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弯管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2355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新型弯管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新型弯管加热器。
【背景技术】
[0002]金属管路需要折弯时,通常需要先将该管路放置煨制机上,对将要折弯处进行加热,然后对该管路施加外力,使得管路发生变形,等管路冷却后投入使用。
[0003]然而对于一些金属管路在加热时,金属颗粒发生相变,管路的硬度和强度发生改变,为了保证管路质量,通常还需要淬火退火等热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弯管加热器,该加热器由并排设置的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组成,在对管路进行煨制后及时对折弯处进行水冷或风冷处理,实现弯管的淬火处理,保证了弯管的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弯管加热器,其包括并排设置的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风冷圈包括风冷套环本体,风冷套环本体的内壁上密布多个出风口,出风口与设置在所述风冷套环本体上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水冷圈包括水冷套环本体,水冷套环本体的内壁上密布多个喷水孔,喷水孔与设置在所述水冷套环本体上的进水口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感应加热圈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之间的间距可调。
[0007]进一步,所述感应加热圈包括三组并排设置的感应加热线圈。
[0008]进一步,所述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通孔;利用螺栓螺母及连接板,所述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并排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两个所述进风口对称设置在所述风冷套环本体的两侧。
[0010]进一步,两个所述进水口对称设置在所述水冷套环本体的两侧。
[0011]进一步,所述风冷套环本体以及所述水冷套环本体分别由两个半环体构成。
[0012]进一步,所述风冷套环本体以及所述水冷套环本体内部为环空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风冷套环本体的内壁倾斜设置,自所述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向所述感应加热圈方向倾斜。
[0014]进一步,所述水冷套环本体的内壁倾斜设置,自所述喷水孔喷出的水向与管路成90°夹角。
[0015]本实用新型将原来单个加热圈改为三个圈,可以有效的控制弯管的受热面积。通过控制吹风和喷水角度来控制弯管的成型质量,弯管成型后椭圆度和减薄率均比SY/T5257标准降低了 25%。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新型弯管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风冷圈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水冷圈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感应加热圈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多组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弯管加热器,其包括并排设置的风冷圈10、感应加热圈30和水冷圈20 ;风冷圈10、感应加热圈30和水冷圈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2,连接板2设置有通孔;利用螺栓3螺母4及连接板2,风冷圈10、感应加热圈30和水冷圈20并排固定连接在一起。将被加热的金属管I放置在圈内。
[0023]如图2所示,风冷圈10包括风冷套环本体11,风冷套环本体11的内壁17倾斜设置,上面密布多个出风口 13,出风口 13与设置在风冷套环本体11两侧的进风口 15连通;自出风口 13吹出的空气向感应加热圈30方向倾斜。
[0024]如图3所示,水冷圈20包括水冷套环本体21,水冷套环本体21的内壁27上密布多个喷水孔23,喷水孔23与设置在水冷套环本体21两侧的进水口 25连通。自喷水孔23喷出的水向与管路成90°夹角。
[0025]风冷套环本体11以及水冷套环本体21内部均为环空结构。本体11和21可以由一个整个的环体构成,也可以分别有两个半环体组合而成。
[0026]如图4和5所示,感应加热圈30上设置有固定板5,通过固定板5可以将感应加热圈30设置在煨制机上。感应加热圈30包括加热圈本体31,本体31上设置有三组感应加热线圈33。三组线圈33的间距可调,通过调整间距可以调整对钢管的加热范围。
[0027]以上结合附图仅描述了本申请的几个优选实施例,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下,做出的任何改进和/或变形,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弯管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并排设置的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风冷圈包括风冷套环本体,风冷套环本体的内壁上密布多个出风口,出风口与设置在所述风冷套环本体上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水冷圈包括水冷套环本体,水冷套环本体的内壁上密布多个喷水孔,喷水孔与设置在所述水冷套环本体上的进水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圈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之间的间距可调。3.如权利要求2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圈包括三组并排设置的感应加热线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通孔;利用螺栓螺母及连接板,所述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并排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口对称设置在所述风冷套环本体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水口对称设置在所述水冷套环本体的两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套环本体以及所述水冷套环本体分别由两个半环体构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套环本体以及所述水冷套环本体内部为环空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套环本体的内壁倾斜设置,自所述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向所述感应加热圈方向倾斜。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套环本体的内壁倾斜设置,自所述喷水孔喷出的水向与管路成90°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弯管加热器,其包括并排设置的风冷圈、感应加热圈和水冷圈;风冷圈包括风冷套环本体,风冷套环本体的内壁上密布多个出风口,出风口与设置在所述风冷套环本体上的进风口连通;水冷圈包括水冷套环本体,水冷套环本体的内壁上密布多个喷水孔,喷水孔与设置在所述水冷套环本体上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原来单个加热圈改为三个圈,可以有效的控制弯管的受热面积。通过控制吹风和喷水角度来控制弯管的成型质量,弯管成型后椭圆度和减薄率均比SY/T5257标准降低了25%。
【IPC分类】C21D1/42, C21D9/08
【公开号】CN204676118
【申请号】CN201520355961
【发明人】仉新钢, 张涛, 张向军, 刘景阳, 闫培庆, 李敏, 孙俪, 金鹏飞, 王超
【申请人】沧州隆泰迪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