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77843发布日期:2018-11-16 23:5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普遍具有轻质、隔热、耐热、耐蚀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过滤、催化、吸音、气敏及人工骨等领域。与氧化物基多孔陶瓷相比,多孔si3n4陶瓷强度高、介电常数低且稳定,在军事电子工业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有应用前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

多孔陶瓷的制备有添加造孔剂法、模板复制法、发泡法、颗粒堆积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添加造孔剂法、模板复制法、发泡法、溶胶凝胶法均需要另外添加造孔剂、模板、发泡剂、引发剂、催化剂等有机试剂使成型工艺复杂,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增多,增加了生产成本。采用现有方法制备的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均存在一些缺陷,有些由于产品中存在未反应的硅粉导致陶瓷的耐蚀性及耐热性较差,有些产品抗弯强度较低,有些存在烧结温度较高、制备工艺复杂及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烧结温度较低,获得的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气孔率高且断裂韧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称取氮化硅粉体30~60%、碳化硅粉体15~40%、改性二氧化钛6~15%、稀土氧化物2~5%及结合剂3~6%备用;

2)先将氮化硅粉体、碳化硅粉体、改性二氧化钛与稀土氧化物混合后,再加入结合剂混合均匀,干压成型得到素坯;

3)将素坯在氮气气氛下以1~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500~1650℃,保温2~10小时,烧结过程中始终通入流动氮气,最后随炉冷却,即获得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

其中,所述改性二氧化钛主要由二氧化钛、椰壳粉与羟甲基纤维素制备得到。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氧化钛与羟甲基纤维素溶于醇溶剂中,然后加热至40~50℃搅拌混合均匀,即可获得混合液;

2)将椰壳粉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液搅拌混合后干燥,再在氮气气氛下450~650℃进行焙烧3~5h,冷却至室温,粉磨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钛与所述羟甲基纤维素的质量之比为1:0.03~0.06,所述二氧化钛与所述椰壳粉的质量之比为1:0.1~0.3。

作为优选,所述醇溶剂选自乙醇、丙醇与丁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优选,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钇。

作为优选,所述结合剂为树脂或者聚乙二醇。

作为优选,干压成型压力为6~18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主要由二氧化钛、椰壳粉与羟甲基纤维素制备得到的改性二氧化钛作为烧结助剂,能够有效地降低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制备出断裂韧性高的氮化硅陶瓷材料。

本发明中的改性二氧化钛中以椰壳粉参与作为改性剂,其能够显著减少晶界氧化物含量,还提高陶瓷气孔的开孔率。

本发明制备的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开孔率为52~60%,断裂韧性为12.1~13.6mpa·m1/2,抗弯强度达到52.5~65.1mpa。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氧化钛与羟甲基纤维素溶于乙醇中,然后加热至40℃搅拌混合均匀,即可获得混合液;

2)将椰壳粉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液搅拌混合后干燥,再在氮气气氛下650℃进行焙烧3h,冷却至室温,粉磨即可。二氧化钛与羟甲基纤维素的质量之比为1:0.03,二氧化钛与椰壳粉的质量之比为1:0.1。

实施例2

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氧化钛与羟甲基纤维素溶于丁二醇中,然后加热至50℃搅拌混合均匀,即可获得混合液;

2)将椰壳粉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液搅拌混合后干燥,再在氮气气氛下450℃进行焙烧5h,冷却至室温,粉磨即可。二氧化钛与羟甲基纤维素的质量之比为1:0.06,二氧化钛与椰壳粉的质量之比为1:0.3。

实施例3

一种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称取氮化硅粉体40%、碳化硅粉体35%、实施例1的改性二氧化钛15%、氧化钇4%及聚乙二醇6%备用;

2)先将氮化硅粉体、碳化硅粉体、改性二氧化钛与氧化钇混合后,再加入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干压成型得到素坯;

3)将素坯在氮气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600℃,保温8小时,烧结过程中始终通入流动氮气,最后随炉冷却,即获得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

本实施例制备的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开孔率为60%,断裂韧性为12.1mpa·m1/2,抗弯强度达到65.1mpa。

实施例4

一种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称取氮化硅粉体60%、碳化硅粉体29%、改性二氧化钛6%、氧化钇2%及树脂3%备用;

2)先将氮化硅粉体、碳化硅粉体、改性二氧化钛与氧化钇混合后,再加入树脂混合均匀,干压成型得到素坯;

3)将素坯在氮气气氛下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500℃,保温10小时,烧结过程中始终通入流动氮气,最后随炉冷却,即获得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

本实施例制备的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开孔率为52%,断裂韧性为12.1mpa·m1/2,抗弯强度达到52.5mpa。

实施例5

一种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称取氮化硅粉体40%、碳化硅粉体40%、实施例2的改性二氧化钛9%、氧化钇5%及聚乙二醇6%备用;

2)先将氮化硅粉体、碳化硅粉体、改性二氧化钛与氧化钇混合后,再加入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干压成型得到素坯;

3)将素坯在氮气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650℃,保温2小时,烧结过程中始终通入流动氮气,最后随炉冷却,即获得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

本实施例制备的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开孔率为57%,断裂韧性为12.9mpa·m1/2,抗弯强度达到62.1m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算,称取氮化硅粉体30~60%、碳化硅粉体15~40%、改性二氧化钛6~15%、稀土氧化物2~5%及结合剂3~6%备用;2)先将氮化硅粉体、碳化硅粉体、改性二氧化钛与稀土氧化物混合后,再加入结合剂混合均匀,干压成型得到素坯;3)将素坯在氮气气氛下以1~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到1500~1650℃,保温2~10小时,烧结过程中始终通入流动氮气,最后随炉冷却,即获得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其中,改性二氧化钛主要由二氧化钛、椰壳粉与羟甲基纤维素制备得到。该制备方法烧结温度较低,获得的多孔氮化硅‑碳化硅复合陶瓷气孔率高且断裂韧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章波;郭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元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