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85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设置多处玻璃,汽车为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行驶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一旦出现碰撞,玻璃极易损坏,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汽车各部位的玻璃都进行了二次处理,避免汽车出现碰撞破碎的玻璃伤害车内外的人,车门玻璃做成钢化玻璃,破碎后玻璃碎裂成圆角的小颗粒,而前后风挡玻璃则尽力保证其不脱落,这样才能保证碰撞造成的伤害最小,但是,现有技术在钢化玻璃淬火的过程中,冷却风与玻璃接触后难以快速流走,在玻璃表面形成气垫,喷嘴出来的冷却风难以对玻璃表面进一步淬火,降低了淬火的程度,导致玻璃表面淬火程度不一,难以保证汽车玻璃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汽车玻璃安全的玻璃钢化的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设有与玻璃钢化形状符合的凹槽,凹槽的周围设有远离凹槽延伸的侧壁,其中,侧壁为栅栏状,凹槽底部还设有气体可在其中流动的气流槽。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侧壁的栅栏格栅间隔距离相等,相邻格栅的间距与置于其中的高压气管的直径适应。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气流槽沿模具本体底部横向设置,气流槽的轴线与模具本体底部的轴线重合。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模具本体为铸铁件。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设有与玻璃钢化形状符合的凹槽,凹槽的周围设有远离凹槽延伸的侧壁,其中,侧壁为栅栏状,凹槽底部还设有气体可在其中流动的气流槽,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钢化玻璃淬火的过程中,冷却风与玻璃接触后快速流走,保证玻璃表面淬火程度一致,进一步保证汽车玻璃的安全性。

侧壁的栅栏格栅间隔距离相等,相邻格栅的间距与置于其中的高压气管的直径适应,可以采用多个气流管同时置于侧壁的栅栏上对玻璃进行淬火,提高玻璃的淬火度,进一步保证汽车玻璃的安全性;气流槽沿模具本体底部横向设置,气流槽的轴线与模具本体底部的轴线重合,这种结构,最大限度保证气流对玻璃淬火后快速流走,克服了现有技术冷却风与玻璃接触后难以快速流走,在玻璃表面形成气垫的缺陷;模具本体为铸铁件,保证了模具的传热效率,同时多次冷热的变化,仍然能够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1、凹槽;2、格栅;3、气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本发明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设有与玻璃钢化形状符合的凹槽1,凹槽1的周围设有远离凹槽1延伸的侧壁,其中,侧壁为栅栏状,凹槽1底部还设有气体可在其中流动的气流槽3,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钢化玻璃淬火的过程中,冷却风与玻璃接触后快速流走,保证玻璃表面淬火程度一致,进一步保证汽车玻璃的安全性。

侧壁的栅栏格栅2间隔距离相等,相邻格栅2的间距与置于其中的高压气管的直径适应,可以采用多个气流管同时置于侧壁的栅栏上对玻璃进行淬火,提高玻璃的淬火度,进一步保证汽车玻璃的安全性;气流槽3沿模具本体底部横向设置,气流槽3的轴线与模具本体底部的轴线重合,这种结构,最大限度保证气流对玻璃淬火后快速流走,克服了现有技术冷却风与玻璃接触后难以快速流走,在玻璃表面形成气垫的缺陷;模具本体为铸铁件,保证了模具的传热效率,同时多次冷热的变化,仍然能够保证模具的正常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化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的模具本体设有与玻璃钢化形状符合的凹槽,凹槽的周围设有远离凹槽延伸的侧壁,其中,侧壁为栅栏状,凹槽底部还设有气体可在其中流动的气流槽,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钢化玻璃淬火的过程中,冷却风与玻璃接触后快速流走,保证玻璃表面淬火程度一致,进一步保证汽车玻璃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协耀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3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