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松果状的ZnO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5275发布日期:2018-11-16 23:4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zno纳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类松果状的zno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锌(zno)是一种典型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zno晶体在室温下带隙宽度高达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在紫外波段具有强的自由激子跃迁发光,且具有化学稳定性、近紫外发射、生物无毒性等特性,使其在光催化、光电、光伏和传感器等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zno材料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zno纳米材料,例如zno纳米点、zno纳米球、zno纳米柱、zno纳米花等等。zno纳米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量子效应、局域表面限制效应等突出的优点,因此,zno纳米材料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在催化和气敏传感当中,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和检测效率。对于zno纳米球而言,如果可以进一步增大其比表面积,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其突出的催化和气敏传感特性。

纳米zno晶体作为染料敏化电池(dscs)电极材料的报道在近年来激增。然而,如何提高zno电极的最高光电转化率(pce),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其中,通过制备不同微观几何形状的纳米zno晶体作为电极材料,是研究提高pce值的主要策略。同时,若纳米zno结构单元晶体进一步自组装以制备多级结构的zno晶体,其宏观结构尺度与光波长相近,将对光波具有很强的散射能力,从而可提高光电子的捕获量;并且其微观结构纳米尺度的zno晶体又增加了对染料的附着面积,因此这种多级结构的zno晶体将具有较高的pce值。例如,ko等(nanoletters,11,666,2011)将在掺氟导电玻璃(fto)基片上,通过水热法是zno纳米线重复多次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附着的zno量子点种子上生长,制备出了类似于树木的多级结构zno纳米线,并检测得到其最高染料敏化光电转化效率为2.63%,这比一级结构的zno纳米线的光电转化效率高出了五倍。zhang等(angew.chem.int.ed.,120,2436,2008)将锌盐在多元醇介质中高温水解,制得了由纳米zno颗粒自主装而成的亚微米尺度的多级结构zno微球;他们将该zno微球涂覆在fto基片上,然后负载染料制得光电转化电极,测得了该电极的最大pec值为5.4%。saito等(energ.environ.sci.,1,280,2008)将直径为20nm的商用纳米zno颗粒分散在乙醇/水/醋酸的混合溶剂中,并将其刮涂在fto基片上制得由纳米zno颗粒堆砌而成的具有多级结构的zno薄膜,该zno电极的最大pec值经测定达6.58%。memarin等(angew.chem.int.ed.,50,12321,2011)对saito等的工作做了改进,他们首先通过喷雾热解法在fto表面形成一层致密zno薄膜,然后再采用saito等的方法将直径为20nm的商用纳米zno颗粒刮涂在致密zno薄膜上,制得由纳米zno颗粒堆砌成的zno亚微米微球层和致密zno薄膜层的电极,该电极的最高pec值达到了7.5%。

这种具有纳米微结构和微米宏观结构的多级结构zno晶体,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然而其制备方法却较为复杂,通过简单方法一步制备出具有上述多级结构zno晶体的文献报道较少。最近,liu等(chem.mater.,19,5824,2007)采用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保护剂、硝酸锌为锌源,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由花朵形zno结构单元构建的中空zno微球。但是,该方法合成的多级结构zno微球尺寸度在20μm左右,其次zno结构单元在500nm左右。由于该微球尺度过大将对光的散射效果不会很好,同时其次级结构尺度也较大从而对染料的附着量也不会很高,可以预想由其制备的电极材料将不会有较高的pec值。zhang等(ind.eng.chem.res.,50,13355,2011)利用微型多孔膜分离设备,制备了尺度在10μm左右的由片层纳米zno颗粒自组装而成的zno微球,也存在多级结构,但是其宏观尺寸过大、且制备工艺复杂,用于光电转化电极材料优势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类松果状的zno纳米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制备的zno纳米微球的尺寸可控,分布均与性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类松果状的zno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混合溶液的制备,将造孔剂、掺杂剂、醋酸锌按照质量比为0.5-2:10-50:100的比例加入到溶剂中,在60-100℃下磁力搅拌60-120min,得到澄清的前驱体混合溶液;

2)、前驱体薄膜的制备,将基板放置在加热电板上,并加热到100-250℃,使用喷枪,将步骤1)制备好的前驱体混合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均匀喷到基板上,乙二醇迅速挥发,基板上只保留下前驱体薄膜;

3)、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的制备,将步骤2)制备的前驱体薄膜为转移到箱式退火炉中,从室温开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60-120min,然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350℃,保温30-60min;接着,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500℃,保温30-120min,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

进一步的,步骤1)中造孔剂为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掺杂剂为氯化锂(licl),溶剂为乙二醇。

进一步的,步骤2)中,喷枪的压强为5mpa,喷雾20-240s。

进一步的,步骤3)中,在350℃保温阶段,造孔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逐步团聚,从而形成纳米微孔,在350℃升温至500℃过程中,醋酸锌、造孔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从微球中分离出来,帮助形成孔道,同时,掺杂剂为氯化锂(licl)中cl离子会以气体的形式分离出来,帮助形成更多的孔道;在500℃保温阶段,前驱体会完全分解掉,并促进微球结晶,从而获得结晶状态良好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的应用,该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可应用于催化降解、光电探测器、气敏探测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备设备成熟,工艺简单,方便规模化生产;

2、本发明通过准确控制制备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温度,以及利用醋酸锌、造孔剂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从微球中分离出来,帮助形成孔道,同时,通过利用掺杂剂为氯化锂(licl)中cl离子会以气体的形式分离出来,帮助形成更多的孔道,制备的微球的尺寸可控,孔道分布均匀;

3、本发明制备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催化降解、光电探测器、气敏探测器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的sem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的x射线衍射图谱(xrd);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的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吸收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的光电探测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的气敏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类松果状的zno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混合溶液的制备,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氯化锂(licl)、醋酸锌按照质量比为0.5:20:100的比例加入到10ml乙二醇中,在60℃下磁力搅拌60min,得到澄清的前驱体混合溶液;

2)、前驱体薄膜的制备,将基板放置在加热电板上,并加热到200℃,使用喷枪,将步骤1)制备好的前驱体混合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均匀喷到基板上,乙二醇迅速挥发,基板上只保留下前驱体薄膜,其中,喷枪的压强为5mpa,喷雾30s;

3)、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的制备,将步骤2)制备的前驱体薄膜为转移到箱式退火炉中,从室温开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60min,然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350℃,保温30min;接着,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500℃,保温30min,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

在350℃保温阶段,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逐步团聚,从而形成纳米微孔,在350℃升温至500℃过程中,醋酸锌、造孔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从微球中分离出来,帮助形成孔道,同时,掺杂剂为氯化锂(licl)中cl离子会以气体的形式分离出来,帮助形成更多的孔道;在500℃保温阶段,前驱体会完全分解掉,并促进微球结晶,从而获得结晶状态良好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该微球的sem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zno纳米微球分散较为均匀,且呈现类松果状;从图2中可以看出,尖锐的zno衍射峰说明li掺杂zno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从图3中可以看出,经0.5小时催化降解之后,亚甲基蓝的浓度大幅度降低,由此可以说明,li掺杂zno纳米微球具有显著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实施例2

一种类松果状的zno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混合溶液的制备,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氯化锂(licl)、醋酸锌按照质量比为0.5:25:100的比例加入到15ml乙二醇中,在80℃下磁力搅拌60min,得到澄清的前驱体混合溶液;

2)、前驱体薄膜的制备,将基板放置在加热电板上,并加热到200℃,使用喷枪,将步骤1)制备好的前驱体混合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均匀喷到基板上,乙二醇迅速挥发,基板上只保留下前驱体薄膜,其中,喷枪的压强为5mpa,喷雾60s;

3)、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的制备,将步骤2)制备的前驱体薄膜为转移到箱式退火炉中,从室温开始,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00℃,保温80min,然后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350℃,保温40min;接着,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500℃,保温60min,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类松果状zno纳米微球;

在350℃保温阶段,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逐步团聚,从而形成纳米微孔,在350℃升温至500℃过程中,醋酸锌、造孔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从微球中分离出来,帮助形成孔道,同时,掺杂剂为氯化锂(licl)中cl离子会以气体的形式分离出来,帮助形成更多的孔道;在500℃保温阶段,前驱体会完全分解掉,并促进微球结晶,从而获得结晶状态良好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

实施例3

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应用于光电探测器

在实施例1制备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上继续外延生长au电极,从而制备得到光电探测器,具体为:使用掩膜板和电子束蒸发金属au电极,经过退火处理形成欧姆接触和肖特基结,该光电探测器包括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和金属au电极,其结构如图4所示,所制备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光电探测器在1v偏压下,暗电流仅为31.2pa,并且器件在1v偏压下,最大值达到了0.89a/w。

实施例4

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应用于气敏传感器

在实施例1制备的类松果状的li掺杂zno纳米微球上继续外延生长pt电极,从而制备成光电探测器,具体为:使用掩膜板和电子束蒸发金属pt电极,经过退火处理形成欧姆接触和肖特基结,该光电探测器结构如图5所示,其探测精度高,对乙醇可达5ppm,相应时间为6s。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