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粉煤灰和页岩制备储热蜂窝陶瓷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4793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保节能和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粉煤灰和页岩制备储热蜂窝陶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由于太阳能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通常需要设置储热系统来保障其连续运行。按照储热方式的不同,储热材料有显热储热、相变潜热储热和化学反应储热三类。显热储热是利用储热材料的热容量,通过材料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来实现储放热,其原理简单,技术成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储热方式。陶瓷因其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储热材料。

目前常见的储热陶瓷多为莫来石质、堇青石质和氧化铝质等,其原料成本较高,烧成温度高,能耗大。中国发明专利《蓄热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3304226A)公开了一种以堇青石、滑石和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堇青石-莫来石质陶瓷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堇青石莫来石质蜂窝陶瓷蓄热体及制备方法》(CN104909732A)公开了一种以莫来石、苏州土和滑石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堇青石-莫来石质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方法。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包启富的中国专利《一种利用稀土尾砂制备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及其制造方法》采用稀土尾砂和铝矾土为主要原料,在1370-1390℃下烧成了蜂窝陶瓷蓄热体。陈平的中国专利《一种利用废矿渣制备环保型蜂窝陶瓷蓄热体的方法》采用红页岩废料、废矿渣、废玻璃等为主要原料,经压制成型、激光烧结制的蜂窝陶瓷蓄热体。利用废渣或废料能够降低原料成本,但仍存在烧成温度低、热导率较低等缺点。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SiO2与Al2O3,且颗粒较细无需磨细即可用作陶瓷生产的原料。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基蓄热蜂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CN102875128A)公开了一种以粉煤灰和烧结助剂为主要原料,在1200-1450℃下烧成制备蜂窝陶瓷的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强度高等优点,但其烧成温度偏高,热导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粉煤灰和页岩制备储热蜂窝陶瓷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储热陶瓷储热密度大、抗热震性好、热导率较优,并且烧成温度低,生产成本低廉。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粉煤灰和页岩制备储热蜂窝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页岩、长石、石英三种原料分别破碎至5mm以下,再用球磨机研磨4h-10h并过250目筛;粉煤灰过250目筛;

2)配料及混合:将上述粉煤灰、页岩、长石和石英粉料混合,所得混合料再中加入粘结剂、润滑剂和水,在捏合机中混合20-30min得到可塑泥料;

3)练泥与陈腐:用真空练泥机对可塑泥料进行练泥,再经陈腐36-48h得到陈腐好的泥料;

4)蜂窝坯体挤出:将陈腐好的泥料通过立式挤出机挤出蜂窝体生坯;

5)坯体干燥:将挤出的蜂窝体生坯放入微波炉中定型10-20min,然后放入红外干燥箱中干燥1-2h;

6)坯体烧成:将干燥好的坯体放入高温炉内,升温至1140-1220℃烧成得到蜂窝陶瓷储热体。

按上述方案,步骤2中各粉料按质量百分数计为:

粉煤灰30-45wt%、页岩5-35wt%、长石15-20wt%、石英15-30wt%;水在混合料中的添加量为15-20wt%。

按上述方案,步骤2中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粘结剂在混合料中的添加量为3-5wt%。

按上述方案,步骤2中所述润滑剂为桐油、豆油中的一种或任意混合;润滑剂在混合料中的添加量为3-5wt%。

按上述方案,步骤4挤出机的挤出压力为2-4MPa。

按上述方案,步骤5所述微波炉功率为5kW,频率为2450MHz±50MHz;红外干燥箱中干燥温度在100-110℃。

按上述方案,步骤6高温炉升温速率3~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成本低廉,节约资源。粉煤灰是一种固体废弃物,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可以实现废物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页岩作为一种低品位粘土,储量丰富,价格低廉。

综合性能良好。本发明制备的蜂窝陶瓷储热体采用粉煤灰和页岩为主要原料,页岩在高温下促进液相的生成,有助于粉煤灰漂珠结构的解体,从而以漂珠为模板,短柱状莫来石交叉生长成壳状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其热导率高于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基蓄热蜂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CN102875128A)中陶瓷的热导率1.32-1.48W/(m·K)。同时由于该莫来石壳状结构有助于松弛应力,改善抗热震性,可满足太阳能中温热利用储热系统中对于储热材料的性能要求。此外,长石作为熔剂在高温下形成的液相能够溶解粘土、石英等原料,Al2O3和SiO2在液相中相互作用,促进了莫来石晶体的形成和长大,同时长石熔化后形成的液相能够填充坯体空隙,增大致密度,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石英在陶瓷烧成过程的体积膨胀起到了补偿坯体收缩的作用,同时石英颗粒作为坯体的骨架,起增强的作用,减少了坯体变形的可能性。另外,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粘结剂用来提高可塑泥料的塑性,增强蜂窝陶瓷生坯的强度,桐油、豆油作为润滑剂可提高粉料的润湿性,减少粉料颗粒之间及粉料与模壁之间的摩擦,促进挤出坯体的密度增大和均匀化。

节能减排。本发明所制备的蜂窝陶瓷储热体烧成温度为1140-1220℃,相比现有技术的烧成温度较低,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制备储热陶瓷的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粉煤灰和页岩制备中温储热蜂窝陶瓷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页岩、长石、石英三种原料分别用破碎机破碎至5mm以下,再用球磨机研磨4h并过250目筛,粉煤灰直接过250目筛,备用;

②配料及混合:将粉煤灰、页岩、长石和石英按照:粉煤灰30wt%、页岩35wt%、长石20wt%、石英15wt%的配比在混料机中混合2h,混合料再中加入3wt%粘结剂、4wt%润滑剂和15wt%水,在捏合机中混合20min得到可塑泥料。

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润滑剂为桐油;

③练泥与陈腐:用真空练泥机对可塑泥料进行练泥,再经陈腐40h得到陈腐好的泥料;

④蜂窝坯体挤出:将陈腐好的泥料通过立式挤出机挤出蜂窝体生坯,挤出机的挤出压力为3MPa;

⑤坯体干燥:将挤出的蜂窝体生坯放入微波炉中定型10min,然后放入红外干燥箱中在110℃下干燥1.5h;所述微波炉功率为5kW,频率为2450MHz;

⑥坯体烧成:将干燥好的坯体放入高温炉内,经1140℃烧成(1000℃以下升温速率为5℃/min,1000℃以上升温速率为3℃/min)得到蜂窝陶瓷储热体;

经测试,本发明的储热蜂窝陶瓷的储热密度为1180J/cm3,热导率为1.702W/(m·K),从室温到600℃经热震30次后不开裂,综合性能优良。

如图1所示,从微观形貌中可以看出,短柱状的莫来石互相交叉生长成壳状结构,该莫来石壳状结构有助于松弛应力,改善抗热震性。同时分布于莫来石周围的液相填充了陶瓷内部气孔,促进了致密化,改善了陶瓷的储热和导热性能。

对比例1

将页岩全部替换为粉煤灰,即粉煤灰配比为65%,重复实施例1的设计。

经测试,该储热蜂窝陶瓷的储热密度为1103J/cm3,实施例1较对比例1中的储热密度提高了6.98%;热导率为1.532W/(m·K),对比例1较实施例1的热导率降低了11%;从室温到600℃经热震30次后不开裂,抗热震性良好。

对比例2

将粉煤灰全部替换为页岩,即页岩配比为65%,重复实施例1的设计。

经测试,该储热蜂窝陶瓷的储热密度为1055J/cm3,实施例1较对比例2中的储热密度提高了11.85%;热导率为1.570W/(m·K),对比例2较实施例1的热导率降低了8%;从室温到600℃经热震30次后有裂纹出现,强度下降82.5%,抗热震性较差。

实施例2

一种利用粉煤灰和页岩制备中温储热蜂窝陶瓷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页岩、长石、石英三种原料分别用破碎机破碎至5mm以下,再用球磨机研磨6h并过250目筛,粉煤灰直接过250目筛,备用;

②配料及混合:将粉煤灰、页岩、长石和石英按照:粉煤灰40wt%、页岩15wt%、长石20wt%、石英25wt%的配比在混料机中混合2.5h,混合料再中加入5wt%粘结剂、5wt%润滑剂和18wt%水,在捏合机中混合25min得到可塑泥料。

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润滑剂豆油;

③练泥与陈腐:用真空练泥机对可塑泥料进行练泥,再经陈腐48h得到陈腐好的泥料;

④蜂窝坯体挤出:将陈腐好的泥料通过立式挤出机挤出蜂窝体生坯,挤出机的挤出压力为4MPa;

⑤坯体干燥:将挤出的蜂窝体生坯放入微波炉中定型15min,然后放入红外干燥箱中在110℃下干燥2h;所述微波炉功率为5kW,频率为2450MHz;

⑥坯体烧成:将干燥好的坯体放入高温炉内,经1180℃烧成(1000℃以下升温速率5℃/min,1000℃以上升温速率3℃/min)得到蜂窝陶瓷储热体;

经测试,本发明的储热蜂窝陶瓷的储热密度为1193J/cm3,热导率为2.090W/(m·K),从室温到600℃经热震30次后不开裂,综合性能优良。

实施例3

一种利用粉煤灰和页岩制备中温储热蜂窝陶瓷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页岩、长石、石英三种原料分别用破碎机破碎至5mm以下,再用球磨机研磨10h并过250目筛,粉煤灰直接过250目筛,备用;

②配料及混合:将粉煤灰、页岩、长石和石英按照:粉煤灰45wt%、页岩5wt%、长石20wt%、石英30wt%的配比在混料机中混合2h,混合料再中加入4wt%粘结剂、4wt%润滑剂和20wt%水,在捏合机中混合30min得到可塑泥料。

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润滑剂为桐油、豆油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制;

③练泥与陈腐:用真空练泥机对可塑泥料进行练泥,再经陈腐48h得到陈腐好的泥料;

④蜂窝坯体挤出:将陈腐好的泥料通过立式挤出机挤出蜂窝体生坯,挤出机的挤出压力为4MPa;

⑤坯体干燥:将挤出的蜂窝体生坯放入微波炉中定型10min,然后放入红外干燥箱中在110℃下干燥1.5h;所述微波炉功率为5kW,频率为2450MHz;

⑥坯体烧成:将干燥好的坯体放入高温炉内,经1220℃烧成(1000℃以下升温速率5℃/min,1000℃以上升温速率3℃/min)得到蜂窝陶瓷储热体;

经测试,本发明的储热蜂窝陶瓷的为1240J/cm3,热导率为2.218W/(m·K),从室温到600℃经热震30次后不开裂,综合性能优良。

经测试,本发明的中温蜂窝陶瓷储热体的体积密度达到2.40-2.44g/cm3,常温下(25℃)热扩散系数为0.88-1.01mm2/s,热导率为1.7-2.2W/(m·K),常温(25℃)到500℃的储热密度为1180-1240J/cm3,室温到600℃热震循环30次不开裂。本发明的蜂窝陶瓷储热体适用于太阳能热利用中温段(100-500℃)的储热系统。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原料以及本发明各原料的上下限、区间取值,以及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