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海水侵蚀耐酸矿渣微粉与胶泥的免烧砖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995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的一种抗海水侵蚀耐酸矿渣微粉与胶泥的免烧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水泥与混凝土制品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混凝土浇注后,若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因此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足够的强度及加快模具周转,同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通常对其进行养护。传统的混凝土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常压蒸汽养护和高温高压养护等。自然养护所需时间较长,且质量难以保证;常压蒸汽养护中科学合理的蒸养制度与工艺是生产高质量水泥混凝土制品的重要前提之一,养护工艺一般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4个阶段,为了防止制品因内外温差过大或恒温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必须严格控制蒸养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及恒温温度等,过程繁琐复杂且要求严格,条件控制不好就容易造成混凝土制品达不到制备工艺要求;而高温高压养护条件要求比较高,通常许多施工地方各种资源已严重短缺,其苛刻的条件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传统方法的缺陷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施工需要,因此,人们研究出了混凝土养护的新型材料与工艺,粒化高炉矿渣是高炉矿渣经过水的急冷而得到的一种具有很高潜在活性的玻璃体结构材料,近年来已经在矿渣水泥、混凝土掺和料,矿渣微粉、矿渣纤维、筑路填料等方面得到很大利用,掺有矿渣微粉的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力增强、混凝土后期强度提高、防止收缩开裂、混凝土碱度低等优良特点,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材料,2011年度我国钢铁产量达到68.3亿多吨,可以排出将近20亿吨的粒化高炉矿渣,高炉粒化矿渣的资源化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大大减少占地和环境污染,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矿渣微粉的研究提高了强度、和易性、粘结力等混凝土性能,却从未从蒸汽养护时间和条件,高压设备的投入等资源节约、生产效率等角度进行改善。如何进一步提高矿渣微粉的潜在活性、增加其功能性、扩大其应用领域成为行业内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份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海水侵蚀耐酸矿渣微粉与胶泥的免烧砖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海水侵蚀耐酸矿渣微粉与胶泥的免烧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矿渣微粉置于混合液中,搅拌,300℃高温蒸煮混合液,1小时候,过滤,取出矿渣微粉,与胶泥混合搅拌,再加入50%份量的水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料;

将混合料经振动成型得到砖坯,砖坯常温养护后得到矿渣微粉免烧砖;

具体步骤如下:

取改性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至85℃,然后滴加丙烯酸、环氧氯丙烷和对苯二酚的混合液,搅拌反应4-5小时,得到预制物a;

取滑石粉加入反应釜中,边搅拌抽真空边加热至130℃并保温1h;然后冷却至80℃,向反应釜中滴加二氧化钛边搅拌边保温,滴加完毕后逐步升温至90℃并保温2小时,冷却出料,得到预制物b;

预制物a和预制物b放入蒸馏装置内,采用真空泵进行真空排气,使得蒸馏装置的真空度达到约0.6-1pa,开启加热装置分别加热加热部件以及凝缩部件,使得加热部件的温度保持在550-600℃,凝缩部件的温度保持在320-340℃,持续真空蒸馏5-6小时;

真空蒸馏结束后,收集蒸馏液,加入固化剂、硅烷偶联剂,搅拌5~6分钟,然后加入石英砂和液态低分子量聚酰胺,搅拌20~22分钟,再加入硅丙树脂乳液,搅拌9~1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再搅拌10~12分钟,然后灌装入桶,沉淀,收集上方液体,得到混合液;

将云母粉,石英粉,碳化硅粉,二氧化锆粉和软质粘土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得混合粉;

将沉淀后的固体收集,与混合粉混合,加入去杂后的淤泥,不断搅拌,加入1倍量的水分,进行加热,300℃温度下,加热2分钟后,加入聚氨酯胶黏剂,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得到胶泥,

将矿渣微粉置于混合液中,搅拌,300℃高温蒸煮混合液,1小时候,过滤,取出矿渣微粉,与胶泥混合搅拌,再加入50%份量的水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料;矿渣微粉与胶泥的比例为9:1;

将混合料经振动成型得到砖坯,砖坯常温养护后得到矿渣微粉免烧砖。

上述步骤中各组分含量分别为:改性环氧树脂10-12份、丙烯酸2-6份、环氧氯丙烷12-15份、对苯二酚5-9份、滑石粉5-8份、二氧化钛2-6份、固化剂10-11份、硅烷偶联剂5-6份、石英砂20-26份、液态低分子量聚酰胺16-19份、硅丙树脂乳液20-30份、增稠剂2-5份、云母粉10-15份、石英粉10-15份、碳化硅粉10-15份、二氧化锆粉和软质粘土粉10-15份、淤泥5000-6000份、聚氨酯胶黏剂50-60份。

所述的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乙二醇30-35份、己二酸75-80份、乙酸乙酯5-2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25-30份、乙酸丁酯20-25份、三羟甲基丙烷5-7份、聚酯5-7份。

所述的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聚己二酸-乙二醇的制备包括

①将乙二醇投入到反应釜中,加温搅拌,同时加入己二酸,逐步升温,2小时内升温到200℃;

②当酸值达到35mgkoh/g时,减压反应釜,减压至0.05mpa,出水8小时;

③当酸值达到15mgkoh/g时,减压反应釜,减压至0.5mpa,控制酸值2mgkoh/g时出料。

改性聚酯的制备包括

①于反应釜中投入5份乙酸丁酯,搅拌半小时,加入聚酯,加热至60℃,再加入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

②升温至100-120℃,加入乙酸乙酯,混合溶解。

改性异氰酸酯的制备包括

①在反应釜中加入余下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余下的乙酸丁酯,搅拌;

②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

③加热升温至70℃,加热1小时;

④冷却至室温。

制备完成后,将改性聚酯和改性异氰酸酯混合,比重为100:20-50,加入聚己二酸-乙二醇,升温至190℃,加热时长1小时,浓缩成50-60份,即可得到高粘合强度的聚氨酯胶黏剂。

所述的份为重量份。

综上所述,此种性矿渣微粉与胶泥混合的免烧砖,在提高免烧砖的综合性能的同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的目的,一旦被大量应用于免烧砖的生产,其必将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将胶粉渗透在微粉中,后期之别免烧砖,遇水后,强力粘附物料,砖块整体强度得到更大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海水浸蚀性能,特别适用于抗海水工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一种抗海水侵蚀耐酸矿渣微粉与胶泥的免烧砖制备方法,将矿渣微粉置于混合液中,搅拌,300℃高温蒸煮混合液,1小时候,过滤,取出矿渣微粉,与胶泥混合搅拌,再加入50%份量的水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料;

将混合料经振动成型得到砖坯,砖坯常温养护后得到矿渣微粉免烧砖;

具体步骤如下:

取改性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至85℃,然后滴加丙烯酸、环氧氯丙烷和对苯二酚的混合液,搅拌反应4-5小时,得到预制物a;

取滑石粉加入反应釜中,边搅拌抽真空边加热至130℃并保温1h;然后冷却至80℃,向反应釜中滴加二氧化钛边搅拌边保温,滴加完毕后逐步升温至90℃并保温2小时,冷却出料,得到预制物b;

预制物a和预制物b放入蒸馏装置内,采用真空泵进行真空排气,使得蒸馏装置的真空度达到约0.6-1pa,开启加热装置分别加热加热部件以及凝缩部件,使得加热部件的温度保持在550-600℃,凝缩部件的温度保持在320-340℃,持续真空蒸馏5-6小时;

真空蒸馏结束后,收集蒸馏液,加入固化剂、硅烷偶联剂,搅拌5~6分钟,然后加入石英砂和液态低分子量聚酰胺,搅拌20~22分钟,再加入硅丙树脂乳液,搅拌9~1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再搅拌10~12分钟,然后灌装入桶,沉淀,收集上方液体,得到混合液;

将云母粉,石英粉,碳化硅粉,二氧化锆粉和软质粘土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得混合粉;

将沉淀后的固体收集,与混合粉混合,加入去杂后的淤泥,不断搅拌,加入1倍量的水分,进行加热,300℃温度下,加热2分钟后,加入聚氨酯胶黏剂,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得到胶泥,

将矿渣微粉置于混合液中,搅拌,300℃高温蒸煮混合液,1小时候,过滤,取出矿渣微粉,与胶泥混合搅拌,再加入50%份量的水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料;矿渣微粉与胶泥的比例为9:1;

将混合料经振动成型得到砖坯,砖坯常温养护后得到矿渣微粉免烧砖。

上述步骤中各组分含量分别为:改性环氧树脂10份、丙烯酸2份、环氧氯丙烷12份、对苯二酚5份、滑石粉5份、二氧化钛2份、固化剂10份、硅烷偶联剂5份、石英砂20份、液态低分子量聚酰胺16份、硅丙树脂乳液20份、增稠剂2份、云母粉10份、石英粉10份、碳化硅粉10份、二氧化锆粉和软质粘土粉10份、淤泥5000份、聚氨酯胶黏剂50份。

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乙二醇30份、己二酸75份、乙酸乙酯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25份、乙酸丁酯20份、三羟甲基丙烷5份、聚酯5份。

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聚己二酸-乙二醇的制备包括

④将乙二醇投入到反应釜中,加温搅拌,同时加入己二酸,逐步升温,2小时内升温到200℃;

⑤当酸值达到35mgkoh/g时,减压反应釜,减压至0.05mpa,出水8小时;

⑥当酸值达到15mgkoh/g时,减压反应釜,减压至0.5mpa,控制酸值2mgkoh/g时出料。

改性聚酯的制备包括

③于反应釜中投入5份乙酸丁酯,搅拌半小时,加入聚酯,加热至60℃,再加入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

④升温至100-120℃,加入乙酸乙酯,混合溶解。

改性异氰酸酯的制备包括

⑤在反应釜中加入余下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余下的乙酸丁酯,搅拌;

⑥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

⑦加热升温至70℃,加热1小时;

⑧冷却至室温。

制备完成后,将改性聚酯和改性异氰酸酯混合,比重为100:20-50,加入聚己二酸-乙二醇,升温至190℃,加热时长1小时,浓缩成50份,即可得到高粘合强度的聚氨酯胶黏剂。

份为重量份。

对比现有的矿渣免烧砖,相比,强度和抗渗水性进行对比,如下:

数据可知,凝固速度加快,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海水浸蚀性能,特别适用于抗海水工程。

实施例2:一种抗海水侵蚀耐酸矿渣微粉与胶泥的免烧砖制备方法,将矿渣微粉置于混合液中,搅拌,300℃高温蒸煮混合液,1小时候,过滤,取出矿渣微粉,与胶泥混合搅拌,再加入50%份量的水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料;

将混合料经振动成型得到砖坯,砖坯常温养护后得到矿渣微粉免烧砖;

具体步骤如下:

取改性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至85℃,然后滴加丙烯酸、环氧氯丙烷和对苯二酚的混合液,搅拌反应4-5小时,得到预制物a;

取滑石粉加入反应釜中,边搅拌抽真空边加热至130℃并保温1h;然后冷却至80℃,向反应釜中滴加二氧化钛边搅拌边保温,滴加完毕后逐步升温至90℃并保温2小时,冷却出料,得到预制物b;

预制物a和预制物b放入蒸馏装置内,采用真空泵进行真空排气,使得蒸馏装置的真空度达到约0.6-1pa,开启加热装置分别加热加热部件以及凝缩部件,使得加热部件的温度保持在550-600℃,凝缩部件的温度保持在320-340℃,持续真空蒸馏5-6小时;

真空蒸馏结束后,收集蒸馏液,加入固化剂、硅烷偶联剂,搅拌5~6分钟,然后加入石英砂和液态低分子量聚酰胺,搅拌20~22分钟,再加入硅丙树脂乳液,搅拌9~10分钟,最后加入增稠剂,再搅拌10~12分钟,然后灌装入桶,沉淀,收集上方液体,得到混合液;

将云母粉,石英粉,碳化硅粉,二氧化锆粉和软质粘土粉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得混合粉;

将沉淀后的固体收集,与混合粉混合,加入去杂后的淤泥,不断搅拌,加入1倍量的水分,进行加热,300℃温度下,加热2分钟后,加入聚氨酯胶黏剂,搅拌3-5分钟,混合均匀得到胶泥,

将矿渣微粉置于混合液中,搅拌,300℃高温蒸煮混合液,1小时候,过滤,取出矿渣微粉,与胶泥混合搅拌,再加入50%份量的水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料;矿渣微粉与胶泥的比例为9:1;

将混合料经振动成型得到砖坯,砖坯常温养护后得到矿渣微粉免烧砖。

上述步骤中各组分含量分别为:改性环氧树脂12份、丙烯酸6份、环氧氯丙烷15份、对苯二酚9份、滑石粉8份、甲苯二异氰酸酯6份、固化剂11份、硅烷偶联剂6份、石英砂26份、液态低分子量聚酰胺19份、硅丙树脂乳液30份、增稠剂5份、云母粉15份、石英粉15份、碳化硅粉15份、二氧化锆粉和软质粘土粉15份、淤泥6000份、聚氨酯胶黏剂60份。

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乙二醇35份、己二酸80份、乙酸乙酯2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30份、乙酸丁酯25份、三羟甲基丙烷7份、聚酯7份。

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聚己二酸-乙二醇的制备包括

⑦将乙二醇投入到反应釜中,加温搅拌,同时加入己二酸,逐步升温,2小时内升温到200℃;

⑧当酸值达到35mgkoh/g时,减压反应釜,减压至0.05mpa,出水8小时;

⑨当酸值达到15mgkoh/g时,减压反应釜,减压至0.5mpa,控制酸值2mgkoh/g时出料。

改性聚酯的制备包括

⑤于反应釜中投入5份乙酸丁酯,搅拌半小时,加入聚酯,加热至60℃,再加入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

⑥升温至100-120℃,加入乙酸乙酯,混合溶解。

改性异氰酸酯的制备包括

⑨在反应釜中加入余下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余下的乙酸丁酯,搅拌;

⑩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

加热升温至70℃,加热1小时;

冷却至室温。

制备完成后,将改性聚酯和改性异氰酸酯混合,比重为100:20-50,加入聚己二酸-乙二醇,升温至190℃,加热时长1小时,浓缩成60份,即可得到高粘合强度的聚氨酯胶黏剂。

份为重量份。

对比现有的矿渣免烧砖,相比,强度和抗渗水性进行对比,如下:

数据可知,凝固速度加快,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海水浸蚀性能,特别适用于抗海水工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