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1924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甘薯、番薯、番芋、甜薯、朱薯等,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中医视红薯为良药。红薯的需肥量大,产量高,整个生育期吸收养分多,不同的生育时期需肥要求各不一样,在幼苗阶段,需肥急切而吸收量较少,对氮的需求稍多,磷、钾次之;在分枝结薯阶段,需肥量较大,对三要素的吸收量约占全期的20~30%;进入茎叶成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大增,占全期的60%以上,转成熟期后,红薯需肥量渐减。由于红薯的不同时期的需肥差异,加之施肥方式和所选肥料的不合理,造成红薯生产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红薯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根据红薯不同时期的需肥特点,开发适合红薯施用的缓释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增加红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10~15、硫酸锌1~1.5、硫酸镁0.3~0.6、硼砂0.08~0.12、硫酸亚铁0.5~0.8、中药剂8~12、包膜剂15~20。其中,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5~15∶1~8∶2~12。所述的防粘剂,是将硬脂酸、磷矿粉按1.2~1.5∶0.5~0.7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中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淡竹叶2~5、紫苏梗4~6、香附2.5~4、泽泻1.5~2、罗布麻3~5、无花果4~8、水100~200。所述的包膜剂,是羟甲基纤维素、钙镁磷肥、聚己内酯和水按0.1~0.2∶0.08~0.15∶0.1~0.15∶8~10的重量比混合。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13、硫酸锌1.3、硫酸镁0.5、硼砂0.1、硫酸亚铁0.7、中药剂10、包膜剂18。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总养分含量≥30%。所述硫酸锌,其颗粒粒径为0.1~0.2mm、硫酸镁,其颗粒粒径为0.1~0.2mm、硼砂,其颗粒粒径为0.1~0.2mm、硫酸亚铁,其颗粒粒径为0.1~0.2mm。所述的红薯专用缓释肥,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淡竹叶、紫苏梗、香附、泽泻、罗布麻、无花果分别洗净后,加水煎煮,100℃下煎煮90~110min,过滤,将滤液浓缩至体积的1/2,将滤渣烘干至含水量为20~25%,粉碎过10~30目筛,用有机醇浸渍10~15h,采用真空低温沸腾蒸发有机醇,得到残余液体,与浓缩后的滤液混合,搅匀,得中药剂。(2)将羟甲基纤维素、聚己内酯按比例称取后,在50~60℃的水浴中搅拌15~20min,再加入对应比例的钙镁磷肥,将水浴温度调成85~95℃,搅拌3~5min,得到包膜混合料,将包膜混合料在120~130℃下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包膜喷粉。(3)将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锌、硫酸镁、硼砂、硫酸亚铁按比例混合后,拌匀,加入中药剂拌匀,再加入防粘剂,得到原料混合料,用步骤(2)中的包膜喷粉,喷覆在原料混合料上,喷覆过程中将原料混合料在输送带上均匀滚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红薯的不同时期的需肥差异,通过合理的原料配比,加上特殊的包膜的材料,在缓释的同时,有效的保证了红薯的需肥情况,有效的减少肥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红薯产量,相对于市面上传统的普通复合肥,红薯增产14.3~15.3%。本发明在原料搭配过程中,加入了粘结剂,有效的防止了肥料在缓释中,因结块而影响肥效的弊端,通过中药剂的混入,对红薯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红薯的抗激性和对病害虫的免疫力,利用羟甲基纤维素、钙镁磷肥、聚己内酯作为包膜材料,提高膜材料的多孔性,有效的在肥料周围形成壳体,达到缓释的目的,其中,对原料和包膜剂进行粒径的限制,有效提高了缓释的能力,使得制备的缓释肥有效的按需施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10kg、硫酸锌1kg、硫酸镁0.3kg、硼砂0.08kg、硫酸亚铁0.5kg、中药剂8kg、包膜剂15kg。其中,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5∶1∶2。所述的防粘剂,是将硬脂酸、磷矿粉按1.2∶0.5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中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淡竹叶2kg、紫苏梗4kg、香附2.5kg、泽泻1.5kg、罗布麻3kg、无花果4kg、水100kg。所述的包膜剂,是羟甲基纤维素、钙镁磷肥、聚己内酯和水按0.1∶0.08∶0.1∶8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硫酸锌,其颗粒粒径为0.1mm、硫酸镁,其颗粒粒径为0.1mm、硼砂,其颗粒粒径为0.1mm、硫酸亚铁,其颗粒粒径为0.1mm。实施例2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15kg、硫酸锌1.5kg、硫酸镁0.6kg、硼砂0.12kg、硫酸亚铁0.8kg、中药剂12kg、包膜剂20kg。其中,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5∶8∶12。所述的防粘剂,是将硬脂酸、磷矿粉按1.5∶0.7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中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淡竹叶5kg、紫苏梗6kg、香附4kg、泽泻2kg、罗布麻5kg、无花果8kg、水200kg。所述的包膜剂,是羟甲基纤维素、钙镁磷肥、聚己内酯和水按0.2∶0.15∶0.15∶10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硫酸锌,其颗粒粒径为0.2mm、硫酸镁,其颗粒粒径为0.2mm、硼砂,其颗粒粒径为0.2mm、硫酸亚铁,其颗粒粒径为0.2mm。实施例3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13kg、硫酸锌1.3kg、硫酸镁0.5kg、硼砂0.1kg、硫酸亚铁0.7kg、中药剂10kg、包膜剂18kg。其中,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0∶5∶8。所述的防粘剂,是将硬脂酸、磷矿粉按1.3∶0.6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中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淡竹叶3kg、紫苏梗5kg、香附3kg、泽泻1.8kg、罗布麻4kg、无花果6kg、水150kg。所述的包膜剂,是羟甲基纤维素、钙镁磷肥、聚己内酯和水按0.05∶0.13∶0.13∶9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硫酸锌,其颗粒粒径为0.15mm、硫酸镁,其颗粒粒径为0.15mm、硼砂,其颗粒粒径为0.15mm、硫酸亚铁,其颗粒粒径为0.15mm。实施例4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15kg、硫酸锌1kg、硫酸镁0.6kg、硼砂0.12kg、硫酸亚铁0.5kg、中药剂12kg、包膜剂15kg。其中,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0∶5∶12。所述的防粘剂,是将硬脂酸、磷矿粉按1.2∶0.7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中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淡竹叶5kg、紫苏梗4kg、香附4kg、泽泻2kg、罗布麻3kg、无花果7kg、水200kg。所述的包膜剂,是羟甲基纤维素、钙镁磷肥、聚己内酯和水按0.2∶0.08∶0.15:10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硫酸锌,其颗粒粒径为0.2mm、硫酸镁,其颗粒粒径为0.1mm、硼砂,其颗粒粒径为0.15mm、硫酸亚铁,其颗粒粒径为0.18mm。实施例5一种红薯专用缓释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氮磷钾复合肥10kg、硫酸锌1kg、硫酸镁0.6kg、硼砂0.12kg、硫酸亚铁0.5kg、中药剂12kg、包膜剂20kg。其中,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5∶1∶12。所述的防粘剂,是将硬脂酸、磷矿粉按1.5∶0.6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的中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淡竹叶5kg、紫苏梗6kg、香附2.5kg、泽泻2kg、罗布麻4kg、无花果5kg、水100kg。所述的包膜剂,是羟甲基纤维素、钙镁磷肥、聚己内酯和水按0.2∶0.15∶0.1∶9的重量比混合。所述硫酸锌,其颗粒粒径为0.1mm、硫酸镁,其颗粒粒径为0.2mm、硼砂,其颗粒粒径为0.13mm、硫酸亚铁,其颗粒粒径为0.17mm。实验例11、以实施例1~5作为研究对象,再准备一组实验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市面上传统的普通复合肥进行红薯种植,对产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对比项亩产量(kg)相对对照组增产(%)实施例14499.214.5实施例24513.614.9实施例34529.815.3实施例44511.914.9实施例54489.314.3对照组3928.2——2、以实施例1~5为研究对象,对本发明制备的缓释肥的养分累积溶出率进行测定,以市售的传统普通复合肥作为对照组,结果如表2所示:表2如表2所示,本实施例1~5相对于传统普通复合肥,具有明显缓释效果。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