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轨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45690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入轨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盐池塑苫展放的滑轨组件,具体是一种设置在滑轨前端、使吊挂塑苫的吊球非常容易滑入滑轨的入轨器。包括上入轨片、下入轨片,所述上入轨片、下入轨片的片体为整体模压成型结构,片体上布有网状加强筋;所述上入轨片与下入轨片通过置于两者之间的非金属型材支撑由螺栓紧固为一体,非金属型材支撑沿非吊球滑行一侧布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压成型的入轨片,尺寸精确,各入轨器上片与上片、下片与下片通用,损坏后便于维修;入轨片片体强度高,采用非金属型材支撑由螺栓紧固为一体,使入轨器整体稳定性大大加强;模压成型入轨片既可以提高入轨器组件的生产效率高,又可以提高入轨器的安装效率。
【专利说明】入轨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盐池塑苫展放的滑轨组件,具体是一种设置在滑轨前端、使吊挂塑苫的吊球非常容易滑入滑轨的入轨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入轨器如CN202297163U公开的一种塑苫展放自动导入装置,其入轨片由管材(如塑料管)弯曲成型的外边缘及固定在该外边缘上的板材(如塑料板)构成,这种入轨片的片体结构整体强度低,管材与板材的连接很难保证各个入轨片的尺寸精确一致,造成入轨片的上片与上片、下片与下片不能通用,损坏后不便维修。另外,上、下入轨片之间采用多个U形结构件连接,上、下入轨片分别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U形结构件的悬臂梁内侧,这样的连接结构也导致入轨器整体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入轨器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整体强度高、入轨器组件通用性强、损坏后便于维修的入轨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入轨器,包括上入轨片、下入轨片,所述上入轨片、下入轨片的片体为整体模压成型结构,片体上布有网状加强筋;所述上入轨片与下入轨片通过置于两者之间的非金属型材支撑由螺栓紧固为一体,非金属型材支撑沿非吊球滑行侧布置。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07]模压成型的入轨片尺寸精确,各入轨器上片与上片、下片与下片通用,损坏后便于维修;入轨片片体强度高,采用非金属型材支撑由螺栓紧固为一体,使入轨器整体稳定性大大加强;模压成型入轨片既可以提高入轨器组件的生产效率高,又可以提高入轨器的安装效率。
[000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09]所述网状加强筋的主筋与非金属型材支撑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网状加强筋的副筋与非金属型材支撑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这种网状加强筋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入轨片片体强度,且入轨片整体强度更均匀。
[0010]所述上入轨片、下入轨片在吊球滑行侧的外缘设置有自前向后按椭圆弧形走向渐变为圆弧形走向的筋。这种入轨片的吊球滑行外缘结构,可以有效强制吊球进、出滑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下入轨片正面视图。
[0013]图中:上入轨片1,下入轨片2,网状加强筋3,螺栓4,非金属型材支撑5,滑轨连接端6,圆弧形走向7,主筋8,副筋9,椭圆弧形走向10,工艺孔11。【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
[0015]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给出的入轨器,由上入轨片1、下入轨片2、非金属型材支撑5构成,上入轨片1、下入轨片2的片体为整体模压成型结构,片体上布有网状加强筋3,上入轨片I与下入轨片2通过置于两者之间的非金属型材支撑5由螺栓4紧固为一体,非金属型材支撑5沿入轨器的非吊球滑行侧布置,入轨器的吊球滑行侧端部设置有与滑轨连接的滑轨连接端6。
[0016]本实施例中的网状加强筋3的主筋8与非金属型材支撑5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副筋9与非金属型材支撑5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0017]本实施例中的上入轨片1、下入轨片2在吊球滑行侧的外缘设置有自前向后按椭圆弧形走向10渐变为圆弧形走向7的筋。
[0018]本实施例中的上入轨片1、下入轨片2上设置有吊装工艺孔11。
【权利要求】
1.一种入轨器,包括上入轨片、下入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入轨片、下入轨片的片体为整体模压成型结构,片体上布有网状加强筋;所述上入轨片与下入轨片通过置于两者之间的非金属型材支撑由螺栓紧固为一体,非金属型材支撑沿非吊球滑行侧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加强筋的主筋与非金属型材支撑的长度方向垂直布置,网状加强筋的副筋与非金属型材支撑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入轨片、下入轨片在吊球滑行侧的外缘设置有自前向后按椭圆弧形走向渐变为圆弧形走向的筋。
【文档编号】C01B3/06GK203754413SQ20142016336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马志国 申请人:马志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