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679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芍药(学名:PaeonialactifloraPall.),别名别离草、花中丞相,属毛茛目,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cm。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期5~6月,花一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果实呈纺锤形,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药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芍药的根鲜脆多汁,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医认为: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芍药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种、扦插、压条等。其中以分株法最为易行,被广泛采用。其缺点是繁殖系数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个子株,很难适应和满足大生产的药用需要及不断飞速增长的国内外花卉市场的需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的四种针对芍药的生长调节剂,其用量以及使用方法和介入时机在芍药的分株繁殖过程中对子芽的生长和芍药植株的长势均得到很好的效果。另外,经本发明的芍药分株繁殖培养方法,使分株前的芍药母株其子株的平均个数、每子株带芽的个数均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满足芍药的大量繁殖的需求,另外,对分株后芍药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有较大的改善,不仅能够满足药用需要,同时可以兼顾观赏需要。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用于促进芍药子芽发育的第一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分株后芍药根系生长的第二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芍药地上部分生长的第三生长调节剂以及用于强壮芍药根系发育的第四生长调节剂。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由中药药渣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料,具体包括:动物粪便40-50份、中药渣30-40份、玉米芯6-7份、麦麸8-9份、菌菇8-10份、腐植酸磷0.1-0.2份、腐植酸铵磷0.1-0.2份、高氮腐植酸铵0.2-0.3份、赤霉素0.1-0.2份、细胞分裂素0.2-0.3份。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工艺如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动物粪便发酵:动物粪便为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以1:2:3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混合均匀后,于太阳能发酵大棚内发酵20-30天;(2)中药药渣的预处理:取所述的中药大腹皮3份、荆芥5份、淡豆豉1份、麦芽4份、板蓝根4份、蒲公英8份、黄连3份、黄芩3份、马齿苋5份、白头翁5份、白鲜皮3份、白芷4份、苦参6份、龙胆草2份,混合后加入乙醇溶液,加热回流2次,加热回流的时间为每次2小时,提取滤液,蒸发浓缩滤液,待滤液变成膏体后,粉碎,干燥;(3)菌菇的发酵:①向菌菇中均匀加入无机盐、60-85℃的热水,并置于发酵罐中密封静置2-3小时:将发酵后的茵菇倒入粉碎机中粉碎,并将粉碎物放置于发酵罐中,加入60-85℃的水,使粉碎物在pH为5.5-6条件下静置4小时,过滤后得培养液:所加入的茵菇、无机盐和水的比例为1:3:5;②将步骤①制得的培养液接入PDA液体培养基中,使培养液在27-29℃下以300r/min转动,使其反应半个月,得菌菇发酵;(4)将玉米芯、麦麸、腐植酸磷、腐植酸铵磷、高氮腐植酸铵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将其粉碎物与步骤(1)-(3)所得到的产物进行混合,并以有机肥料与水为1:2的比例加入适量的水,使物料在温度95℃下反应1-2小时:向反应物中加入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搅拌混合,并将得到的产物放入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8-35℃下进行发酵8-11天,即得第一生长调节剂。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包括0.5-5mg/L恶霉灵和0.1-2mg/L糖醇螯合复合肥、12-15g/L蔗糖、MS培养基。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包括动物粪便和植物秸轩的混合物;其中动物粪便为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以1:2:3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植物秸轩是由腐熟的玉米秸轩、油菜轩、花生秧以任意比例混合;动物粪便和植物秸轩以1:(2-3)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四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费氏中华根瘤菌发酵液:黄绿木霉发酵液:假丝酵母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赤霉素:草炭:磷酸氢二钾=4:3:4:3:2:5:2。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四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费氏中华根瘤菌、黄绿木霉、假丝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按照常规方式活化、培养至菌液中活菌数达到108个/克获得发酵液,然后将上述发酵液按照4:3:4:3重量配比混合,最后添加赤霉素、草炭、磷酸氢二钾即得。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的应用方法,具体应用于中药芍药的分株繁殖方法中,包括如下步骤:(1)三年生的芍药母株在分株前半年开始,将以芍药母株为中心,距离母株15厘米处的外围泥土挖出,并填埋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连续三个月都需重复上挖土填埋工序,然后至8月底即可进行分株;(2)分株时细心挖起肉质根,尽量减少伤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处,用手或利刀顺自然缝隙处劈分,一般每株可分10-15个子株,每子株带3~5个个芽;(3)将粗根全部切下药用,而将带芽的芍头作为繁殖材料;首先将芍头切分成块状,每块带壮芽2~3个,芍头厚2厘米,挖出的深穴,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为宜,过深不利于发芽,且容易引起烂根,叶片发黄,生长也不良,过浅则不利于开花,且易受冻害;加入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掺土压实,然后浇淋第二生长调节剂,每个月浇淋两次,每次淋透泥土;(4)最后,栽培至次二年,待分株的芍药根系要出土前3个月,每周浇淋第四生长调节剂一次,即可,分株的芍药挖根作为药用或者不挖根作为观赏用。本发明所述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的应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为100-200g/株,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为500-1000ml/株,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为50-80g/株,所述第四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为100-200ml/株。实施本发明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四种针对芍药的生长调节剂,其用量以及使用方法和介入时机在芍药的分株繁殖过程中对子芽的生长和芍药植株的长势均得到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在分株之前使用第一生长调节剂能够给芍药母株足够的、多方面的营养成分,与现有技术中繁殖系数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个子株的繁殖情况相比,本发明的第一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芍药母株长出10-15个子株,每子株带3-5个个芽,其子株个数能够大幅度增多,为分株繁殖提供大量而强壮的母体;其次,在芍药分株后,在不同的部位以不同方式施加第二、三生长调节剂,第二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分株后的芍药尽快萌发新根,保证已伤根系伤口的愈合,为次年的萌芽生长奠定基础,第三生长调节剂能够满足芍药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茎和叶子,相对比普通施肥的芍药,其茎和叶的涨势更加喜人。最后,第四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芍药根部的粗壮生长,积累芍药的药用部位,增加芍药的药用价值,当然,芍药的地上部分的长势也不差,可作观赏实用。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同种化学物质对不同植物,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甚至不同处理时期的效果都有很大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处理时期的效果都有很大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也不一样,而本发明四种针对芍药的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以及使用方法和介入时机都是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进行验证和筛选出来的。(2)第一生长调节剂由中药药渣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料,采用药渣为原料,免除了药渣再处理的费用,降低了肥料生产的成本,使肥料的营养成分大幅提高,粗蛋白、生物活化酶和多种微量元素的供给,此外,肥料具有抗病菌、抗病虫害功能,使芍药的发芽率得到质的飞跃。(3)经本发明的芍药分株繁殖培养方法,使分株前的芍药母株其子株的平均个数、每子株带芽的个数均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满足芍药的大量繁殖的需求,另外,对分株后芍药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有较大的改善,不仅能够满足药用需要,同时可以兼顾观赏需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本发明的芍药的生长调节组合物,包括用于促进芍药子芽发育的第一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分株后芍药根系生长的第二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芍药地上部分生长的第三生长调节剂以及用于强壮芍药根系发育的第四生长调节剂。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由中药药渣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料,具体包括:动物粪便40-50份、中药渣30-40份、玉米芯6-7份、麦麸8-9份、菌菇8-10份、腐植酸磷0.1-0.2份、腐植酸铵磷0.1-0.2份、高氮腐植酸铵0.2-0.3份、赤霉素0.1-0.2份、细胞分裂素0.2-0.3份。优选地,动物粪便45份、中药渣35份、玉米芯6份、麦麸8份、菌菇8份、腐植酸磷0.2份、腐植酸铵磷0.2份、高氮腐植酸铵0.3份、赤霉素0.15份、细胞分裂素0.25份。优选地,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工艺如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动物粪便发酵:动物粪便为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以1:2:3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混合均匀后,于太阳能发酵大棚内发酵20-30天;(2)中药药渣的预处理:取所述的中药大腹皮3份、荆芥5份、淡豆豉1份、麦芽4份、板蓝根4份、蒲公英8份、黄连3份、黄芩3份、马齿苋5份、白头翁5份、白鲜皮3份、白芷4份、苦参6份、龙胆草2份,混合后加入乙醇溶液,加热回流2次,加热回流的时间为每次2小时,提取滤液,蒸发浓缩滤液,待滤液变成膏体后,粉碎,干燥;(3)菌菇的发酵:①向菌菇中均匀加入无机盐、60-85℃的热水,并置于发酵罐中密封静置2-3小时:将发酵后的茵菇倒入粉碎机中粉碎,并将粉碎物放置于发酵罐中,加入60-85℃的水,使粉碎物在pH为5.5-6条件下静置4小时,过滤后得培养液:所加入的茵菇、无机盐和水的比例为1:3:5;②将步骤①制得的培养液接入PDA液体培养基中,使培养液在27-29℃下以300r/min转动,使其反应半个月,得菌菇发酵;(4)将玉米芯、麦麸、腐植酸磷、腐植酸铵磷、高氮腐植酸铵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将其粉碎物与步骤(1)-(3)所得到的产物进行混合,并以有机肥料与水为1:2的比例加入适量的水,使物料在温度95℃下反应1-2小时:向反应物中加入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搅拌混合,并将得到的产物放入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8-35℃下进行发酵8-11天,即得第一生长调节剂。所述中药的药理活性如下:荆芥:为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荆芥NepetacatariaL.的干燥地上部分。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rnv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功效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干燥地上部分。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性味:苦甘,寒。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的干燥地全草。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白头翁:为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unge)Regel的干燥全草。治疗痔疮等出血症状。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白鲜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CORTEXDICTAMNI的根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涩,大寒,无毒。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包括0.5-5mg/L恶霉灵和0.1-2mg/L糖醇螯合复合肥、12-15g/L蔗糖、MS培养基。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包括动物粪便和植物秸轩的混合物;其中动物粪便为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以1:2:3的体积比混合而成;植物秸轩是由腐熟的玉米秸轩、油菜轩、花生秧以任意比例混合;动物粪便和植物秸轩以1:(2-3)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所述第四生长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费氏中华根瘤菌发酵液:黄绿木霉发酵液:假丝酵母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赤霉素:草炭:磷酸氢二钾=4:3:4:3:2:5:2。其中,所述第四生长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费氏中华根瘤菌、黄绿木霉、假丝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按照常规方式活化、培养至菌液中活菌数达到108个/克获得发酵液,然后将上述发酵液按照4:3:4:3重量配比混合,最后添加赤霉素、草炭、磷酸氢二钾即得。所述费氏中华根瘤菌为费氏中华根瘤茵(Sinorhizobiumfredii)HN01;所述黄绿木霉为黄绿木霉(Trichodermaaureoviride)ACCC32248;所述假丝酵母菌为假丝酵母菌(Candidautilis)ATCCNo.22023;所述地衣芽子包杆菌为地衣芽子包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GMCCNO.2276。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同种化学物质对不同植物,同种植物的不同品种甚至不同处理时期的效果都有很大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处理时期的效果都有很大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化学物质的反应也不一样,而本发明四种针对芍药的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以及使用方法和介入时机都是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进行验证和筛选出来的,并且在芍药的分株繁殖过程中均得到很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在分株之前使用第一生长调节剂能够给芍药母株足够的、多方面的营养成分,与现有技术中繁殖系数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个子株的繁殖情况相比,本发明的第一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芍药母株长出10-15个子株,每子株带3-5个个芽,其子株个数能够大幅度增多,为分株繁殖提供大量而强壮的母体;其次,在芍药分株后,在不同的部位以不同方式施加第二、三生长调节剂,第二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分株后的芍药尽快萌发新根,保证已伤根系伤口的愈合,为次年的萌芽生长奠定基础,第三生长调节剂能够满足芍药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茎和叶子,相对比普通施肥的芍药,其茎和叶的涨势更加喜人。最后,第四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芍药根部的粗壮生长,积累芍药的药用部位,增加芍药的药用价值,当然,芍药的地上部分的长势也不差,可作观赏实用。下面,比较不同使用浓度的四种生长调节剂在中药芍药的分株繁殖的效果,具体用量参照表1,试验地设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芍药引种栽培试验基地的芍药园内,以三年生的芍药为母株,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均匀一致。设立六组栽培区,每组栽培区种植有30株同龄的芍药,分株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三年生的芍药母株在分株前半年开始,将以芍药母株为中心,距离母株15厘米处的外围泥土挖出,并填埋所述第一生长调节剂,连续三个月都需重复上挖土填埋工序,然后至8月底即可进行分株;(2)分株时细心挖起肉质根,尽量减少伤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处,用手或利刀顺自然缝隙处劈分,一般每株可分10-15个子株,每子株带3~5个个芽;(3)将粗根全部切下药用,而将带芽的芍头作为繁殖材料;首先将芍头切分成块状,每块带壮芽2~3个,芍头厚2厘米,挖出的深穴,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为宜,过深不利于发芽,且容易引起烂根,叶片发黄,生长也不良,过浅则不利于开花,且易受冻害;加入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掺土压实,所述第三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为50-80g/株,然后浇淋第二生长调节剂,所述第二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为500-1000ml/株,每个月浇淋两次,每次淋透泥土;(4)最后,栽培至次二年,待分株的芍药根系要出土前3个月,每周浇淋第四生长调节剂一次,所述第四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为100-200ml/株;即可,分株的芍药挖根作为药用或者不挖根作为观赏用。表1四种生长调节剂的用量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第一生长调节剂150g/株100g/株200g/株第二生长调节剂750ml/株500ml/株500ml/株第三生长调节剂65g/株50g/株80g/株第四生长调节剂150ml/株100ml/株200ml/株备注:四种生长调节剂的配方均采用最优的配方进行制备。对比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芍药的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上述芍药分株繁殖方法,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不添加第一生长调节剂,其余条件相同。对比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芍药的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上述芍药分株繁殖方法,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不添加第二、三生长调节剂,其余条件相同。对比实施例3采用本发明芍药的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上述芍药分株繁殖方法,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不添加第四生长调节剂,其余条件相同。下面,观察实施例1-3以及对比实施例1-3,本发明制得的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对芍药分株繁殖中芍药生长情况的效果,结果见表2。表2四种生长调节剂对芍药生长影响状况子株的平均个数每子株带芽的个数分株后芍药地上部分的鲜重g分株后芍药地下部分的鲜重g实施例11551086154实施例2103952128实施例3113940116对比实施例13185096对比实施例25272086对比实施例36286361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3的四种生长调节剂能够对芍药的子株的个数、每子株带芽的个数、分株后芍药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鲜重均有较好的促进左右,尤其是实施例1的配方用量,能够很好的满足芍药分株繁殖的需要。对比实施例1并未对分株前的芍药母株进行介入培养,表格的数据也能表明,没有加入第一生长调节剂的芍药母株,其子株的个数、每子株带芽的个数均较少,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生长调节剂对芍药分株繁殖的前期准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实施例2并未对分株后的芍药母株进行介入培养,因此影响了分株后芍药的地上部分的鲜重,具体表现为芍药的茎和叶长势相比实施例1-3的芍药要差,因此鲜重也降低。对比实施例3并未对分株后的芍药根系进行介入培养,因此影响了分株后芍药的地下部分的鲜重,具体表现为芍药的根部长势相比实施例1-3的芍药要差,主根比较细,细根比较多,因此鲜重也降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