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生物肥料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293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肥料发酵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发生物肥料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生物肥都以有机质为基础,然后配以菌剂和无机肥混合而成。为广泛改善这种一般性和传统性的状况,生物肥料产品则远远超越了现有概念。其将扩大至既能提供作物营养,又能改良土壤;同时还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即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分解和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除莠剂以及石油化工等产品的污染物,并同时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

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近年来,由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存。因此,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看,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发酵的过程都有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分裂旺盛。这样就需要外界干预发酵温度,现有的发酵罐都是通过罐内设加热器进行加热,受热不均匀,且消耗大量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生物肥料发酵系统,其通过采用新的结构,实现了均匀加热和节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若干发酵罐、太阳能热水机构、保温池、太阳能发电机构、供水机构、控制机构;

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加料口、出料口、搅拌机构,所述罐体为双层机构,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保温池相连,所述罐体内壁上固定设有播撒器;

所述太阳能热水机构与保温池相连,并将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运送至保温池内;所述保温池内设有循环泵;

所述供水机构与保温池相连,对保温池中的循环水进行补充;

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发酵罐顶部,并分别与循环泵、搅拌机构、控制机构相连;所述发酵管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保温池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热水机构包括集热板、支架;所述集热板由若干并排设置的真空管组成,所述集热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若干搅拌叶片组,所述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轴,所述搅拌叶片组套接在所述驱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跟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循环泵、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播撒器为竖直设置,且长度不小于罐体的高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播撒器设置于所述加料口一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罐体的上侧,所述进水位于所述罐体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还包括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管路设有三通,供水机构通过三通与进水口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双层罐体内通入热水,加热均匀;

2.直接采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比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进行加热效率更高;

3.整个系统均采用太阳能供电,更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发酵罐;11、罐体;12、加料口;13、搅拌机构;131、驱动电机;132、驱动轴;133、搅拌叶片组;134、变频器;14、出料口;15、播撒器;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出水口;18、进水口;

2、太阳能热水机构;21、集热板;22、支架;

3、保温池;31、循环泵;32、第二温度传感器;33、三通;

4、太阳能发电机构;41、太阳能电池板;42、逆变器;43、蓄电池;

5、供水机构;

6、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一种太阳能生物肥料发酵系统该系统,如附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若干发酵罐1、太阳能热水机构2、保温池3、太阳能发电机构4、供水机构5、控制机构6;

生物肥料在所述发酵罐1内完成发酵,所述发酵罐1包括罐体11、加料口12、出料口14、搅拌机构13,所述罐体11为双层机构,外层为温水加热层,内腔为发酵空间;所述罐体11上设有进水口18和出水口17,所述进水口18和所述出水口17分别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保温池3相连,所述罐体11内壁上固定设有播撒器15,所述播撒器15用于播撒微生物菌种;

所述太阳能热水机构2用于加热循环水,所述太阳能热水机构2与保温池3相连,并将循环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运送至保温池3内;所述保温池3内设有循环泵31;所述循环水通过所述循环泵31在保温池3和发酵罐1之间进行循环,再循环的过程中对生物肥料进行加热;

所述供水机构5与保温池3相连,对保温池3中的循环水进行补充和调节所述保温池3内循环水的温度;

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4用于产生电能,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4设置于所述发酵罐1顶部,并分别与循环泵31、搅拌机构13、控制机构6相连;所述发酵管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6;所述保温池3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2;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2分别与控制机构6相连;

所述第一传感和第二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控发酵罐1内和保温池3内的温度,然后将监测到的数据反馈到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根据反馈数据对系统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水机构2包括集热板21、支架22;所述集热板21由若干并排设置的真空管组成,所述集热板21设置在所述支架22上。支架22用于支撑集热板21,所述集热板21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加热循环水。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13包括驱动电机131、驱动轴132、若干搅拌叶片组133,所述驱动电机131连接驱动轴132,所述搅拌叶片组133套接在所述驱动轴132上。搅拌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31带动搅拌叶片组133。

为了方便对搅拌速度进行控制,所述搅拌机构13还包括变频器134,所述变频器134跟所述控制机构6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4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1和逆变器4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1连接所述逆变器42,所述逆变器42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机构6、循环泵31、驱动电机131。

为了方便菌种能够全面播撒到发酵罐1内,所述播撒器15为竖直设置,且长度不小于罐体11的高度的一半。

为方便向所述播撒器15内添加菌种,所述播撒器15设置于所述加料口12一侧。

为了能有一个很好的循环效果,所述出水口17位于所述罐体11的上侧,所述进水口18位于所述罐体11的下侧。

为了方便阴天或者晚上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同样能处于工作状态,该系统还包括有蓄电池43,所述蓄电池43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41和逆变器42相连。

为了对发酵罐1内部进行急剧降温,应对突发状况。所述循环管路设有三通33,供水机构5通过三通33与进水口18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