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750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翻砂铸造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而现有的翻砂铸造中针对冷芯盒的构建,往往只是通过上模直接盖合在下模上形成型腔来构造,这样的简单盖合会往往导致上模和下模之间密合度不够使得冷芯盒的构造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包括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所述的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盖合在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上,并且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和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结合处的内部就构成了型腔,而在上模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安装有深入上模内部并和型腔相导通的射砂嘴,所述的上模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第四顶杆、第五顶杆、第六顶杆、第七顶杆和第八顶杆,所述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第四顶杆、第五顶杆、第六顶杆、第七顶杆和第八顶杆的顶部架设着金属顶板,而第一顶部吊杆和第二顶部吊杆自上而下穿过金属顶板的顶部并嵌入到上模的顶部;所述的下模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第四底杆、第五底杆和第六底杆,所述的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第四底杆、第五底杆和第六底杆的底部同金属底板相连接,而第一底部吊杆和第二底部吊杆自下而上穿过金属底板的底部并嵌入到下模的底部。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简单盖合会往往导致上模和下模之间密合度不够使得冷芯盒的构造质量不高的缺陷。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包括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1,所述的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I盖合在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2上,并且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I和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2结合处的内部就构成了型腔3,而在上模I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安装有深入上模I内部并和型腔3相导通的射砂嘴4,所述的上模I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所述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的顶部架设着金属顶板13,而第一顶部吊杆14和第二顶部吊杆15自上而下穿过金属顶板13的顶部并嵌入到上模I的顶部;所述的下模2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所述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的底部同金属底板22相连接,而第一底部吊杆23和第二底部吊杆24自下而上穿过金属底板23的底部并嵌入到下模2的底部。
[0006]所述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均为不锈钢材料。
[0007]所述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均为不锈钢材料。
[0008]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09]通过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I盖合在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2上,并且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I和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2结合处的内部就构成了型腔3,而在上模I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安装有深入上模I内部并和型腔3相导通的射砂嘴4,所述的上模I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所述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的顶部架设着金属顶板13,而第一顶部吊杆14和第二顶部吊杆15自上而下穿过金属顶板13的顶部并嵌入到上模I的顶部;所述的下模2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所述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的底部同金属底板22相连接,而第一底部吊杆23和第二底部吊杆24自下而上穿过金属底板23的底部并嵌入到下模2的底部,这样通过第一顶部吊杆14和第二顶部吊杆15把金属顶板和上模连接在一起,并结合着顶杆传递的金属顶板的压力到上模,并且另外第一底部吊杆23和第二底部吊杆24把金属底板23和下模2连接在一起,并结合着底杆向下模传递着支撑作用力,这样上模和下模就有了额外的作用力,使得上模和下模的密合度更高,该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0012]参照图1所示,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包括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1,所述的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I盖合在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2上,并且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I和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2结合处的内部就构成了型腔3,而在上模I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安装有深入上模I内部并和型腔3相导通的射砂嘴4,所述的上模I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所述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的顶部架设着金属顶板13,而第一顶部吊杆14和第二顶部吊杆15自上而下穿过金属顶板13的顶部并嵌入到上模I的顶部;所述的下模2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所述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的底部同金属底板22相连接,而第一底部吊杆23和第二底部吊杆24自下而上穿过金属底板23的底部并嵌入到下模2的底部。所述的第一顶杆5、第二顶杆6、第三顶杆7、第四顶杆8、第五顶杆9、第六顶杆10、第七顶杆11和第八顶杆12均为不锈钢材料。所述的第一底杆16、第二底杆17、第三底杆18、第四底杆19、第五底杆20和第六底杆21均为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材料耐腐蚀性好。
[00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第一顶部吊杆14和第二顶部吊杆15把金属顶板和上模连接在一起,并结合着顶杆传递的金属顶板的压力到上模,并且另外第一底部吊杆23和第二底部吊杆24把金属底板23和下模2连接在一起,并结合着底杆向下模传递着支撑作用力,这样上模和下模就有了额外的作用力。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所述的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盖合在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上,并且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和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结合处的内部就构成了型腔,而在上模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安装有深入上模内部并和型腔相导通的射砂嘴,所述的上模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第四顶杆、第五顶杆、第六顶杆、第七顶杆和第八顶杆,所述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第四顶杆、第五顶杆、第六顶杆、第七顶杆和第八顶杆的顶部架设着金属顶板,而第一顶部吊杆和第二顶部吊杆自上而下穿过金属顶板的顶部并嵌入到上模的顶部;所述的下模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架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第四底杆、第五底杆和第六底杆,所述的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第四底杆、第五底杆和第六底杆的底部同金属底板相连接,而第一底部吊杆和第二底部吊杆自下而上穿过金属底板的底部并嵌入到下模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第三顶杆、第四顶杆、第五顶杆、第六顶杆、第七顶杆和第八顶杆均为不锈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第四底杆、第五底杆和第六底杆均为不锈钢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提高密合度的用于冷芯盒的翻砂铸造的模具,包括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所述的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盖合在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上,并且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上模和用于翻砂铸造的冷芯盒的下模结合处的内部就构成了型腔,而第一顶部吊杆和第二顶部吊杆自上而下穿过金属顶板的顶部并嵌入到上模的顶部;所述的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第四底杆、第五底杆和第六底杆的底部同金属底板相连接,而第一底部吊杆和第二底部吊杆自下而上穿过金属底板的底部并嵌入到下模的底部。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的简单盖合会往往导致上模和下模之间密合度不够使得冷芯盒的构造质量不高的缺陷。
【IPC分类】B22C9-02
【公开号】CN204486708
【申请号】CN201520175278
【发明人】张晋波, 王霖敏
【申请人】象山同家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