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钎焊接合结构体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5455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0倍观察各试样的晶界邻域各10个视野,对于各个视野下的TEM照 片进行图像分析,以由10视野得到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占有率的平均值,求得金属间化合物 的占有率。金属间化合物的占有率A(%),由A = LP/Lb计算。在此,Lp是分别求得存在于 晶界的、Mg-Si系金属间化合物和Al-Mg-Si-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纵长方向的长度并将其 全部相加的值。另外,Lb是分别求得晶界的长度并将其全部相加的值。还有,对于硬钎焊 时芯材熔融的样品未进行评价。
[0108] 〈耐腐蚀性评价〉
[0109] 耐腐蚀性,是对于供试材以600°C、3分钟这样的条件进行加热处理,以表2和 表3所述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后,将钎料侧作为试验面,实施ASTM-G85-A3所规定的 SWAAT (Synthetic sea Water Acetic Acid salt sprey Test)试验。试验条件为,使用在 ASTM D1141的人造海水中添加醋酸而调整为pH3的腐蚀试验液(液温49°C ),将腐蚀试验 液喷雾30分钟之后,在湿润状态(49°C,98% RH)下放置90分钟,将其作为120分钟1个循 环,实施84个循环(7天)。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于腐蚀最显著的区域进行截面观察, 求得腐蚀形态和腐蚀深度。腐蚀深度低于150 y m时为非常良好(◎),腐蚀深度在150 y m 以上且低于200 ym时为良好(〇),腐蚀深度在200 ym以上时为不良(X)。还有,对于硬 钎焊时芯材熔融的样品未进行评价。
[0110] 〈硬钎焊后抗拉强度评价〉
[0111] 硬钎焊后抗拉强度按以下方式进行评价。首先,对于供试材以600°c、3分钟这样 的条件进行加热处理,以表2和表3所述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其后,在室温下保持7天, 以拉伸方向与乳制方向平行的方式加工成JIS5号试验片,在室温下实施拉伸试验,由此测 量硬钎焊后抗拉强度。硬钎焊后抗拉强度,抗拉强度为160MPa以上的为良好(〇),抗拉强 度低于160MPa的为不良(X)。还有,对于硬钎焊时芯材熔融的样品未进行评价。
[0112] 〈钎焊性评价〉
[0113] 硬钎焊性根据竹本正等著《铝钎焊手册(修订版)》、轻金属焊接结构协会(2003年 3月发行)的132~136页所述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在水平放置的下板(3003A1合金板 (厚1. OmmX纵宽25mmX横宽60mm))和相对于此下板垂直竖立配置的上板(供试材(厚 0? 3mmX纵宽25mmX横宽55mm))之间,夹隔的不锈钢制垫片,设定一定的间隙。还 有,上板的供试材是在钎料面侧以5g/m 2涂布助焊剂(森田化学工业株制FL-7)。然后,在 氮气氛下,进行600°C、3分钟这样的条件下的加热处理后,用卡尺测量下板与上板的缝隙 间被填充的长度(间隙充填长度)而使硬钎焊性数值化。间隙充填长度在15mm以上的为 良好(〇),间隙充填长度低于15mm的为不良(X)。还有,对于硬钎焊时芯材熔融的样品 未进行评价。
[0114] 〈成形性评价〉
[0115] 对于成形性而言,是在对供试材进行硬钎焊加热之前,以在钎料面侧胀出的方式, 根据JIS Z 2247进行埃氏杯突试验,通过测量胀出高度进行评价。
[0116] 对于成形性而言,胀出高度在8mm以上的情况为良好(〇),胀出高度低于 8mm(X)的情况为不良。还有,对于硬钎焊时芯材熔融的样品未进行评价。
[0117] 【表1】
[0118]
[0119] 【表2】
[0120]
[0121] 【表3】
[0122]
[0123] 如表1、表2所示,使用满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规定的铝合金所构成的芯材(芯 材编号1~11)而制造,芯材的晶粒直径为50 ym以上,并且,Mg-Si系金属间化合物和 Al-Mg-Si-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占有率在40%以下,经硬钎焊而成的试料(实施例1~12) 的硬钎焊后的抗拉强度、耐腐蚀性、硬钎焊性和成形性优异。
[0124] 另一方面,使用不满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规定的铝合金所构成的芯材(芯材编 号12~20)而制造,经硬钎焊而成的试料(比较例1~9)的硬钎焊后的抗拉强度、耐腐蚀 性、硬钎焊性和成形性之中的任意1个以上差。在比较例2和比较例6中,芯材熔融,无法 评价作为硬钎焊板的各种性能。另外,使用满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规定的铝合金所构成 的芯材(芯材编号1)而制造,但硬钎焊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低于130°C /分,Mg-Si系金属间 化合物和Al-Mg-Si-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占有率高于40%的试料(比较例10~11)的耐 腐蚀性差。另外,使用满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规定的铝合金所构成的芯材(芯材编号1) 制造,但热乳后的卷材卷取温度在250°C以下,硬钎焊加热后的芯材的晶粒直径低于50 ym 的试料(比较例12)的耐腐蚀性差。
[0125] 表1~表3中,不满足本发明的要件的数值,对数值引下划线表示。
[0126] 详细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能够 加以各种各样的变更和修改,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
[0127] 本申请基于2013年3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2013-075264),其 内容在此参照并援引。
[0128]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29] 本发明的硬钎焊雪像结构体适于汽车用热交换器等,既可维持硬钎焊性、成形性, 同时又使硬钎焊后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提高。
[0130] 符号说明
[0131] E热交换器
[0132] 1 平板
[0133] 2 翅片
[0134] 3 管
[0135] B 晶界
[0136] C金属间化合物
【主权项】
1. 一种硬钎焊接合结构体,是对于在由铝合金构成的芯材的至少一侧的面包覆有由 Al-Si系合金构成的钎料的硬钎焊板进行硬钎焊而成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其中, 构成所述芯材的铝合金含有Si :高于0. 3并在1.0 质量%以下、Mn :高于0. 6并在2. O 质量%以下、Cu :高于0. 3并在I. 0质量%以下、Mg :高于0. 15并在0. 5质量%以下,余量 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所述芯材的平均晶粒直径为50 ixm以上, 存在于所述芯材的晶界的Mg-Si系金属间化合物和Al-Mg-Si-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占 有率为40%以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其中,构成所述芯材的铝合金进一步限 定为Fe :低于0. 15质量%。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其中,构成所述芯材的铝合 金,还含有Ti :高于0.05并在0.25质量%以下。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其中,所述硬钎焊板在所述芯材的另一 侧的面包覆有牺牲阳极材。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其中,所述硬钎焊板在所述芯材的另一 侧的面包覆有牺牲阳极材。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其中,所述硬钎焊板在所述芯材的另一 侧的面包覆有牺牲阳极材。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硬钎焊接合结构体是对于在如下的铝合金所构成的芯材上包覆有由Al-Si系合金构成的钎料的硬钎焊板进行硬钎焊而成。该铝合金含有Si:高于0.3并在1.0质量%以下、Mn:高于0.6并在2.0质量%以下、Cu:高于0.3并在1.0质量%以下、Mg:高于0.15并在0.5质量%以下,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平均晶粒直径为50μm以上,存在于晶界的Mg-Si系金属间化合物和Al-Mg-Si-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占有率在40%以下。
【IPC分类】C22C21/00, B23K35/28, C22F1/00, C22F1/04, B23K35/22
【公开号】CN105074026
【申请号】CN201480018866
【发明人】泉孝裕, 木村申平, 涉谷雄二, 手岛圣英, 寺本勇树, 袴田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株式会社电装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3月24日
【公告号】DE112014001761T5, WO2014157116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