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09287阅读:来源:国知局
C,粗轧累计压下率为51.5% ;精轧开轧温度为1030°C,终轧温度在950°C,精轧累计压下率60%,最后三道次压下率不小于10%,精轧后的板厚为30mm,将轧制后的钢板空冷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的断面布氏硬度为HB620 ;其显微组织照片见图1,由图1可知显微组织基本为马氏体。与1PCuRe进行了 120h的耐候对比试验,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失重腐蚀速率为0.0228mg/cm2/h, 1PCuRe失重腐蚀速率为 0.223mg/cm2/h。
[0030]实施例2:本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成分配比以及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0031]本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45%,Si 0.40%,Mn1.3%,P 0.009%,S 0.002%,Cr 0.95%,Mo 0.1%,Ni 0.6%,Cu 2.0%,Ti 0.1%,Al 0.02%,B0.003%,稀土 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厚度为8mm。
[0032]以上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铸锭,对铸坯进行轧前加热,加热温度为1225°C,加热时间为3小时。采用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在1130°C,终轧温度10400C,粗轧累计压下率为72.1% ;精轧开轧温度为1010°C,终轧温度在880°C,精轧累计压下率82.6%,最后三道次压下率不小于10%,精轧后的板厚为8mm ;轧制后的钢板开冷温度850 °C,冷却至400 0C后空冷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的断面布氏硬度为HB634。与1PCuRe进行了 120h的耐候对比试验,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失重腐蚀速率为0.0229mg/cm2/h, 1PCuRe失重腐蚀速率为0.223mg/cm2/h。
[0033]实施例3:本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成分配比以及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0034]本600HB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35%,Si 0.30%,Mn 1.6%,P 0.005%,S 0.006%,Cr 0.3%,Mo 0.3%,Ni 1.2%,Cu 1.2%,Nb 0.2%,V 0.1%,B
0.001%,稀土 0.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厚度为50mm。
[0035]以上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铸锭,对铸坯进行轧前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C,加热时间为3小时。采用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在1120°C,终轧温度10300C,粗轧累计压下率为51.5% ;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 °C,终轧温度在920 °C,精轧累计压下率50%,最后三道次压下率不小于10%,精轧后的板厚为50mm ;轧制后的钢板开冷温度900°C,水冷到500°C后空冷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的断面布氏硬度为HB600。与1PCuRe进行了 120h的耐候对比试验,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失重腐蚀速率为0.0238mg/cm2/h, 1PCuRe失重腐蚀速率为0.223mg/cm2/h。
[0036]实施例4:本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成分配比以及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0037]本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40%,Si 0.35%,Mn
1.4%,P 0.015%,S 0.004%,Cr 0.2%,Mo 0.2%,Ni 1.5%,Cu 1.6%,Ti 0.2%,Nb 0.1%,Al0.05%,N 0.005%,B 0.004%,稀土 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厚度为15mm。
[0038]以上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铸锭,对铸坯进行轧前加热,加热温度为1220°C,加热时间为3小时。采用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在1100°C,终轧温度1050°C,粗轧累计压下率为72.1% ;精轧开轧温度为990°C,终轧温度在920°C,精轧累计压下率82.6%,最后三道次压下率不小于10%,精轧后的板厚为15mm,将轧制后的钢板空冷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600HB级非调质耐磨钢板。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的断面布氏硬度为HB600。与1PCuRe进行了 120h的耐候对比试验,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失重腐蚀速率为0.0232mg/cm2/h,1PCuRe 失重腐蚀速率为 0.223mg/cm2/h。
[0039]实施例5:本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成分配比以及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0040]本600HB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38%,Si 0.42%,Mn 1.6%,P 0.010%,S 0.01%,Cr 0.6%,Mo 0.5%,Ni 0.9%,Cu 1.0%,V 0.2%,Al 0.01%,O0.003%,B 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厚度为8mm。
[0041]以上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进行熔炼并浇铸成铸锭,对铸坯进行轧前加热,加热温度为1250°C,加热时间为3小时。采用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在1140°C,终轧温度1040°C,粗轧累计压下率为72.1% ;精轧开轧温度为980°C,终轧温度在850°C,精轧累计压下率82.6%,最后三道次压下率不小于10%,精轧后的板厚为8mm ;轧制后的钢板开冷温度800 °C,水冷至450 °C然后空冷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的断面布氏硬度为HB615。与1PCuRe进行了 120h的耐候对比试验,本实施例所得耐磨钢板失重腐蚀速率为0.0245mg/cm2/h, 1PCuRe失重腐蚀速率为0.223mg/cm2/h。
【主权项】
1.一种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35 ?0.45%,Si 0.20 ?0.50%,Mn 1.20 ?1.60%,P 彡 0.015%,S 彡 0.01%,Cr 0.2 ?1.0%,Mo 0.1 ?0.5%,Ni 0.5 ?L 5%,Cu L O ?2.0%,Ti 彡 0.2%,Nb 彡 0.2%,V^0.2%,Al 彡 0.05%,N^0.005%,0^ 0.003%,B 0.001 ?0.005,稀土 O ?0.0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2.—种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冶炼、浇铸、加热、乳制和冷却工序;所述钢板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 0.35?0.45%,Si 0.20?0.50%,Mn 1.20 ?1.60%,P 彡 0.015%,S 彡 0.01%,Cr 0.2 ?1.0%,Mo 0.1 ?0.5%,Ni 0.5 ?1.5%,Cu 1.0 ?2.0%,Ti 彡 0.2%,Nb 彡 0.2%,V 彡 0.2%,Al 彡 0.05%,N 彡 0.005%,O 彡 0.003%,B 0.001?0.005,稀土 O?0.0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 所述加热工序: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1250°C ; 所述轧制工序;粗轧开轧温度1100?1150°C,终轧温度1000?1050°C;精轧累计压下率不小于50%,最后三道次压下率不小于10%,精轧开轧温度980?1030°C,终轧温度850?950 0C ; 所述冷却工序:采用空冷或层流冷却;所述层流冷却中,开冷温度800?900°C,冷却至400?500 °C后空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工序中,空冷为冷床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中,精轧后钢板厚度为8?50m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B600级非调质耐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冶炼、浇铸、加热、轧制和冷却工序;所述钢板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 0.35~0.45%,Si 0.20~0.50%,Mn 1.20~1.60%,P≤0.015%,S≤0.01%,Cr 0.2~1.0%,Mo 0.1~0.5%,Ni 0.5~1.5%,Cu 1.0~2.0%,Ti≤0.2%,Nb≤0.2%,V≤0.2%,Al≤0.05%,N≤0.005%,O≤0.003%,B 0.001~0.005,稀土 0~0.0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本方法采用中碳含量微合金化思想,适当添加Cr、Ni、Cu、B等具有提高淬透性作用的元素和V等具有析出强化左右的元素,利用其高的淬透性在较低的冷速下得到硬质相马氏体,利用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的大量碳氮化合物的析出,提高硬质相含量以大幅度提高钢板的耐磨性能;含有Cu、Ni等合金元素,使之具有优良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IPC分类】C22C38-54, C21D8-02, C22C38-58
【公开号】CN104831189
【申请号】CN201510180258
【发明人】田志强, 李建新, 常金宝, 张晓力, 张雲飞, 安治国, 张坤, 陈文 , 李俊慧
【申请人】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