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9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机的改进,属表面处理机械。
用于除锈、除氧化皮等表面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喷砂机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非循环式,砂料从喷枪喷出后不回收,结果产生大量粉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类为循环回收式,它利用真空泵将喷枪中喷出的砂料、空气以及从被处理表面清理下来的锈蚀层、氧化皮一起回收并分离,砂料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粉尘则被收集到粉尘筒里,避免了污染,但是,现有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由于采用正压供料而存在一定缺陷,首先,正压供料方式供料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其次,正压供料使砂料筒内处于较高压力,而真空泵回收砂料要求砂料筒内处于负压,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此矛盾,一种改进的方案,如中国专利ZL93204845.5“自动循环回收式喷砂机”,在砂料筒内增加一道金属筛网,起到隔离高、低压力腔的作用,但这种喷砂机只能间断工作,为了供给砂料,它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将高压腔内压力降到低压,使回收后落到筛网上的砂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到砂料筒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通过改进现有循环回收式喷砂机的供料方式,提高供料的稳定性。实现连续供料,从而提高表面处理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由高压空气源、喷枪、砂料筒、过滤筒、粉尘筒、真空泵及若干管道、阀门组成的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高压空气源供给的高压空气在喷枪内的喷嘴中膨胀成高速气流,同时产生一定大小的负压,利用此负压将砂料筒内的砂料吸入到喷枪内,吸入的砂料同高速气流混合后一起进入喷砂管,在喷砂管中,砂料被高速气流进一步加速,最后喷射到待处理表面,喷射后的砂料、粉尘随空气一起被真空泵抽回,在砂料筒内,砂料因重力作用落入筒底部,而粉尘随空气进入过滤筒,被过滤筒内滤芯拦截后落入粉尘筒内,空气则经过真空泵排出到大气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砂料筒底部到喷枪之间的供料管上,通过接入T形三向管接头,向供料管内引入一定量空气,使砂料呈悬浮状态进入喷枪,引入的空气可通过阀门调节其流量,在砂料筒与三向管接头之间,通过阀门控制供料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由于高压空气在喷嘴内膨胀,一方面形成一定大小的负压,从而将砂料从砂料筒抽吸到喷枪内,另一方面,膨胀形成的高速气流将进到喷枪内的砂料加速,使砂料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到被处理表面,从而除去表面锈蚀层或氧化皮,喷射后的砂料、粉尘随空气流被真空泵抽回,砂料回到砂料筒,可以循环使用多次,粉尘被过滤并收集,避免了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效果为直接利用高压空气膨胀后产生的负压作为供料动力,并通过阀门调节供料量及所需要引入的空气量,可以保证合适的气、砂混合比,从而形成稳定,连续的供料,提高表面处理的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系统组成图;图2为Ⅰ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Ⅱ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喷枪结构图。
高压空气源(1)提供绝对压力为0.6~0.7MPa的高压空气,在其出口处连接有调节高压空气流量的截止阀(2),截止阀门出口接耐压橡胶管(3),耐压橡胶管(3)的另一端同喷枪(4)的进气接头(44)紧密连接,在喷枪(4)的喷枪筒(37)侧面有一同水平方向成30~6()度的斜管,斜管与弹簧塑料软管(5)紧密连接,弹簧塑料软管(5)的另一端与砂料筒(6)侧面伸出的切向短管紧密连接,砂料筒(6)内装有三分之一容积的砂料,砂料筒(6)上端与砂料筒盖(7)通过箱扣(34)连接,并通过粘在砂料筒(6)上的橡胶垫(35)密封,砂料筒盖(7)侧面伸出的短管同弹簧塑料软管(8)紧密连接,弹簧塑料软管(8)的另一端与过滤筒(9)侧面伸出的短管紧密连接,过滤筒(9)的底端通过箱扣(32)与粉尘筒(20)连接,两者的接合面通过粘在过滤筒(9)上的橡胶垫(33)密封,过滤筒(9)内的滤芯(10)通过螺柱(12)及螺母(13)固定在过滤筒(9)上端的过滤筒盖(11)上,过滤筒盖(11)与过滤筒(9)通过箱扣(34)连接,并通过粘在过滤筒(9)上的橡胶垫(35)密封,过滤筒盖(11)侧面伸出的短管与弹簧塑料软管(14)紧密连接,弹簧塑料软管(14)的另一端同真空泵(16)的进气管(17)紧密连接,真空泵(16)的出口(15)通向大气,真空泵(16)与电动机(18)之间通过皮带(19)传动。
在砂料筒(6)倒锥形的底部焊有法兰盘(25),并通过螺栓(22)、螺母(21)与法兰盘(24)连接,法兰盘(24、25)的接合面之间加有橡胶垫(23),法兰盘(24)上焊有供料钢管(30),供料钢管(30)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球阀(29)连接,球阀(29)的出口与T形三向接头(28)通过螺纹连接,T形三向接头(28)的另外两端中,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截止阀(31),截止阀(31)出口通向大气,另一端与钢管(27)通过螺纹连接,钢管(27)的另一端与塑料软管(26)紧密连接,塑料软管(26)的另一端与喷枪(4)上的进料管(42)紧密连接。
在喷枪(4)的底部,圆环形的毛刷(36)紧套在喷枪筒(37)出口外沿,喷枪筒(37)的侧面与水平方向成30~60度角的短管同弹簧塑料软管(5)紧密连接,喷枪筒(37)上端紧贴于压盖(39)外侧面,并用螺钉(41)固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压盖(39)通过螺纹与混合室(40)连接,压盖(39)内部的台阶将喷砂管(38)固定在喷枪筒(37)内,喷砂管(38)内部做成拉伐尔喷管形式,喷砂管(38)进口与混合室(40)出口相通,出口离待处理表面距离在2厘米左右,混合室(40)侧面通过螺纹与进料管(42)连接,进料管(42)出口与塑料软管(26)紧密连接,混合室(40)上端通过螺纹与进气接头(44)连接,进气接头(44)出口处通过螺纹与喷嘴(43)连接,喷嘴(43)出口位于混合室(40)内,并与进料管(42)的管口接近,进气接头(44)的另一端与耐压橡胶管(3)紧密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包括高压空气源(1)、喷枪(4)、砂料筒(6)、过滤筒(9)、粉尘筒(20)、真空泵(16)以及若干管道、阀门,高压空气源(1)出口处接有流量调节阀(2),流量调节阀(2)出口与耐压橡胶管(3)紧密连接,耐压橡胶管(3)的另一端与喷枪(4)的进气接头(44)紧密连接,位于喷枪(4)下端的喷枪筒(37)侧面有伸出的短管同弹簧塑料软管(5)紧密连接,弹簧塑料软管(5)的另一端与砂料筒(6)侧面切向伸出的短管紧密连接,在砂料筒(6)上端的砂料筒盖(7)侧面上,有伸出的短管同弹簧塑料软管(8)紧密连接,弹簧塑料软管(8)的另一端与过滤筒(9)侧面伸出的短管紧密连接,过滤筒(9)底部连接有粉尘筒(20),过滤筒(9)顶部与过滤筒盖(11)连接,过滤筒盖(11)上通过螺栓吊装着滤芯(10),滤芯(10)位于过滤筒(9)内,过滤筒盖(11)侧面上有伸出的短管与弹簧塑料软管(14)紧密连接,弹簧塑料软管(14)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6)的进气管(17)紧密连接,真空泵(16)由电动机(18)带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砂料筒(6)底部,通过法兰盘(24、25)连接有供料钢管(30),供料钢管(30)上接有球阀(29),并与T形三向管接头(28)通过螺纹连接,T形三向管接头(28)的另外两端中,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截止阀(31),截止阀(31)出口通向大气,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短钢管(27),短钢管(27)与塑料软管(26)紧密连接,塑料软管(26)的另一端与喷枪(4)上混合室(40)侧面的进料管(42)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喷枪(4)内的喷嘴(43)与进气接头(44)通过螺纹连接,喷嘴(43)出口位于混合室(40)内,与混合室(40)侧面的进料管(42)管口接近,进料管与混合室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可以调节进料管(42)在混合室(40)内的长度,混合室(40)的出口与喷砂管(38)的进口相接,喷砂管(38)位于喷枪筒(37)内,喷枪筒(37)紧固在压盖(39)上,并用螺钉(41)拧紧,压盖(39)通过螺纹与混合室(40)连接,压盖(39)上的台阶将喷砂管(38)固定,喷枪筒(37)侧面伸出的短管与水平方向成30~60度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喷枪(4)内的喷嘴(43)及喷砂管(38)都做成先收缩后扩张的拉伐尔喷管形式,喷嘴(43)的出口及喷砂管(38)的进口都处于混合室(40)内,并与进料管(42)管口接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喷枪(4)的进气接头(44)、混合室(40)、喷枪筒(37)三部分可以直接铸造成一体,也可以焊接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其特征在于,过滤筒(9)与过滤筒盖(11)之间,过滤筒(9)与粉尘筒(20)之间,以及砂料筒(6)与砂料筒盖(7)之间,采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箱扣(32、34)连接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负压供料的循环回收式喷砂机,由高压空气源、喷枪、砂料筒、过滤筒、粉尘筒、真空泵及若干管道、阀门组成,利用高压空气在喷枪的喷嘴内膨胀产生的负压,将砂料吸入喷枪的混合室内,再利用膨胀后的高速气流在喷枪的喷砂管内对砂料加速,最后喷射到待处理表面,从而除掉表面的锈蚀层或氧化皮,通过真空泵的回收以及过滤筒的过滤,砂料可以循环使用,同时避免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采用负压供料方式,可以形成稳定、连续的供料,从而提高表面处理的效率。
文档编号B24C3/00GK2321583SQ9724211
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8日
发明者彭学院, 崔天生, 束鹏程, 朱明堂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