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助熔功能的浮法玻璃熔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2264发布日期:2018-11-16 23:3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助熔功能的浮法玻璃熔窑。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造领域,玻璃配合料的熔化是在玻璃熔窑中进行的,传统的浮法玻璃熔窑是采用横火焰喷枪将重油或者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熔窑内配合料表面喷出燃烧,使玻璃配合料加热熔化。由于采用在配合料表面加热的方法,导致玻璃制造的平均热耗是玻璃制造理论能耗的3倍以上,使玻璃窑炉的热能利用率只有40%左右,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玻璃熔窑排放烟气中含有大量的NOx,SOx,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并且容易在玻璃液中产生气泡从而影响到玻璃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熔窑来解决现有熔窑热能利用率、生产效率低、烟气排放量大和玻璃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电助熔功能的浮法玻璃熔窑,用于解决现有现有熔窑热能利用率、生产效率低、烟气排放量大和玻璃质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电助熔功能的浮法玻璃熔窑,包括窑体、加热小炉、烟道和电极;加热小炉对称均匀设置在窑体的左右两侧,烟道设置在加热小炉的外侧,电极设置在窑体的底部;所述的窑体下部为支撑架,支撑架上前部熔池,后部设置有连接流道;所述的熔池下部为熔化玻璃的箱体,熔池的上部设置有上盖,熔池的左右两侧对称均匀设置有小炉安装孔,熔池底面与两侧加热小炉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前数第一排和后数第三排设置有电极安装孔,电极安装孔上部对应的熔池底面铺设有电极砖,电极砖高度为260-350mm,电极砖上设置有与电极安装孔等径的通孔,熔池的前部设置有加料口,熔池的后部下面设置有出料孔,出料孔后部设置有连接流道,熔池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的电极为圆柱形结构,电极由正极棒和负极棒两个构成一组,电极的上端面高于电极砖的上面,电极的外圆与熔池底部电热电极安装孔和电机砖通孔配合连接,电极的每排设置组数由公式n=D/15d 算出,其中D代表熔化窑的内侧宽度,d 代表电极的直径,n代表电热电极的组数,前排设置的电极的每组输出功率为0.2-0.8 KW,后排设置的电极的每组输出功率为1.2-3.5KW,每组电极配置独立的变压器和控制单元。

所述的加热小炉上部为横向设置的锥筒形加热管,加热管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火焰喷射枪,加热管大直径端与烟道上部连接,小直径端设置在窑体熔池的两侧的小炉安装孔内,加热管由耐火材料制成。

所述的烟道上部为管形结构,外侧下部设置有进气道和排烟道,进气道和排烟道的中间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中间设置有切换板,转轴的前端设置有切换柄,切换柄的端头设置有气缸,气缸的尾部通过固定轴与烟道外壁的前部连接,所述的烟道均由耐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电助熔功能的浮法玻璃熔窑通过在玻璃熔化窑的底部设置电极对熔化窑内玻璃配合料下部进行辅助加热,大大的缩短了玻璃配合料的熔化时间,改善玻璃熔液在熔窑内的对流状态,提高玻璃配合料熔化指数,有利于玻璃熔液中气泡的排出和均匀性的提高,从而提高玻璃产质量,同时降低了有害烟尘的排放,给企业创造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熔池,2、加料口,3、电极砖, 4、上盖,5、火焰喷射枪,6、加热管,7、烟道,8、排气道,9、切换柄,10、进烟道,11、切换板,12、支撑架,13、电极,14、出料孔,15、玻璃熔液,16、气缸,17、连接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电助熔功能的浮法玻璃熔窑,包括窑体、加热小炉、烟道7和电极;所述的窑体下部为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前部为熔池,后部设置有连接流道17;所述的熔池1下部为熔化玻璃的箱体,熔池1的上部设置有上盖4,熔池1的左右两侧对称均匀设置有小炉安装孔,熔池1底面与两侧加热小炉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前数第一排和后数第三排设置有电极安装孔,电极安装孔上部对应的熔池1底面铺设有电极砖3,电极砖3高度为260mm-350mm,电极砖3上设置有与电极安装孔等径的通孔,熔池1的前部设置有加料口2,熔池1的后部下面设置有出料孔14,出料孔14后部设置有连接流道17,熔池1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的电极13设置在熔池的底部,电极13为圆柱形结构,电极13由正极棒和负极棒两个构成一组,电极13的上端面高于电极砖3的上面,电极13的外圆与熔池1底部电热电极安装孔和电机砖3通孔配合连接,电极3的每排设置组数由公式n=D/15d 算出,其中D代表熔化窑的内侧宽度,d 代表电极的直径,n代表电热电极的组数,前排设置的电极13的每组输出功率为0.2-0.8 KW,后排设置的电极13的每组输出功率1.2-3.5KW,每组电极13配置独立的变压器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变压器输出的功率;所述的加热小炉对称均匀设置在窑体的左右两侧,加热小炉上部为横向设置的锥筒形加热管6,加热管6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火焰喷射枪5,加热管6大直径端与烟道7上部连接,小直径端设置在窑体熔池1两侧的的小炉安装孔内,加热管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的烟道7设置在加热小炉的外侧,烟道7上部为管形结构,外侧下部设置有进气道10和排烟道8,进气道10和排烟道8的中间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中间设置有切换板11,转轴的前端设置有切换柄9,切换柄9的端头设置有气缸16,气缸16的尾部通过固定轴与烟道7外壁的前部连接,所述的烟道7均由耐火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首先把玻璃配合料通过熔池1前端的加料口2注入到熔池内并摊铺均匀,之后启动熔池1一侧的加热小炉上火焰喷射枪5对熔池1内进行火焰喷射加热,同时控制加热一侧烟道7上气缸16驱动切换板11成进气道10进气 位置,并同时启动另一侧烟道7上气缸16驱动切换板11成排烟道8并排烟尘,启动熔池1底部的电加热棒13对玻璃配合料进行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切换成另一侧加热小炉工作,并同时对左右烟道7下部的的进气道10和排烟道8进行切换板切换,继续加热,直到完成对配合料的熔化,熔化成玻璃熔液15从出料孔14后边的连接流道17流入到后边的储料设备内供下道工序使用,从而完成整个加热熔化过程。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