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有机腐植土、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13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秸秆有机腐植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所述腐植土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玉米秸秆300~600份,家畜粪便300~500份,化肥30~50份,秸秆分解剂0.5~2份,以及稻谷脱粒剩余物450~800份和/或玉米芯300~500份;

其中,所述家畜粪便为猪、马、牛或者羊粪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粪便的混合粪便

其中,所述稻谷脱粒剩余物为300~400份稻秆以及150~400份稻壳的混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有机腐植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秸秆,玉米芯和/或稻谷脱粒剩余物粉碎,得到秸秆粉料;将家畜粪便晾干粉碎,得到粪便粉料;

(2)向秸秆粉料中加入溶有秸秆分解剂的水中,并搅匀;然后,加入粪便粉料并搅匀,得到混合料;

(3)将混合料堆成梯形长堆,并得到料堆;

(4)在料堆中水平插入带孔管路,并由锅炉经带孔管路对料堆进行加热;

(5)将料堆加热至温度达到35~40℃,并保温;然后,将料堆继续加热至45~50℃后停止加热,并在18~24h后进行翻堆,并得到梯形长堆,即为翻堆后堆料;然后,在梯形长堆侧面每间隔50~60cm打通一个通气孔,并进行自然发酵;

(6)当翻堆后堆料的温度达到50~55℃后,继续自然发酵10~15h,然后进行二次翻堆,同时在翻堆过程中加入化肥并与堆料混合均匀,并得到梯形长堆,即为二次翻堆后堆料;然后,在梯形长堆侧面每间隔50~60cm打通一个通气孔,并进行自然发酵;

(7)当二次翻堆后堆料的温度达到60~65℃后,继续自然发酵6~10h,然后将堆料摊开进行凉料,即得到所述秸秆有机腐植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将玉米秸秆,玉米芯或者稻秆、稻壳粉碎为将玉米秸秆,玉米芯或者稻秆、稻壳粉碎至粒径为0.5~0.8cm;将家畜粪便晾干粉碎为将将家畜粪便晾干粉碎粒径为0.5~1.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包括在加入粪便粉料并搅匀后,进一步加入水,并将所得到的混合料的湿度控制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堆料的高度为1.2~1.5m,堆料的底面宽度为1.8~2m,堆料的顶面宽度为0.5~0.6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带孔管路与堆料的底面的距离为0.5~0.6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保温的时间为20~24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7cm。

9.权利要求1所述秸秆有机腐植土在农作物培育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为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花卉或树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