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6817发布日期:2019-01-13 17:5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盖板热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弯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显示领域曲面显示屏幕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而3D玻璃盖板是曲面显示屏幕的必不可少的部件。

而热弯设备则是现有3D玻璃盖板的加工工艺中必须的设备之一。但是采用现有热弯设备对玻璃进行热弯时,往往会出现玻璃盖板不同部位受热不均匀,使玻璃盖板易碎裂等问题;玻璃盖板难以精确控制热弯形状,热弯温度难以准确控制;现有玻璃盖往往需要玻璃盖板完全受热软化之后,通过机械设备热压的方式对玻璃盖板进行热弯,造成玻璃盖板热弯时表面产生较多的麻点和压痕,影响产品质量,给扫光带来较大的困难另外受力不匀,使产品边缘压不到,进而使玻璃盖板合格率低和热弯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目前现有热弯机热弯玻璃盖板时玻璃盖板受热及受力不均匀,且热弯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热弯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弯机,用于将玻璃盖板热弯处理为3D玻璃盖板,其包括加热模组、吸附模具、传动装置和吸气装置,所述加热模组为电磁加热模组,所述传动装置承载加热模组和/或吸附模具使加热模组和吸附模具之间相对移动,所述吸附模具上开设有凹槽以放置玻璃盖板,所述凹槽具有一表面,所述凹槽表面部分与3D玻璃盖板形状一致,所述凹槽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吸气装置与所述吸气孔通过管道连接,用以在所述加热模组工作时,抽取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凹槽表面之间的气体,使所述玻璃盖板热弯形成所需3D玻璃盖板。

优选地,所述凹槽表面包括放置平面、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吸附平面,所述第二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吸附平面之间,所述第一弧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放置平面之间,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弧形相反,所述放置平面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盖板,所述吸气孔均匀分布与所述第二弧面和吸附平面之上,且所述第二弧面和吸附平面共同形成所述3D玻璃盖板一致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加热模组包括加热线圈,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并带动所述加热线圈;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一气缸、承载所述吸附模具的支撑台及连接气缸及支撑台的推杆,所述推杆推动支撑台,并将所述吸附模具推送至所述加热模组中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包括一收容所述吸附模具的中空腔体,所述加热线圈环设于所述中空腔体之上,所述吸附模具置于所述中空腔体中加热。

优选地,所述热弯机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贯穿所述转盘的工位窗口,所述工位窗口上对应承载吸附模具,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加热模组同轴设置,所述转盘旋转并使所述工位窗口依次移动至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所述加热模组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从所述工位窗口穿过并带动其上承载的所述吸附模具移动至所述加热模组。

优选地,所述热弯机包括保护壳,所述加热模组、所述吸附模具、所述传动装置和所述吸气装置收容于所述保护壳之内,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保护气模块,用于向保护壳内充入保护气。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包括叠加设置的上箱体及下箱体,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设有贯穿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传料窗口,所述加热模组和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箱体之内,所述转盘和第二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下箱体之内,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所述吸附模具经所述传料窗口在所述上箱体及所述下箱体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上箱体内设有第四传动装置及与其连接的软质挡板,所述第四传动装置包括气缸或弹性件,所述述软质挡板活动设置于所述传料窗口的一侧或相对两侧,所述第四传动装置带动所述软质挡板转动或平移以开启或封闭所述传料窗口。

优选地,所述热弯机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传料窗口两侧或所述加热模组朝向所述吸附模具的一面,所述固定装置用以固定所述吸附模具。

优选地,所述热弯机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上/卸料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加热模组中,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吸附模具的加热温度,所述上/卸料装置设置于转盘一工位上,其包括机械臂或负压吸附装置,通过夹持或吸附方式在所述吸附模具上放置玻璃盖板和移取3D玻璃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弯机通过将加热模组设置为电磁加热模组,利用高频电磁加热的方式,对吸附模具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且吸附模具受热均匀,进而实现玻璃盖板受热均匀,极好的提高了3D玻璃盖板质量和合格率;同时,通过将吸附模具开设凹槽,可将玻璃盖板设置于所述凹槽上,并在凹槽表面开设吸气孔,并将吸气孔连通吸气装置,可以将玻璃盖板与凹槽之间的气体抽除,使玻璃盖板不同表面上承受不同的气体压力,进而使受热软化的玻璃盖板在气体压力差下热弯形成所需3D玻璃盖板,有效避免玻璃盖板热弯时表面产生较多的麻点和压痕,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方便扫光处理,提升玻璃盖板合格率和降低热弯成本高。

通过控制凹槽表面形状来控制3D玻璃盖板的形状;通过将凹槽设置为第一弧面、第二弧面、放置平面和吸附平面,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弧面和吸附平面的形状以控制玻璃盖板的热弯形状,通过在吸附模具上设有吸气管道并在吸附平面上设置多个吸气通道,可以的抽取玻璃盖板和凹槽之间的气体,进而使玻璃盖板两面之间形成压力差,使玻璃盖板的第一表面上均匀承受压力,最终通过气体压力将受热软化后的玻璃盖压制所述凹槽表面,同时吸附平面上设置多个吸气通道,有效避免了在玻璃盖板上形成孔印,进而提高3D玻璃盖板的质量与合格率;

同时,通过在加热模组设置加热腔,并将加热线圈环设于加热腔上,能够使加热范围小,即只有模具被加热,其余地方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护热弯机其他部件,延长热弯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吸附模具的加热温度,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所述吸附模具和玻璃盖板的加热温度。

通过将加热模组设置为加热线圈,可使加热模组产生高频电磁场,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加热线圈相对吸附模具反复上下移动,可以使吸附模具产生涡流效应,进而使加热速度更快,且吸附模具受热均匀,实现玻璃盖板快速均匀受热,极好的提高了3D玻璃盖板质量和合格率;同时,通过在加热模组设置加热腔,并将加热线圈环设于加热腔上,能够使加热范围小,即只有模具被加热,其余地方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护热弯机其他部件,延长热弯机的使用寿命;通过热电偶测试模具的实际温度,实现对玻璃盖板加热温度的控制。

通过将保护壳设置为上箱体和下箱体,并将加热模组设置于上箱体内,将吸附模具设置于下箱体中,并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置传料窗口,并在传料窗口上设置软质挡板,实现将上箱体密封,并通过在上箱体上设置抽气管道和多个保护气装置,可以将热弯过程置于氮气环境中,能够防止吸附模具在加热时被氧化,同时密闭上箱体也能够有效的节约氮气,降低热弯成本。

通过设置转盘和上/卸料装置以及传动装置能够辅助吸附模具承载玻璃盖板进行热弯处理,提高热弯机的自动化水平,也有效提升热弯机对玻璃盖板的热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热弯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热弯机吸附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玻璃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热弯机吸附模具主视示意图。

图2D是2C中沿Ⅰ-Ⅰ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2E是图2D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A是2C中沿Ⅱ-Ⅱ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3B是2C中沿Ⅲ-Ⅲ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热弯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中吸附模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热弯机的立体结构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中热弯机的转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中热弯机的上/卸料装置与转盘配合关系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热弯机;11、加热模组;12、保护壳;13、传动装置;14、吸附模具;15、转盘;16、水冷装置;17、吸气装置;20、玻璃盖板;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 111、加热线圈;112、加热腔;113、温度检测装置;121、上箱体;122、下箱体;123、保护气装置;124、传料窗口;131、第一传动装置;132、第二传动装置;133、第三传动装置;134、第四传动装置;141、凹槽;142、吸气管道;143、循环水管;144、底板;145、定位杆;150、工位窗口;151、上/卸料位;152、加热位;153、缓冷位; 154、水冷位;1241、软质挡板;1311、第一伺服电机; 1312、第一传动轴;1321、气缸;1322、推杆;1323、支撑台;1324、定位柱;1325、缺口;1411、第一弧面;1412、第二弧面;1413、吸附平面;1414、放置平面;1415、槽口;1421、吸气孔;1431、循环水道;1441、定位孔;113a 红外温度传感器;113b、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弯机10,所述热弯机10用于将玻璃盖板20热弯处理为 3D玻璃盖板(图未示)。所述热弯机10包括加热模组11、保护壳12、传动装置13、吸附模具14和吸气装置17。所述加热模组11、传动装置13、吸附模具14和吸气装置17容置在所述保护壳12内。所述传动装置13分别承载所述加热模组11和吸附模具14,并带动两者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吸附模具14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盖板20,所述加热模组11为电磁加热模组11,即加热模组11以电磁加热方式加热所述吸附模具14。所述吸气装置17连通所述吸附模具14,用于抽取所述吸附模具14中的气体。

请进一步结合图2A和图2B,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模具14具上开设有凹槽141,所述凹槽 141包括表面(图未标)和槽口141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槽141表面部分与3D玻璃盖板的表面形状一致,所述玻璃盖板20受热软化后,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贴合于所述凹槽141的表面上形成3D玻璃盖板;可以理解,所述凹槽 141表面的形状与3D玻璃盖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玻璃盖板20放置于所述槽口1415处,所述玻璃盖板20包括朝向所述凹槽141的第二表面22,以及与第二表面22相对的远离所述凹槽141的第一表面21。所述玻璃盖板20的第二表面 22面积大小适配所述凹槽141的槽口1415的面积;可以理解,当所述玻璃盖板20放置于所述槽口1415处时,所述玻璃盖板20封闭所述槽口1415,进而在所述玻璃盖板20与凹槽141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所述凹槽141的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吸气孔1421,所述吸气装置17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气孔1421,并通过所述吸气孔1421抽取玻璃盖板20与凹槽141之间的气体,进而使玻璃盖板20第一表面21处的气体压力大于所述第二表面22处的气体压力。可以理解,所述玻璃盖板20第一表面21每一点上均匀承受相同大小的气体压力,当所述玻璃盖板20受热软化后,即可被气体压力压向凹槽141的表面上,进而完成玻璃盖板20的热弯处理。

具体的,所述凹槽141的表面包括第一弧面1411、第二弧面1412、吸附平面1413和放置平面1414,所述第一弧面1411设置于放置平面1414和第二弧面1412之间,所述第二弧面1412设置于第二弧面1412和吸附平面1413之间。所述放置平面1414形成所述凹槽141槽口1415处,所述放置平面1414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盖板20。所述第一弧面1411 作为所述玻璃盖板20热弯时的过渡弧面,所述第二弧面 1412弧形与3D玻璃盖板的弧形(图未示)一致,与所述第一弧面1411弧形相反(如图2D和图2E中所述)。所述吸附平面1413所述3D玻璃盖板的平面区域(图未示)一致。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弧面1412和吸附平面1413共同组成与 3D玻璃盖板一致的形状,进而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弧面1412和吸附平面1413的形状控制所述3D玻璃盖板的形状。

请继续参阅图2A,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模具14还包括定位杆145,所述定位杆145设置于所述吸附模具14的第一弧面1411、第二弧面1412和放置平面 1414上,所述定位杆145可以朝向所述凹槽141移动,进而推动盖板玻璃20;同时,所述定位杆145朝向所述凹槽141 的一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弧面1412相同的弧度,且所述定位杆145朝向凹槽141的行程,之多与所述第二弧面形成连续的同一弧度的弧面。当所述玻璃盖板20与所述凹槽141表面的之间的负压小于玻璃盖板20受到的气体压力时,所述定位杆145会推动所述玻璃盖板20精确定位贴合所述吸附模具14的第二弧面1412和吸附平面1413,进而保证实现所述玻璃盖板20的精确定位和精确热弯。可以理解,所述定位杆145在推动玻璃盖板20精确热弯吸附于所述第二弧面 1412和吸附平面1413形成3D玻璃盖板时,所述定位杆145 朝向凹槽141的面与所述3D玻璃盖板贴合,即其与所述第二弧面形成连续的同一弧度的弧面。

请进一步结合图2C和图3A,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热弯机10的不同点在于,在所述吸附模具14远离所述凹槽表面的一面为底板144,所述底板144上设有贯穿所述底板144并向所述吸附模具内部衍生的吸气管道142,所述吸气管道142一端与吸气装置 17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吸气孔1421。

请进一步结合图2C及图3A,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热弯机10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吸附模具1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44之上的循环水管143。每个吸附模具14上至少有两个循环水管143,其一相当于进水管作用,另一相当于出水管作用,且两个循环水管143都由吸附模具14底板144延伸进入所述吸附模具14 内部;同时所述吸附模具14内部还包括多个循环水道1431,冷却水自一循环水管143进入循环水道1431,并有另一循环水管143流出所述循环水道1431。

可以理解,当吸附模具14承载玻璃盖板20完成热弯处理之后,经初步室温冷却之后,冷却水自一循环水管143 进入吸附模具14内的循环水道1431,然后再汇聚至另一循环水道1431后流出吸附模具14,在此持续过程中冷却水对吸附模具14进行了有效的降温,进而实现对热弯处理后的玻璃盖板20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控制进入吸附模具14的冷却水的温度,以及更换冷却介质的方式来控制玻璃盖板20的冷却速率。可以理解,当所述吸附模具14同时设有吸气孔1421和循环水道1431时,所述吸气孔1421与所述循环水道1431互不连通;

请进一步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12上还设有保护气装置123,所述保护气装置 123用于向所述热弯机10保护壳12内充入氮气;可以理解,当所述吸附模具14承载所述玻璃盖板20进入加热模组11 中后,所述热弯机10通过保护壳12上的氮气通道向保护壳 12内充入氮气,以使吸附模具14处于氮气环境中,即可以延长吸附模具14的使用寿命,又以避免杂质落在玻璃盖板上。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弯机10,其与上述实施例中热弯机10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加热模组11包括加热线圈111,所述传动装置 13包括第一传动装置131和/或第二传动装置13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31连接并带动所述加热线圈111,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31进一步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311,以及连接所述加热线圈111与第一伺服电机1311的第一传动轴1312。

进一步地,如图4中所示,所述加热线圈111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312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11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1312带动所述加热线圈111,沿所述吸附模具14 上下移动,从而使承载有玻璃盖板的吸附模具14上下反复通过所述加热线圈111形成的电磁场,进而使承载在所述吸附模具14上的玻璃盖板均匀加热。

在本实施例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装置 132包括一气缸1321、承载所述吸附模具14的支撑台1323 及连接气缸1321及支撑台1323的推杆1322,所述气缸1321 推动所述推杆1322和支撑台1323,并在支撑台1323接触所述吸附模具14后,推送承载有玻璃盖板的吸附模具14上下反复通过所述加热线圈111形成的电磁场,进而使承载在所述吸附模具14上的所述玻璃盖板均匀加热。

请进一步结合图4B和图4C,所述支撑台1323在推杆 1322的推动下逐渐高进并接触所述吸附模具14的底板144,所述底板144设置为矩形,所述支撑台1323和所述底板144 的形状和大小向适配,可以理解,所述底板144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所述支撑台1323对性设置为对应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模具14的底板144上“一”字型排布有循环水管143、吸气管道142和循环水管143,所述底板144近似矩形,所述底板四个边角处设有定位孔 1441,所述支撑台1323形状等同于所述底板144,其四个边角上对应所述底板144定位孔1441设置有定位柱1324,所述定位柱1324与所述定位孔1441大小适配;所述支撑台 1323一边向内凹陷形成近似旋转90°后的“凹”字型缺口1325,其内凹的尺寸大小,刚好适配所述“一”字型排布的循环水管143和吸气管道142。可以理解,所述吸附总局的底板144也可以设置为其它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所述支撑台1323对应设置等同的形状,且设有对应循环水管143和吸气管道142的缺口1325。

在本实施例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 131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32可同时带动所述加热模组11 和吸附模具14移动,从而可实现所述加热模组11和吸附模具14相对位移。

请继续结合图4A,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模组11还包括加热腔112,所述加热腔112包括一收容所述吸附模具14的中空腔体(图未标),所述加热线圈111环设于所述中空腔体之上,可以理解,所述加热线圈111在所述中空腔体中形成可用于对承载在所述吸附模具14上的所述玻璃盖板均匀加热的电磁场。

所述加热腔112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31上靠近并容置所述吸附模具14,从而使承载有玻璃盖板的吸附模具14,进入加热腔112中加热线圈形成的电磁场,进而使所述玻璃盖板均匀加热。

可以理解,所述吸附模具14也可以第二传动装置132 的推动和承载下进入所述加热腔112,进而使所述玻璃盖板均匀加热。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弯机10的加热模组11还包括一温度检测装置113,其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113a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3b;具体的,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113a设置于所述加热模组11加热腔112处,通过红外感温方式实时监测所述加热模组11对所述吸附模具 14的加热温度;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3b设置于所述吸附模具14上,通过接触所述吸附模具14,以实现实时监测所述加热模组11对所述吸附模具14的加热温度。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A,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弯机10,其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热弯机10 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热弯机10还包括一转盘15,所述转盘 15包括多个工位窗口(图未标),所述工位窗口上对应承载吸附模具,用于对其上的吸附模具14进行装料、卸料、冷却等操作,即所述吸附模具14在转盘15上进行加放新的玻璃盖板20,进行热弯后3D玻璃盖板的冷却操作,进行 3D玻璃盖板的卸料操作。

如图5中所示,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32与所述加热模组 11同轴设置,所述转盘15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32与所述加热模组11之间,且所述传动装置13还包括第三传动装置133,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33带动所述转盘15旋转并,从而使所述工位窗口可随着所述转盘15的旋转,依次旋转至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32与所述加热模组11之间。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15工作窗口包括上/ 卸料位151、加热位152、缓冷位153和水冷位154四个工位。所述上/卸料位151、加热位152、缓冷位153和水冷位154 都分别设有可分离的吸附模具14,即,所述吸附模具14 可以放置于转盘15的上述四个工位窗口上,也可以从上述四个工位窗口上分离。

所述吸附模具14承载玻璃盖板20完成热弯处理的过程中,依次经过转盘15的上/卸料位151、加热位152、缓冷位153、水冷位154和上/卸料位151。所述吸附模具14 在上/卸料位151处,进行卸取热弯完成的3D玻璃盖,并被重新放置新的未处理的玻璃盖板20;所述吸附模具14承载玻璃盖板20在加热位152,被推送至上箱体121加热模组11,进行热弯处理,并在完成热弯处理后重新回到加热位152;所述缓冷位153用于室温冷却来自加热位152的3D玻璃盖板;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12还可包括上箱体121和下箱体122,所述上箱体121叠加设于所述下箱体122之上,可以理解,所述上箱体121和下箱体122之间相互独立,所述上箱体121与所述下箱体122共用一箱壁 125,即所述下箱体122和上箱体121为两个可密闭的独立的空间。所述上箱体121与下箱体122之间设有贯穿所述箱壁125的可密闭的传料窗口124,所述加热模组11、保护气装置123和第一传动装置131,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21中,所述加热模组11设置于传料窗口124上方,且与所述传料窗口124同轴设置;所述保护气装置123设置于上箱体121 垂直于所述传料窗口124的壁面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 1311固定于所述上箱体121平行于所述传料窗口124的壁面上;所述吸附模具14和第二传动装置132设置于所述下箱体122中,且所述加热模组11、传料窗口124、吸附模具 14和第二传动装置132自上而下依次同轴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箱体121上设有保护气装置123,用于向所述上箱体121 中充入氮气;所述热弯机10的传料窗口124上还对应设置有软质挡板1241,所述软质挡板1241通过转动轴(图未示) 或滑道(图未示)设置于上箱体121的所述传料窗口124 的一侧,所述传动装置13还包括第四传动装置134,设置为一弹性件(图未示)或气缸(图未示),第四传动装置 134设置于上箱体121传料窗口124一侧,其一端连接所述软质挡板1241上,并带动所述软质挡板1241绕所述传料窗口124转动或平移,以开启或关闭所述传料窗口124,以使所述吸附模具14进入或退出所述上箱体121,同时可将上箱体121形成密闭空间。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软质挡板1241设有两个,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料窗口124相对的两边上,所述第四传动装置134为两组弹片(图未示),所述弹片上箱体121 传料窗口124未设有软质挡板1241的一侧,其一端连接所述软质挡板1241上,并带动所述软质挡板1241绕所述传料窗口124转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传料窗口124。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软质挡板1241设有两个,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料窗口124相对的两边上,所述第四传动装置134为气动手指(图未示),所述气动手指还设有两个分别单独连接软质挡板1241的手指(图未标),所述气缸设置于上箱体121传料窗口124未设有软质挡板1241 的一侧;当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32推动所述吸附模具14靠近所述传料窗口124时,所述第四传动装置134带动所述软质挡板1241,通过平移的方式打开所述传料窗口124;

当所述吸附模具14进入所述加热模组11进行加热时,所述第四传动装置134带动所述软质挡板1241,通过平移的方式闭合所述传料窗口124;当所述玻璃盖板在吸附模具14和加热模组11上热完成3D玻璃盖板后,所述进所述第四传动装置134带动所述软质挡板1241,通过平移的方式打开所述传料窗口124,使所述吸附模具14退出所述上箱体1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弯机10还包括固定装置(图未示),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传料窗口124两侧或所述加热模组11朝向所述吸附模具14的一面,所述固定装置用以固定正在进行加热的吸附模具14。

请参阅图6B,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弯机10还包括一水冷装置16,所述水冷装置16固定设置于所述下箱体122一箱壁上,且其相对设置于所述转盘15水冷位154 之上,其内部可流通冷却剂,用于对来自转盘15缓冷位153 的吸附模具和3D玻璃盖板进行冷却。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弯机10还包括一上/卸料装置(图未示),用于将玻璃盖板20移动至转盘15上/ 卸料位151的吸附模具上,并将热弯处理后的3D玻璃盖板自吸附模具上移取下来。

具体的,所述上/卸料装置设置于负压吸附装置或气动手指,其位置对应设置于所述转盘15上/卸料位151处,进而通过夹持或吸附完成上/卸料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弯机通过将加热模组设置为电磁加热模组,利用高频电磁加热的方式,对吸附模具进行加热,加热速度快,且吸附模具受热均匀,进而实现玻璃盖板受热均匀,极好的提高了3D玻璃盖板质量和合格率;同时,通过将吸附模具开设凹槽,可将玻璃盖板设置于所述凹槽上,并在凹槽表面开设吸气孔,并将吸气孔连通吸气装置,可以将玻璃盖板与凹槽之间的气体抽除,使玻璃盖板不同表面上承受不同的气体压力,进而使受热软化的玻璃盖板在气体压力差下热弯形成所需 3D玻璃盖板,有效避免玻璃盖板热弯时表面产生较多的麻点和压痕,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方便扫光处理,提升玻璃盖板合格率和降低热弯成本高。

通过控制凹槽表面形状来控制3D玻璃盖板的形状;通过将凹槽设置为第一弧面、第二弧面、放置平面和吸附平面,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弧面和吸附平面的形状以控制玻璃盖板的热弯形状,通过在吸附模具上设有吸气管道并在吸附平面上设置多个吸气通道,可以的抽取玻璃盖板和凹槽之间的气体,进而使玻璃盖板两面之间形成压力差,使玻璃盖板的第一表面上均匀承受压力,最终通过气体压力将受热软化后的玻璃盖压制所述凹槽表面,同时吸附平面上设置多个吸气通道,有效避免了在玻璃盖板上形成孔印,进而提高3D玻璃盖板的质量与合格率;

同时,通过在加热模组设置加热腔,并将加热线圈环设于加热腔上,能够使加热范围小,即只有模具被加热,其余地方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护热弯机的其他部件,延长热弯机的使用寿命;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吸附模具的加热温度,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所述吸附模具和玻璃盖板的加热温度。

通过将加热模组设置为加热线圈,可使加热模组产生高频电磁场,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所述加热线圈相对吸附模具反复上下移动,可以使吸附模具产生涡流效应,进而使加热速度更快,且吸附模具受热均匀,实现玻璃盖板快速均匀受热,极好的提高了3D玻璃盖板质量和合格率;同时,通过在加热模组设置加热腔,并将加热线圈环设于加热腔上,能够使加热范围小,即只有模具被加热,其余地方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护热弯机其他部件,延长热弯机的使用寿命;通过热电偶测试模具的实际温度,实现对玻璃盖板加热温度的控制。

通过将保护壳设置为上箱体和下箱体,并将加热模组设置于上箱体内,将吸附模具设置于下箱体中,并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置传料窗口,并在传料窗口上设置软质挡板,实现将上箱体密封,并通过在上箱体上设置抽气管道和多个保护气装置,可以将热弯过程置于氮气环境中,能够防止吸附模具在加热时被氧化,同时密闭上箱体也能够有效的节约氮气,降低热弯成本。

通过设置转盘和上/卸料装置以及传动装置能够辅助吸附模具承载玻璃盖板进行热弯处理,提高热弯机的自动化水平,也有效提升热弯机对玻璃盖板的热弯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