驱动块上紧套有同步带,所述直线驱动器一为气缸,所述直线驱动器一固定于调节件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盘将存储槽中的一个模具搬运到传输带后,存储槽中的模具高度会减少,使直线驱动器一不易将模具完全推入搬运槽中,当转盘转动一圈后,受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块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调节件上升一个模具厚度的高度,使直线驱动器一能够再次将模具推入搬运槽中。
12.优选的,所述储料台包括固定台体与转动台体,所述转动台体设有多个用于存储模具的存储槽,所述存储槽沿转动台体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调节件位于转动台体下方,所述存储槽的底壁贯穿设有供上料板穿过的穿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可将模具存储在存储槽中,当正对上料板的存储槽中的模具传输完毕后,人员可通过转动台体,对存储槽进行切换,使上料板能够继续进行上料。
14.优选的,所述固定台体设有驱动供转动台体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台体同轴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能够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转动台体转动,较为方便。
16.优选的,所述转盘设有拆装部,所述搬运槽位于拆装部上,所述拆装部通过螺栓与转盘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装部的设置便于人员根据不同尺寸的加工模具更换对应的拆装部,使模具能够正常进入搬运槽中。
18.优选的,所述驱动块与连接块的形状相同均呈阶梯圆柱状,两者的端部朝向相反且轴线平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可沿驱动块的轴向挪动同步带在驱动块与连接块上的位置,对两者的传动比进行调节,使转盘转动一圈调节件所升高的高度符合更换后加工模具的厚度。
20.优选的,所述储料台设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的轴线垂直于同步带的传输方向,所述张紧轮的轮面与同步带的内表面相贴。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轮的设置可对同步带进行张紧,使同步带的传送更佳稳定。
22.优选的,所述张紧轮转动连接在滑动设置在传输台的滑件上,所述滑件由丝杆机
构驱动移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件的设置,使得同步带在长时间使用松动后,人员可通过丝杆机构对张紧轮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之将同步带抵紧,保持传送的稳定性。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上料装置,使本磨床可以进行自动上料,较为方便;通过转动台、存储槽,使本磨床可以进行连续上料,使本磨床的加工效率得到提高;通过设置驱动块、连接块,使本磨床可根据储存槽中模具的数量,对上料板顶出的高度进行调节,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申请图2的a处放大图。
2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储料机构、转送机构、传输定位机构的内部结构。
2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大额搬运机的局部爆炸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磨床主体;2、加工台;21、夹具;3、打磨机构;4、储料机构;41、固定台体;411、步进电机;412、张紧轮;413、滑件;42、转动台体;421、存储槽;422、穿槽;43、储料台;44、上料板;45、直线驱动器一;46、螺纹杆;47、调节件;48、驱动块;49、同步带;5、转送机构;51、转盘;511、拆装部;52、转动电机;53、搬运槽;54、进入口;55、连接块;56、避让槽;6、传输定位机构;61、传输台;62、传输带;63、定位件;631、导向面;632、抵接面;633、导向柱;7、搬运机构;71、搬运架;72、电磁吸附块;73、滑座;74、直线驱动器二;75、搬运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具磨床。参照图1,一种模具磨床,包括磨床主体1,磨床主体1设有加工台2、用于对模具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3,加工台2位于打磨机构3下方,加工台2具有用于固定模具的夹具21,本实施例的模具为钢制模具。
33.磨床主体1设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未加工模具的储料机构4、转送机构5、传输定位机构6以及搬运机构7,储料机构4、转送机构5、传输定位机构6、搬运机构7安照模具的传输顺序依次分布。
34.参照图1和图2,储料机构4包括储料台43、供模具放置的上料板44、驱动上料板44上下运动的直线驱动器一45,储料台43包括固定台体41与转动台体42,转动台体42与固定台体41转动连接,固定台体41设有驱动供转动台体42转动的步进电机411,步进电机411具有两个输出轴,步进电机411的输出轴与转动台体42同轴固定连接以驱动转动台体42转动,转动台体42位于固定台体41上方,转动台体42设有多个用于存储模具的存储槽421,存储槽421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设置,存储槽421的背向两内壁分别用于与模具的两侧壁相贴,存储槽421沿转动台体42的周向间隔设有多个。上料板44位于转动台下方,存储槽421的底壁贯
穿设有供上料板44穿过的穿槽422,直线驱动器一45采用气缸,上料板44的底面与直线驱动器一45的活塞杆固定。
35.多个存储槽421可通过步进电机411的转动相互之间进行切换,当正对上料板44的存储槽421内模具传输完毕后,其相邻的存储槽421可转动至正对上料板44的位置,使上料板44能继续对模具进行传输,较为方便,同时在一个存储槽421的模具进行传输时,人员可对空的存储槽421补充模具,使本磨床进行连续加工运行。
36.参照图1和图2,传输定位机构6包括传输台61,储料台43位于传输台61的下方。转送机构5包括转动电机52与转盘51,转盘51位于传输台61的顶面,转盘51与传输台61转动连接,转动电机52固定在出传输台61内,转动电机52为伺服电机,转盘51由转动电机52通过减速机驱动转动。转盘51的底部设有搬运槽53,搬运槽53的沿转盘51周向的侧槽壁用于与模具相抵,对模具进行推动,搬运槽53贯通转盘51的侧壁,传输台61贯穿设有供模具进入的进入口54,进入口54与上料板44的位置正对,搬运槽53可随转盘51转动与进入口54正对。
37.传输定位机构6还包括传输带62以及定位件63,传输带62设置在传输台61上并由传输台61上的驱动装置一驱动传动,驱动装置一为电机,转盘51的竖直方向的投影部分落于传输带62上,转盘51可转动使搬运槽53运动至传输带62上方,使得搬运槽53中的模具落到传输带62上。定位件63与传输台61固定连接,其靠近传输带62沿传输方向的一端,当模具沿传输带62的传输方向被传输到传输带62的端部时,定位件63的端部会与定位件63相抵,定位件63设有导向面631、抵接面632,导向面631垂直于水平面且倾斜于传输带62的传输方向,导向面631与抵接面632垂直,抵接面632也为竖直面,两者用于与模具的相连的两侧边相抵,抵接面632位于导向面631远离传输带62的一端。
38.当模具传输到传输带62端部后受到传输带62表面摩擦力的带动,其侧壁沿导向面631滑至抵接面632,其两边分别与导向面631与抵接面632相抵紧,完成定位。
39.参照图2和图3,固定台体41转动设有螺纹杆46,螺纹杆46螺纹连接有调节件47,调节件47还与固定台体41滑动连接,调节件47的滑动方向与螺纹杆46的轴向均沿竖直方向,螺纹杆46上固设有驱动块48,转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连接块55,连接块55与驱动块48上紧套有同步带49,直线驱动器一45固定于调节件47上。
40.当转盘51将存储槽421中的一个模具搬运到传输带62后,存储槽421中的模具高度会减少,当转盘51转动一圈后,受到转动电机52的输出轴带动,驱动块48带动螺纹杆46转动,使调节件47上升一个模具厚度的高度,使直线驱动器一45能够再次将模具推入搬运槽53中,直线驱动器一45将模具推入搬运槽53中转盘51转将模具搬运,转盘51的底部同轴设有用于避让上料板44的环形的避让槽56,搬运槽53位于避让槽56底壁,转盘51在转动对模具进行搬运时,上料板44会上升一小段距离,避让槽56的设置防止因上料板44上升,使其相邻的模具上升而与转盘51进行抵触对搬运造成阻碍,当位于搬运槽53槽壁带动模具完全偏离进入口54后,直线驱动器一45驱动上料板44下降以避免对转盘51转动的干扰。
41.转盘51设有拆装部511、供拆装部511安装的安装槽,搬运槽53位于拆装部511上,拆装部511通过螺栓与转盘51固定连接,拆装部511的设置便于人员根据加工模具的不同更换对应的拆装部511,使模具能够正常进入搬运槽53中。驱动块48与连接块55的形状相同均呈阶梯圆柱状,两者的端部朝向相反且轴线平行,人员可挪动同步带49在驱动块48与连接块55上的位置,对两者的传动比进行调节,使转盘51转动一圈调节件47所升高的高度符合
更换后加工模具的厚度。
42.参照图3和图4,储料台43设有张紧轮412,张紧轮412的轴线垂直于同步带49的传输方向,张紧轮412转动连接在滑动设置在传输台61的滑件413上,滑件413由设置在传输台61上的丝杆机构驱动移动,张紧轮412的轮面与同步带49的内表面相贴,当同步带49松动时,人员可通过调节滑件413使张紧轮412将同步带49抵紧维持同步带49的张紧状态。
43.参照图1,搬运机构7包括搬运架71、电磁吸附块72以及滑座73,搬运架71横架于夹具21与定位件63之间,滑座73位于夹具21与定位件63上方。参照图5,搬运架71设有供滑座73滑动连接的滑轨76,滑轨76、滑座73呈环状,电磁吸附块72沿滑座73的周向等距间隔设有多个,滑座73的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滑座73设有直线驱动器二74,直线驱动器二74为气缸,电磁吸附块72为电磁铁,电磁吸附块72固定在直线驱动器二74的活塞杆上,并由直线驱动器二74驱动上下运动。滑座73由设置在搬运架71上的搬运电机75驱动运动,滑座73运动轨迹向下的投影经过夹具21与定位件63,滑座73内壁设有啮合齿,搬运电机75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滑座73沿滑轨76的周向滑动或者说转动。
44.当模具完成定位后,滑座73滑动至定位件63上方,直线驱动器二74推动电磁吸附块72向下运动,电磁吸附块72通电产生磁力对模具进行吸附,之后电磁吸附块72向上运动,以避让定位件63,接着搬运电机75使滑座73滑至夹具21的上方,电磁吸附块72下移使模具进入夹具21中,之后电磁吸附块72断电,切断其与模具的吸附力,电磁吸附块72复位。夹具21对模具进行夹持,打磨机构3运行对模具进行打磨加工,加工完毕后,由搬运机构7搬运到设置在磨床主体1上的下料轨道处进行下料,同时相邻的电磁吸附块72将下一需要加工的模具运至夹具21处,进行下一次加工。
45.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模具磨床的实施原理为:人员在将模具放在存储槽421后,上料板44受直线驱动器一45的作用将存储槽421内的模具顶出,模具进入搬运槽53后,被转盘51搬运至传输带62上,受传输带62的带动从搬运槽53侧口移出,并传输到定位件63处,定位件63对其进行定位,后搬运机构7将其传输到夹具21处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由搬运机构7搬运至下料轨道处进行下料,当一个存储槽421中的模具传输完毕后,转动件转动切换与上料板44正对的存储槽421,使其能够正常供料,同时转盘51转动复位,使直线驱动器一45的高度同时复位,以保证正常上料。
46.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