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26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肥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随着肥料的利用很高,对肥料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目前,大量使用无机肥料,这样严重导致了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增加,品质差,营养不全,经济效益差。

化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农作物的肥料。当土壤中氮、磷或钾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时,可以施用含氮、磷或钾的化肥。但是,化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对土壤产生消极作用。施用化肥导致土壤中增加了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物质。制备化肥的原料中可能包含重金属。另外,制备化肥的工艺也可能引入重金属。这使得化肥中也包含重金属。

目前,人们改良土壤的方法,大都是增加化肥的用量,但对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低无法解决,造成土质变劣,土表结壳,土壤板结,在下雨时,水流垂直间土层渗流性极弱,然而耕地土壤有机质会含量不断减少,而影响耕地土壤变劣含水分量随着减少,使耕地土壤保水保肥性能降低等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水肥的含量和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和提高土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施用于土壤中转变成腐殖质,能够迅速改良土壤的方法,并且能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及土壤耕层微生物繁殖与植物生长相适应动态平衡,同时在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品和健康素质,减轻农民负担曾加了农民收益,发展社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配方组分为:秸秆100-150份,煤矸石50-70 份、风化煤20-60份、破布15-25份、废棉絮10-30份,动物骨骼15-35份,水产贝壳15-25份,泥炭土20-30份,磷矿粉30-40份、钾矿粉10-25份,稻壳粉31-40份、菌种粉6-12份、尿素16-25份、聚丙烯酰胺9-15份,新鲜菜籽35-55份,棉籽饼15-25份、桐籽饼35-55份、茶籽饼35-55份。

进一步地,由下列最优重量份配比组成:秸秆125份,煤矸石60份、风化煤40份、破布20份、废棉絮20份,动物骨骼25份,水产贝壳20份,泥炭土25份,磷矿粉35份、钾矿粉18份,稻壳粉36份、菌种粉9份、尿素20份、聚丙烯酰胺12份,新鲜菜籽45份,棉籽饼20份、桐籽饼45份、茶籽饼45份。

进一步地,菌种粉中含有酵母菌、地衣芽孢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固氮菌、磷细菌。

进一步地,菌种粉中含有酵母菌3 亿/g、地衣芽孢菌2 亿/g、枯草芽孢杆菌2 亿/g、细黄链霉菌2 亿/g、固氮菌2 亿/g、磷细菌3 亿/g。

进一步地,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制作方法为:

(1)利用秸秆,煤矸石、风化煤、破布、废棉絮,动物骨骼,水产贝壳,泥炭土在600-700℃裂解用高温杀菌消毒2小时后得混合物;

(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后破碎,再加入磷矿粉、钾矿粉、稻壳粉、菌种粉、尿素、聚丙烯酰胺、新鲜菜籽、棉籽饼、桐籽饼、茶籽饼混合得有机肥料。

进一步地,以上原料都是按照比例配方把上述粉末混均,每亩土地用本发明加味太阳能合成剂45-60 公斤,作基肥或追肥,也可作壮苗结籽肥施用。

腐殖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持大量水分。据测定,腐殖质的吸水率为500-6005,而粘的吸水率为50-60%,腐殖质的吸水率比粘粒大10 倍左右,能大大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有机肥料集增产、高效、长效,提高品质,改良土壤,抑制土传病害为一体,成本低,工艺简单,并且无残留,无污染,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配方组分为:秸秆125份,煤矸石60份、风化煤40份、破布20份、废棉絮20份,动物骨骼25份,水产贝壳20份,泥炭土25份,磷矿粉35份、钾矿粉18份,稻壳粉36份、菌种粉9份、尿素20份、聚丙烯酰胺12份,新鲜菜籽45份,棉籽饼20份、桐籽饼45份、茶籽饼45份。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制作方法为:

(1)利用秸秆,煤矸石、风化煤、破布、废棉絮,动物骨骼,水产贝壳,泥炭土在600-700℃裂解用高温杀菌消毒2小时后得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后破碎,再加入磷矿粉、钾矿粉、稻壳粉、菌种粉、尿素、聚丙烯酰胺、新鲜菜籽、棉籽饼、桐籽饼、茶籽饼混合得有机肥料。

实施例2:

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配方组分为:秸秆130份,煤矸石65 份、风化煤35份、破布22份、废棉絮17份,动物骨骼20份,水产贝壳19份,泥炭土28份,磷矿粉33份、钾矿粉23份,稻壳粉37份、菌种粉8份、尿素23份、聚丙烯酰胺11份,新鲜菜籽41份,棉籽饼23份、桐籽饼48份、茶籽饼49份。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制作方法为:

(1)利用秸秆,煤矸石、风化煤、破布、废棉絮,动物骨骼,水产贝壳,泥炭土在600-700℃裂解用高温杀菌消毒2小时后得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后破碎,再加入磷矿粉、钾矿粉、稻壳粉、菌种粉、尿素、聚丙烯酰胺、新鲜菜籽、棉籽饼、桐籽饼、茶籽饼混合得有机肥料。

实施例3:

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配方组分为:秸秆140份,煤矸石55份、风化煤30份、破布22份、废棉絮22份,动物骨骼29份,水产贝壳21份,泥炭土26份,磷矿粉36份、钾矿粉13份,稻壳粉35份、菌种粉10份、尿素22份、聚丙烯酰胺17份,新鲜菜籽46份,棉籽饼18份、桐籽饼42份、茶籽饼42份。一种能改良土壤的绿色环保有机肥料,其制作方法为:

(1)利用秸秆,煤矸石、风化煤、破布、废棉絮,动物骨骼,水产贝壳,泥炭土在600-700℃裂解用高温杀菌消毒2小时后得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后破碎,再加入磷矿粉、钾矿粉、稻壳粉、菌种粉、尿素、聚丙烯酰胺、新鲜菜籽、棉籽饼、桐籽饼、茶籽饼混合得有机肥料。

本发明特征分别如下(1) 秸秆纤维类、木质粗纤维类、破布类、废棉絮类、是土壤有机质增加的物质来源,除含有氮,磷、钾和其它微量元素外,它又是“亲水胶体”,能吸特大量水分,使沙质土壤增加粘性,粘结性力逐渐增强,而又能使粘结土壤降低其粘结性,促合沙质土和粘结土类用粒形成。而土壤疏松多孔隙度,土壤中的有机质与腐殖质能高吸附大气中氮等元素的养分水充实地力。(2) 动物骨骼类,除含量丰富的氮、磷、钾以外,还含微量元素较丰富,对土壤赔肥力强而持久;(3) 茶籽饼、棉籽饼、菜子饼、桐籽饼含氮量较多且含其它微量元素也较丰富。(4) 水产贝壳类除含氮、磷、钾以外,还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并且有良好的水呼吸功能,其中还含有皂素等,并能高效防沙虫,蚂蚁等病虫害在土壤耕作层寄生和繁殖。上述即是本发明有机肥料的有机质配方组合而成共同的特征。

本发明有机肥料是收集动,植物质配方经高温杀菌消毒加工炮制混均匀而成的。它的应用范围包括,水稻田和早地皆可应用,每亩地45-60公斤,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或作壮苗结籽肥施用。本发明施用后分解容易,见效快,能维持三至五年相适应的肥效,有利于耕地土壤平衡转向有机土壤,它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看做是土壤的中坚力量,它的含量在土壤的中差异很大,高的可达20%以上,如泥炭土,低的不足0.5%,如一些砂质土壤。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土壤,含20%以下的称为矿质土壤。我国耕地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下,东北地区的土壤都不至于超过此数;华北、西北地区大部分低于1%,华中,化南一带的水田,一般在1.5-3.5%之间。

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很大,它不仅含有各种营养元素,而且还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此外,它在土壤物理性质上,对土壤水、气、热等各种肥力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土壤结构,耕性也有重要的影响。本有机肥料的配方组成是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物质的组成原理。能为瘠薄土壤增加较丰富的有机质,它即能为沙质土类增加其粘结力而结构变紧,但又能使粘结土壤降低其粘结性,使土壤疏松,多孔隙度,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植物生长和抚旱能力。

本发明有机肥料,是由不同分解速率的物质组成,分解即时见效快,而且能保持持久性分解和腐化过程,放出养分对植物生长发育是有规律性供给,肥力平衡而持久,不易产生作物猛发,或脱肥等现象,而相适应的肥效能维持三至五年,是一种完全性肥料。并且还科学地解决了动、植物残体处理不当污染环境和极大惊人的原材料损失与浪费。然而本剂逐年施用后,可避免土表经流,防止水土和水肥流失去;干旱时,减少土表层水分蒸发量,保持耕地土壤水、肥、气、温相适宜,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酸碱度,有利于耕地土壤逐渐向有机质土壤转向的影响,是任何施肥不可替代的。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