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培养基及其联产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915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培养基及其联产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okimushroom",拉丁文学名为flammulinavelutiper(fr.)sing.。「重口味别名:seeyoutomorrow」。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而且也适合高血压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金针菇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如蛋白质、维生素b1、b2等,具有利湿热、宽胸、利尿、止血、下乳的功效,并且治产后乳汁不下,用金针菇炖瘦猪肉食用,极有功效。有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

金线莲又称金线兰、金不换、鸟人参等,是名贵珍稀中草药,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金线莲以全草入药,具有清凉退火、凉血固肺、祛伤解毒、滋补强壮等功效,在民间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由于其治疗面广,疗效独特,被民间视为“神药”,台湾称之为“中药之王”;近年来,金线莲又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肝炎及肿瘤等疾病,其药用、食用、观赏等多方面的优良品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金线莲属阴生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光饱和点低,野生金线莲分布于海拔300-1200m之间,常零星分布于相对湿度高、草较少、腐殖质丰厚等阴湿处的林下地表层,喜温凉潮湿和弱光环境。在自然环境下,金线莲生长适温18-25℃,气温超过28℃生长受抑制,5℃以下生长不良甚至停止生长,气温升高后逐渐复原生长;在空气相对湿度85-92%的凉爽阴湿气候生长较好。金线莲为典型的浅根性阴生植物,因其种子小,种胚发育不全,自然繁殖能力低下,自然产量极为稀少,再加上人为长期过度采挖,使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濒临绝种,因此,需要大量人工栽培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针菇培养基及其联产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方法,以解决金针菇和金线莲联产中所遇到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针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92-108份、柑橘汁20-40份、花生饼15-22份、氯化钾4-7份、硝酸钠3-6份、硫酸铵3.5-6份、碘酸钠0.3-0.4份、硝酸钙0.6-0.8份、硫酸镁0.8-1份、硝酸锌0.3-0.5份、氯化锰0.3-0.4份、硼酸钠0.4-0.6份、钼酸钠0.3-0.5份、硝酸铁0.2-0.3份、氯化铜0.2-0.4份和水。

优选地,所加水量使金针菇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64%。

优选地,所述金针菇培养基的ph值为5.5-6.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金针菇培养基在联产金针菇和金线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金针菇菌丝的培养:配制金针菇培养基,所述金针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20-125℃,压力为150-170kpa下灭菌3-5min,接入金针菇菌丝母种,在23-26℃下培养,形成所述金针菇菌丝,备用;

s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桑树、榕树、栗树中的一种,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45-62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所打的孔径为2.6-4.2cm,深为4.8-9.2cm,斜向下30-80度打孔,相邻孔的间距为8.6-17cm,离地面0.4-0.6m;

s3:金线莲的移栽:将长4.2-5.3cm的金线莲移栽入步骤s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金针菇菌丝和联产培养基;

s4:温室大棚采取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湿度;

s5:做好金针菇、金线莲的防病、防虫等灾害工作;

s6:所述金针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2-17cm时可采收,金线莲联产1.2-2年后采收。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的联产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92-108份、柑橘汁20-40份、花生饼15-22份、氯化钾4-7份、硝酸钠3-6份、硫酸铵3.5-6份、碘酸钠0.3-0.4份、硝酸钙0.6-0.8份、硫酸镁0.8-1份、硝酸锌0.3-0.5份、氯化锰0.3-0.4份、硼酸钠0.4-0.6份、钼酸钠0.3-0.5份、硝酸铁0.2-0.3份、氯化铜0.2-0.4份、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0.6-0.8份、烷基硫酸酯钠0.3-0.5份、丙烯酸酯类调节剂0.2-0.4份、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0.2-0.3份、6-苄基腺膘呤0.1-0.16份、吲哚丁酸0.08-0.15份、萘乙酸0.07-0.1份和水。

优选地,所加水量使联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58%。

优选地,所述联产培养基的ph值为5.6-6。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遮阳网的目数为50-100。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控制温度为16-20℃。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湿度为83%-88%。

本发明培养基成分的作用如下:

稻杆碎物、花生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对金针菇和金线莲有利。

柑橘汁含有糖分,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有利于植物多糖的积累。

钾元素的营养功效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促进作物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氮元素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碘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被誉为生命元素、智慧元素。

缺少钙植物分生组织的生长变慢,缺钙和症初在生长点和幼叶,严重时,叶子变形和失绿,在叶子的边缘出现坏死斑点。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如果缺少镁,叶片失去了绿色,不能制造营养物质。

锌能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锌时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

植物叶绿体中含有锰,锰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时期生长,缺锰时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硝态氮在体内的积累。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硼在植物体内比较集中于茎尖、根尖、叶片和花器官中,双子叶植物中的含量常常高于单子叶植物。硼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缺硼时,根留不发达,影响固氮量。硼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钼是固氮微生物,特别是与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氮素时所必需的。同时又能增进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缺钼时植株矮小,叶片脉间失绿,叶缘枯焦,向内卷曲,成萎蔫态。

铁是叶绿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在植株体内很难转移,所以叶片“失绿症”是植物缺铁的表现,并且这种失绿首先表现在幼嫩叶片上。

铜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增强植物的抗性。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新叶发黄,凋萎干枯,叶尖卷曲发白,有坏死斑点。

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可以使营养成分有效分散,利于植物吸收。

烷基硫酸酯钠作为一种渗透剂,能使植物有效吸收营养成分。

丙烯酸酯类调节剂可起到调节的作用,使植物充分吸收营养成分。

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可起到增效作用。

6-苄基腺嘌呤,中文别名为2-苄氨基嘌呤,n-苄基腺苷,丙烯酸正丁酯,白色或类白色晶体,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酸、碱中稳定,属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抑制植物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等。

吲哚丁酸主要用于插条生根,可诱导根原体的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萘乙酸(1-naphthaleneaceticacid),简称na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无色固体,它的结构为萘的1号位置以羧甲基取代,它是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常用于商用的发根粉或发根剂中,在植物使用扦插法繁殖时使用。它也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与对比例6的数据可知,种植的金线莲的牛磺酸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长度均有所提高,说明了本发明配制的联产培养基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金线莲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牛磺酸、多糖、氨基酸等)。

(2)由实施例3与对比例1-5的数据可知,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烷基硫酸酯钠、丙烯酸酯类调节剂、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在联产金线莲中起到了协同作用,提高了牛磺酸、多糖、氨基酸、长度;这可能是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可以使营养成分有效分散,利于植物吸收;烷基硫酸酯钠作为一种渗透剂,能使植物有效吸收营养成分;丙烯酸酯类调节剂可起到调节的作用,使植物充分吸收营养成分;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可起到增效作用,显著改善了营养成分的分散性和渗透性,使植物充分吸收营养成分,提高了金线莲的牛磺酸、多糖、氨基酸、长度。

(3)本发明联产的金针菇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

(4)本发明的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这些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实施例中,所述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金针菇菌丝的培养:配制金针菇培养基,所述金针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92-108份、柑橘汁20-40份、花生饼15-22份、氯化钾4-7份、硝酸钠3-6份、硫酸铵3.5-6份、碘酸钠0.3-0.4份、硝酸钙0.6-0.8份、硫酸镁0.8-1份、硝酸锌0.3-0.5份、氯化锰0.3-0.4份、硼酸钠0.4-0.6份、钼酸钠0.3-0.5份、硝酸铁0.2-0.3份、氯化铜0.2-0.4份和水,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64%,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5-6.2,所述金针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20-125℃,压力为150-170kpa下灭菌3-5min,接入金针菇菌丝母种,在23-26℃下培养,形成所述金针菇菌丝,备用;

s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桑树、榕树、栗树中的一种,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45-62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所打的孔径为2.6-4.2cm,深为4.8-9.2cm,斜向下30-80度打孔,相邻孔的间距为8.6-17cm,离地面0.4-0.6m;

s3:金线莲的移栽:将长4.2-5.3cm的金线莲移栽入步骤s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金针菇菌丝和联产培养基,所述联产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92-108份、柑橘汁20-40份、花生饼15-22份、氯化钾4-7份、硝酸钠3-6份、硫酸铵3.5-6份、碘酸钠0.3-0.4份、硝酸钙0.6-0.8份、硫酸镁0.8-1份、硝酸锌0.3-0.5份、氯化锰0.3-0.4份、硼酸钠0.4-0.6份、钼酸钠0.3-0.5份、硝酸铁0.2-0.3份、氯化铜0.2-0.4份、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0.6-0.8份、烷基硫酸酯钠0.3-0.5份、丙烯酸酯类调节剂0.2-0.4份、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0.2-0.3份、6-苄基腺膘呤0.1-0.16份、吲哚丁酸0.08-0.15份、萘乙酸0.07-0.1份和水,所加水量使联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58%,所述联产培养基的ph值为5.6-6;

s4:温室大棚采取50-10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16-20℃、湿度为83%-88%;

s5:做好金针菇、金线莲的防病、防虫等灾害工作;

s6:所述金针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2-17cm时可采收,金线莲联产1.2-2年后采收。

下面以更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金针菇菌丝的培养:配制金针菇培养基,所述金针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102份、柑橘汁30份、花生饼20份、氯化钾6份、硝酸钠5份、硫酸铵5份、碘酸钠0.35份、硝酸钙0.7份、硫酸镁0.9份、硝酸锌0.4份、氯化锰0.35份、硼酸钠0.5份、钼酸钠0.4份、硝酸铁0.2份、氯化铜0.3份和水,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3%,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8,所述金针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23℃,压力为160kpa下灭菌4min,接入金针菇菌丝母种,在25℃下培养,形成所述金针菇菌丝,备用;

s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桑树、榕树、栗树中的一种,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52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所打的孔径为3.8cm,深为7cm,斜向下70度打孔,相邻孔的间距为13cm,离地面0.5m;

s3:金线莲的移栽:将长4.8cm的金线莲移栽入步骤s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金针菇菌丝和联产培养基,所述联产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102份、柑橘汁30份、花生饼20份、氯化钾6份、硝酸钠5份、硫酸铵5份、碘酸钠0.35份、硝酸钙0.7份、硫酸镁0.9份、硝酸锌0.4份、氯化锰0.35份、硼酸钠0.5份、钼酸钠0.4份、硝酸铁0.2份、氯化铜0.3份、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0.7份、烷基硫酸酯钠0.4份、丙烯酸酯类调节剂0.3份、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0.2份、6-苄基腺膘呤0.14份、吲哚丁酸0.12份、萘乙酸0.09份和水,所加水量使联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6%,所述联产培养基的ph值为5.8;

s4:温室大棚采取8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18℃、湿度为86%;

s5:做好金针菇、金线莲的防病、防虫等灾害工作;

s6:所述金针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5cm时可采收,金线莲联产1.5年后采收。

实施例2

一种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金针菇菌丝的培养:配制金针菇培养基,所述金针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93份、柑橘汁22份、花生饼15份、氯化钾4份、硝酸钠3份、硫酸铵3.5份、碘酸钠0.3份、硝酸钙0.6份、硫酸镁0.8份、硝酸锌0.3份、氯化锰0.3份、硼酸钠0.4份、钼酸钠0.3份、硝酸铁0.2份、氯化铜0.2份和水,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5.5,所述金针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20℃,压力为150kpa下灭菌5min,接入金针菇菌丝母种,在23℃下培养,形成所述金针菇菌丝,备用;

s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桑树、榕树、栗树中的一种,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45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所打的孔径为2.6cm,深为4.8cm,斜向下30度打孔,相邻孔的间距为8.6cm,离地面0.4m;

s3:金线莲的移栽:将长4.2cm的金线莲移栽入步骤s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金针菇菌丝和联产培养基,所述联产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93份、柑橘汁22份、花生饼15份、氯化钾4份、硝酸钠3份、硫酸铵3.5份、碘酸钠0.3份、硝酸钙0.6份、硫酸镁0.8份、硝酸锌0.3份、氯化锰0.3份、硼酸钠0.4份、钼酸钠0.3份、硝酸铁0.2份、氯化铜0.2份、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0.6份、烷基硫酸酯钠0.3份、丙烯酸酯类调节剂0.2份、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0.2份、6-苄基腺膘呤0.1份、吲哚丁酸0.08份、萘乙酸0.07份和水,所加水量使联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所述联产培养基的ph值为5.6;

s4:温室大棚采取5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16℃、湿度为83%;

s5:做好金针菇、金线莲的防病、防虫等灾害工作;

s6:所述金针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2cm时可采收,金线莲联产1.2年后采收。

实施例3

一种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金针菇菌丝的培养:配制金针菇培养基,所述金针菇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105份、柑橘汁40份、花生饼22份、氯化钾7份、硝酸钠6份、硫酸铵6份、碘酸钠0.4份、硝酸钙0.8份、硫酸镁1份、硝酸锌0.5份、氯化锰0.4份、硼酸钠0.6份、钼酸钠0.5份、硝酸铁0.3份、氯化铜0.4份和水,所加水量使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4%,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6.2,所述金针菇培养基装瓶后在温度为125℃,压力为170kpa下灭菌3min,接入金针菇菌丝母种,在26℃下培养,形成所述金针菇菌丝,备用;

s2:枯木竖立及打孔:在温室大棚内竖立数根枯木,所述的枯木树种包括桑树、榕树、栗树中的一种,各根枯木之间距离为62cm,然后在所述枯木上打孔,所述打孔的方法是:所打的孔径为4.2cm,深为9.2cm,斜向下80度打孔,相邻孔的间距为17cm,离地面0.6m;

s3:金线莲的移栽:将长5.3cm的金线莲移栽入步骤s2所述枯木的孔内,同时装入金针菇菌丝和联产培养基,所述联产培养基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稻杆碎物105份、柑橘汁40份、花生饼22份、氯化钾7份、硝酸钠6份、硫酸铵6份、碘酸钠0.4份、硝酸钙0.8份、硫酸镁1份、硝酸锌0.5份、氯化锰0.4份、硼酸钠0.6份、钼酸钠0.5份、硝酸铁0.3份、氯化铜0.4份、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0.8份、烷基硫酸酯钠0.5份、丙烯酸酯类调节剂0.4份、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0.3份、6-苄基腺膘呤0.16份、吲哚丁酸0.15份、萘乙酸0.1份和水,所加水量使联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8%,所述联产培养基的ph值为6;

s4:温室大棚采取100目的遮阳网遮阳,控制温度为20℃、湿度为88%;

s5:做好金针菇、金线莲的防病、防虫等灾害工作;

s6:所述金针菇菌丝在栽培至实体长为17cm时可采收,金线莲联产2年后采收。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步骤s3制备联产培养基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联产培养基的原料中缺少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烷基硫酸酯钠、丙烯酸酯类调节剂、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其他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工艺基本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步骤s3制备联产培养基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联产培养基的原料中缺少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其他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工艺基本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步骤s3制备联产培养基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联产培养基的原料中缺少烷基硫酸酯钠,其他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工艺基本相同。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步骤s3制备联产培养基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联产培养基的原料中缺少丙烯酸酯类调节剂,其他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工艺基本相同。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步骤s3制备联产培养基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联产培养基的原料中缺少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其他金针菇和金线莲的联产工艺基本相同。

采用相同的株苗,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方法种植金线莲,采用专利文献“金线莲瓶装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分装装置(公开号:cn103766205a)”中的实施例培养基种植金线莲(分别设为对比例6),光照、湿度等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各组联产3个月后,每组采摘10株金线莲测量牛磺酸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平均得率和长度,其中设对比例6测量得的牛磺酸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平均得率和长度分别为0、0、0、0,其他组对比,结果见下表。

(1)由实施例1-3与对比例6的数据可知,种植的金线莲的牛磺酸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长度均有所提高,说明了本发明配制的联产培养基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金线莲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牛磺酸、多糖、氨基酸等)。

(2)由实施例3与对比例1-5的数据可知,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烷基硫酸酯钠、丙烯酸酯类调节剂、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在联产金线莲中起到了协同作用,提高了牛磺酸、多糖、氨基酸、长度;这可能是n-月桂酰基谷氨酸钾可以使营养成分有效分散,利于植物吸收;烷基硫酸酯钠作为一种渗透剂,能使植物有效吸收营养成分;丙烯酸酯类调节剂可起到调节的作用,使植物充分吸收营养成分;二乙氨基乙基乙醇酯可起到增效作用,显著改善了营养成分的分散性和渗透性,使植物充分吸收营养成分,提高了金线莲的牛磺酸、多糖、氨基酸、长度。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