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料机抗冲击载荷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44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料机抗冲击载荷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投料机传动结构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投料机抗冲击载荷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投料机在浮法玻璃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安装在熔窑前端,主要为熔窑投料,使用时投料铲前后往复运动,将投料铲上原料投入熔窑池内,投料机传动机构由一根传动轴、两个齿轮箱和一台电机组成,投料机运行时,投料铲在斜面上往复运动,必然存在上止点和下止点,在投料铲运行到上止点和下止点时由于方向发生变化,会对齿轮箱齿轮传动产生冲击,长时间的冲击载荷会对齿轮产生较大磨损,齿轮磨损后,齿轮之间啮合就出现异常震动,对传动不利,严重影响齿轮箱的寿命,而更换齿轮箱是非常复杂而昂贵的事情,为了解决投料机齿轮箱的抗冲击载荷的问题,研发新的传动结构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的传动结构主要解决于着手于优化传动齿轮箱设计,重新设计传动站底座,通过摇摆底座设计化解冲击载荷,分别对改进前和改进后结构进行叙述如下:

改进前,整个机构固定于机架上,投料铲在机架拖轮上且与水平成一定夹角的斜面上往复运动,投料铲和曲柄通过连杆连接,曲柄固定在传动轴两端上做旋转运动,传动轴通过两个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传动轴固定在前齿轮箱内齿轮上,驱动齿轮箱可以带动传动轴旋转,齿轮箱位于两轴承座之间,前齿轮箱和后齿轮箱通过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后齿轮箱输入轴安装有驱动电机。由于整个传动机构固定于机架上,投料铲在斜面上往复运动的冲击载荷,完全被前齿轮箱中的齿轮承受,前齿轮箱齿轮啮合间隙变大,导致传动不平稳而影响投料机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料机抗冲击载荷传动结构,采用新的传动方式来解决投料铲往复运动时对齿轮箱带来的冲击载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投料机抗冲击载荷传动结构,包括有机架、投料铲、传动轴、一体组成的电机支架与齿轮箱,电机支架与齿轮箱垂直设置,电机支架后端通过底座连杆安装于机架上,底座连杆上端、下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电机支架、机架上,销轴两端分别套装有缓冲橡胶垫,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电动机与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传动轴穿过齿轮箱,且两端分别安装有曲柄,两侧的曲柄通过连杆驱动投料铲运动,传动轴为齿轮组的输出轴。

所述的传动轴两端分别安装于轴承座内。

本发明在与齿轮箱的变化和电机支架的变化,前齿轮箱和后齿轮箱通过优化设计整合为一个齿轮箱,齿轮箱输入轴安装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箱旋转,从而驱动投料铲往复运动,齿轮箱和电机固定支架合二为一,将齿轮箱和电机组成一个组合体,该组合体一端以传动轴为支撑点,另一端与机架通过一个连杆连接,而且是铰接,铰接销轴外套有橡胶缓冲垫,此结构可以允许齿轮箱以传动轴为中心在竖直面上进行微小摆动,那么投料铲往复运动的冲击载荷就可以通过齿轮箱微小摆动化解掉。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将前齿轮箱和后齿轮箱合二为一,精简机构,节约安装空间,降低该结构生产成本,最大的好处是化解了退料铲运动带来的冲击载荷。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下列附图提供了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实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投料机抗冲击载荷传动结构,包括有机架1、投料铲2、传动轴6、一体组成的电机支架9与齿轮箱7,电机支架9与齿轮箱7垂直设置,电机支架9后端通过底座连杆10安装于机架1上,底座连杆10上端、下端分别通过销轴12铰接于电机支架9、机架1上,销轴12两端分别套装有缓冲橡胶垫11,电机支架9上安装有电动机与齿轮箱7的输入轴连接,传动轴6穿过齿轮箱7,且两端分别安装有曲柄3,两侧的曲柄3通过连杆4驱动投料铲2运动,传动轴6为齿轮组7的输出轴,传动轴6两端分别安装于轴承座5内。

整个机构固定于机架1上,投料铲2在机架拖轮上且与水平成一定夹角的斜面上往复运动,投料铲和曲柄3通过连杆4连接,曲柄固定在传动轴6两端上做旋转运动,传动轴通过两个轴承座5固定在机架上,传动轴固定在齿轮箱7内齿轮上,驱动齿轮箱可以带动传动轴旋转,齿轮箱位于两轴承座之间,齿轮箱7输入轴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齿轮箱7旋转,从而驱动投料铲往复运动,齿轮箱和电机固定支架9合二为一,将齿轮箱和电机组成一个组合体,该组合体一端以传动轴为支撑点,另一端与机架通过一个底座连杆10连接,而且是铰接,铰接销轴11外套有橡胶缓冲垫12,此结构可以允许齿轮箱以传动轴为中心在竖直面上进行微小摆动,那么投料铲往复运动的冲击载荷就可以通过齿轮箱微小摆动化解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