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土壤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08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质量比为:蝇蛆甲壳素1~5份、放线菌1~5份、芽孢杆菌2~6份、光合菌1~5份、磷钾分解菌2~6份、嗜盐菌1~3份、牛粪30-50份、沸石5~15份、麦饭石5~15份、钢渣20~50份。2.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按所述质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蝇蛆甲壳素1~5份、放线菌1~5份、芽孢杆菌2~6份、光合菌1~5份、磷钾分解菌2~6份、嗜盐菌1~3份、牛粪30-50份、沸石5~15份、麦饭石5~15份、钢渣20~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按质量份数比将蝇蛆甲壳素、放线菌、芽孢杆菌、光合菌、磷钾分解菌、嗜盐菌、牛粪、沸石、麦饭石、钢渣混合搅拌均匀,称为混合物,堆成2米宽1.2米高条状堆;将混合物苫盖发酵,条状堆中心温度达到摄氏80度后,进行翻堆;再次堆成2米宽1.2米高条状堆;继续苫盖发酵,条状堆中心温度第二次达到摄氏80度后,发酵完毕,得到的产品即为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所述产品的含水率为30%,粒径为1-5mm。5.一种土壤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采用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进行土壤生态修复,该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质量比组分为:蝇蛆甲壳素1~5份、放线菌1~5份、芽孢杆菌2~6份、光合菌1~5份、磷钾分解菌2~6份、嗜盐菌1~3份、牛粪30-50份、沸石5~15份、麦饭石5~15份、钢渣20~50份;根据土壤污染程度,选择相应的修复调理工艺:轻度污染:PH值≤6或PH值≥8,有机质≤2%,微生物≤0.9%;每亩加入40-100kg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通过旋耕机翻入土地,保持湿度60%-80%,15-30天后,降解、分解土壤里积累的农药、化肥残留等;中度污染:PH值≤5或PH值≥8.5,有机质≤1.5%,微生物≤0.5%;每亩加入100-400kg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分两次通过旋耕机翻入土地,保持湿度60%-80%,两次修复间隔期30天,降解、吸附固化分解土壤重金属离子及化学污染物;重度污染:PH值≤4.5或PH值≥9,有机质≤0.5%,微生物≤0.2%;每亩加入400-800kg土壤生态修复调理剂,分两次通过旋耕机翻入土地,保持湿度60%-80%,两次修复间隔期45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