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8492发布日期:2020-12-08 13:4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



背景技术:

淬火是医用缝合针的重要加工步骤,一般先采用电阻炉对医用缝合针进行加热,然后将加热完的医用缝合针放入冷却槽中冷却,现有的冷却槽难以达到恒温状态,而冷却液的温度升高容易引起热处理性能变化,使医用缝合针的淬火质量不稳定,而且冷却液无法循环使用,易导致淬火效率不够高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箱、电阻炉、冷却槽和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为环状结构,其左部浸入冷却槽中,右部位于冷却槽外,冷却管道的右部上设置循环泵和散热器,电阻炉内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冷却槽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电器箱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循环泵和散热器电连接。

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器箱内设置固态继电器和第一温度控制器,固态继电器分别与电阻炉和第一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温度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器箱内设置第二温度控制器,第二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循环泵和散热器电连接。

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的左部设置多根冷却支管。

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相对设置散热架和轴流风机,冷却管道的右端穿过壳体,冷却管道位于壳体内的部分与散热架固定配合。

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位于壳体内的部分自上而下按s形蜿蜒形成折叠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两个优点:一是能够使冷却液的温度保持稳定,进而保证医用缝合针淬火质量温度;二是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器箱1、电阻炉2、冷却槽3、冷却管道4、冷却支管400、循环泵5、散热器6、壳体600、散热架601、轴流风机602、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固态继电器9、第一温度控制器10、第二温度控制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包括电器箱1、电阻炉2、冷却槽3和冷却管道4,冷却管道4为环状结构,其左部浸入冷却槽3中,右部位于冷却槽3外,冷却管道4的右部上设置循环泵5和散热器6,电阻炉2内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7,冷却槽3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8,电器箱1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循环泵5和散热器6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电器箱1内设置固态继电器9和第一温度控制器10,固态继电器9的型号为ssr-3-s38040a,固态继电器9分别与电阻炉2和第一温度控制器10电连接,第一温度控制器1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7电连接。其中,采用固态继电器9控制,线路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电器箱1内设置第二温度控制器11,第二温度控制器11分别与第二温度传感器8、循环泵5和散热器6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冷却管道4的左部设置多根冷却支管40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散热器6包括壳体600,壳体600内相对设置散热架601和轴流风机602,冷却管道4的右端穿过壳体600,冷却管道4位于壳体600内的部分与散热架601固定配合。其中,轴流风机602与第一温度控制器11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冷却管道4位于壳体600内的部分自上而下按s形蜿蜒形成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阻炉2、冷却槽3、循环泵5、轴流风机602、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固态继电器9、第一温度控制器10、第二温度控制器11均为公知技术。

使用时,固态继电器9接380v/50hz/20a/ac电源,两个温度控制器、轴流风机602和循环泵5接220v/ac电源。先通过电阻炉2对工件进行加热,然后将工件转移到冷却槽3中进行冷却,通过冷却管道4带走热量,再通过散热器6将冷却管道4的热量带走,如此冷却管道4中的冷却液就能够循环使用。

在温控方面:第一温度传感器7探测电阻炉2的温度,当温度超出预设的范围时,第一温度控制器10传输信号给固态继电器9,固态继电器9控制电阻炉2调节温度,使温度保持在预设的范围内;第二温度传感器8测探冷却槽3内温度,当温度超出预设的范围时,第二温度控制器11通过控制循环泵5和轴流风机602的工作来调节冷却槽3的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箱(1)、电阻炉(2)、冷却槽(3)和冷却管道(4),冷却管道(4)为环状结构,其左部浸入冷却槽(3)中,右部位于冷却槽(3)外,冷却管道(4)的右部上设置循环泵(5)和散热器(6),电阻炉(2)内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7),冷却槽(3)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8),电器箱(1)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循环泵(5)和散热器(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器箱(1)内设置固态继电器(9)和第一温度控制器(10),固态继电器(9)分别与电阻炉(2)和第一温度控制器(10)电连接,第一温度控制器(1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器箱(1)内设置第二温度控制器(11),第二温度控制器(11)分别与第二温度传感器(8)、循环泵(5)和散热器(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4)的左部设置多根冷却支管(40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器(6)包括壳体(600),壳体(600)内相对设置散热架(601)和轴流风机(602),冷却管道(4)的右端穿过壳体(600),冷却管道(4)位于壳体(600)内的部分与散热架(601)固定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管道(4)位于壳体(600)内的部分自上而下按s形蜿蜒形成折叠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缝合针的恒温淬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箱、电阻炉、冷却槽和冷却管道,冷却管道为环状结构,其左部浸入冷却槽中,右部位于冷却槽外,冷却管道的右部上设置循环泵和散热器,电阻炉内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冷却槽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电器箱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循环泵和散热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有两个优点:一是能够使冷却液的温度保持稳定,进而保证医用缝合针淬火质量温度;二是能够对冷却液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华斌;华舒阳;胡元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华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