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5413发布日期:2018-08-29 01:3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和玻璃工艺在智能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设置有盲孔的玻璃制作智能设备面板变成了智能设备制造业的潮流,但由于玻璃表面正常都为镜面反射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看不清楚里面的内容,且容易滑动,对使用者造成一些不便,而市场上大多的解决方案是在盲孔玻璃上加上防眩光贴膜来解决手机玻璃面板光反射的技术问题,但是贴膜会因为玻璃表面存在盲孔而使得膜层与玻璃之间存在空隙,导致了膜层稳定性下降甚至脱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用于解决传统通过贴膜方式解决玻璃防眩光问题时由于玻璃表面存在盲孔而使得膜层与玻璃之间存在空隙,导致了膜层稳定性下降甚至脱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包括:玻璃基材和防眩光层;

所述玻璃基材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盲孔;

所述玻璃基材的第一端面的表面上设置有防眩光层。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层为AG抗眩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玻璃基材与所述防眩光层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盲孔为通过蚀刻工艺形成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防眩光层为通过蚀刻工艺形成的玻璃膜层。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包括:玻璃基材和防眩光层;所述玻璃基材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玻璃基材的第一端面的表面上设置有防眩光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盲孔玻璃与防眩光玻璃的特点结合到同一玻璃基材上,得到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解决了传统通过贴膜方式解决玻璃防眩光问题时由于玻璃表面存在盲孔而使得膜层与玻璃之间存在空隙,导致了膜层稳定性下降甚至脱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用于解决传统通过贴膜方式解决玻璃防眩光问题时由于玻璃表面存在盲孔而使得膜层与玻璃之间存在空隙,导致了膜层稳定性下降甚至脱落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包括:玻璃基材1和防眩光层2;

玻璃基材1的第一端面设置有盲孔3;

需要说明的是,先利用蚀刻工艺对玻璃基材1进行盲孔3的制作,用抗酸保护膜对玻璃基材1局部表面进行保护,从而使局部不被蚀刻,形成盲孔3;

其中,盲孔3为玻璃基材表面凹陷进去且不穿透的孔。

玻璃基材1的第一端面的表面上设置有防眩光层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蚀刻工艺对经过盲孔制作的玻璃基材1中需要防眩光处理的部分进行AG制作,通过AG层实现将光由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利用AG层的结构特性使光反射出来变得不定向的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

进一步地,防眩光层2为AG抗眩保护层。

进一步地,玻璃基材1与防眩光层2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盲孔3为通过蚀刻工艺形成的凹槽。

进一步地,防眩光层2为通过蚀刻工艺形成的玻璃膜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盲孔玻璃与防眩光玻璃的特点结合到同一玻璃基材上,得到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解决了传统通过贴膜方式解决玻璃防眩光问题时由于玻璃表面存在盲孔而使得膜层与玻璃之间存在空隙,导致了膜层稳定性下降甚至脱落的技术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眩光加盲孔的一体式玻璃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