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植物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62779发布日期:2019-05-24 21:5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生物植物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植物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植保剂基本都是通过化学原理来实现各项功能,虽然种类繁多但功能单一。长期使用,多余的化学物质会残留土地,一方面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土地板结,破坏土壤生物结构,长远来看不利于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植物保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植物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

s2,将硅藻土、天然植物材提取液以及微生物复合制剂按照质量比85~88:7.5~8.5:5.5~6.5的比例混合搅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生物植物保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矿物质的微小晶体,可割伤木虱、蚜虫、各类害虫毛孔和皮肤,以利于有益菌群侵入吸收水分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天然植物提取液所散发的特有气味,可以起到防虫的作用。强化植物材料和微生物群对害虫的驱灭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生物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植保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固氮菌群最适合在ph为8.5左右的碱性条件,且温度为20~22℃的生长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有机氮、胺基酸等物质的生长物质。溶磷菌群最适合在ph为9.0左右的碱性条件,且温度为22~24℃的生长环境下繁殖,可溶解无效性磷使其转变成植物能利用的磷素,分泌出的多糖物质可增加土壤之优良物理特性。硝酸菌群其适合于ph6.5左右的微酸性环境下生长,且繁殖温度约在30℃,并可将有毒氨气为硝酸态氮供植物吸收。光合菌群其适合于ph6.0左右的微酸性环境下生长,且繁殖温度约在25℃,并可产生许多的活性有机物质,如维生素b族、叶酸、抗病毒物质和生长促进因子等抗病毒活性物质。乳酸菌群其适合于ph4.0左右的酸性,且生长温度约在35℃,其会分泌乳酸刹菌因子及抑菌分子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酵母菌群其适合于ph5.0左右的酸性,且生长温度约在37℃,其可分泌出促进细胞分裂的丰富的b族维生素、葡萄糖等物质。放线菌群其适合于ph7.0左右的中性环境,且生长温度约在30℃,其可分解腐烂有机物并转化为有利于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并分泌抗生素等活性抑菌物质。生长菌群其适合于中性环境,且生长温度约在26℃,其可分泌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荷尔蒙。

由于上述这8大菌群的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如果配比不当,各种菌群之间会产生相互抑制,使其难以发挥各种菌群的协同作用。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复配出可用于土壤改质的微生物复合制剂,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且8大菌群之间可以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可以显著改善土质,从而可以用于农作物或植物肥料及生物农药。且通过微生物复合制剂制备得到的动物营养液,还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具体如下。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1中,优选的,所述放线菌群、所述固氮菌群、所述光合菌群、所述硝酸菌群、所述乳酸菌群、所述酵母菌群、所述溶磷菌群以及所述生长菌群的质量比为:14:8.5:16:7.3:18:16:7.7:12.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复合制剂。

实施例1-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4:8.5:16:7.3:18:16:7.7:12.5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以空心菜为试验蔬菜,进行土壤栽培,并施用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平均培养温度为25±2℃,在空心菜苗出苗后30天时测定各处理组的植株生长情况,试验3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实施例1-2: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8.3:15.8:7:17.7:15.8:7.5:12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以空心菜为试验蔬菜,进行土壤栽培,并施用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平均培养温度为25±2℃,在空心菜苗出苗后30天时测定各处理组的植株生长情况,试验3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实施例1-3: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4.3:8.8:16.3:7.5:18.2:16.3:8.0: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以空心菜为试验蔬菜,进行土壤栽培,并施用该微生物复合制剂,平均培养温度为25±2℃,在空心菜苗出苗后30天时测定各处理组的植株生长情况,试验3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对比例1-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放线菌群的比例为13.5。

对比例1-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放线菌群的比例为14.5。

对比例1-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氮菌群的比例为8.0。

对比例1-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固氮菌群的比例为9.0。

对比例1-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光合菌群的比例为15.5。

对比例1-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光合菌群的比例为16.5。

对比例1-7: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硝酸菌群的比例为6.5。

对比例1-8: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硝酸菌群的比例为8.0。

对比例1-9: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乳酸菌群的比例为17.0。

对比例1-10: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乳酸菌群的比例为18.5。

对比例1-1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酵母菌群的比例为15.5。

对比例1-1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酵母菌群的比例为16.5。

对比例1-13: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溶磷菌群的比例为7.0。

对比例1-1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溶磷菌群的比例为8.5。

对比例1-15: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长菌群的比例为11.5。

对比例1-1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长菌群的比例为13.5。

对比例1-17: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未施用微生物复合制剂。

对比例1-18: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施用市售的草炭蛭石基质。

表1微生物复合制剂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使用微生物复合制剂栽培的空心菜在鲜重以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微生物复合制剂为空心菜提供了足够的营养,也进一步表明在微生物复合制剂的作用下,营养物质持续释放,提高了基质的肥料,进而促进了空心菜的生长。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微生物复合制剂制备生物植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

s2,将硅藻土、天然植物材提取液以及微生物复合制剂按照质量比85~88:7.5~8.5:5.5~6.5的比例混合搅拌。

在步骤s2中,优选的,将硅藻土、天然植物材提取液以及所述微生物复合制剂按质量比86:8:6的比例混合。另外,所述天然植物材提取液的材料选自除草菊、辣椒、韭菜、黄柏以及雷公藤等混合物的提取液。具体的,所述天然植物材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除草菊、辣椒、韭菜、黄柏以及雷公藤按照重量比1:0.1:0.2:0.2:0.1加入水中煮沸10~20分钟,过滤后待用。

通过矿物质的微小晶体,可割伤木虱、蚜虫、各类害虫毛孔和皮肤,以利于有益菌群侵入吸收水分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天然植物提取液所散发的特有气味,可以起到防虫的作用。强化植物材料和微生物群对害虫的驱灭作用。

试验证明,所述生物植保剂对白菜和玉米进行稀释喷洒,从而可以将白菜和玉米中蚜虫的发病率可以由原来的30.0%以及20%左右分别降到5%以及4%以下。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微生物复合制剂制备植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

s3,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4:5~6:10~11:5.5~6.5:70~80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3~10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0~40摄氏度,得到植物制剂。

在步骤s3中,优选的,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4:5.4:10.2:5.8:74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5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25摄氏度。

所述培养基可以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蜜糖及其混合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植物制剂。

所述植物制剂可有效分解农药残留并同时加大土壤里的阳离子交换量。实验证明,所述植物制剂对有机磷类以及氯氰菊脂类等农药残留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降解。在添加有植物制剂的土壤中进行测试,在加入植物制剂一周后,土壤中的有机磷类可降低30%左右,氯氰菊脂类可降低40%左右;另外,在加入植物制剂一个月后,土壤中的有机磷类可降低60%左右,氯氰菊脂类可降低75%左右。

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植物制剂及上述生物植保剂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每隔48~96小时将所述生物植保剂稀释后对柑橘进行喷洒及灌根,并且同时将所述植物制剂稀释后进行灌根及洗树,并同时施加高效有机肥和液肥,连续操作2~4次;

s5,然后间隔10~20天后将所述生物植保剂稀释后对柑橘进行喷洒及灌根,并且同时将所述植物制剂稀释后进行灌根及洗树;

s6,最后每隔一个月用所述生物植保剂稀释后全面喷洒、并且同时将所述植物制剂稀释后进行灌根。

在步骤s4中,优选的,每隔72小时将所述生物植保剂稀释后对柑橘进行喷洒及灌根,并且同时将所述植物制剂稀释后进行灌根及洗树,并同时施加高效有机肥和液肥,连续操作3次。

在步骤s5中,优选的,间隔15天后将所述生物植保剂稀释后对柑橘进行喷洒及灌根,并且同时将所述植物制剂稀释后进行灌根及洗树。

通过上述方法对试验区柑橘进行试验,其黄龙病发病率可以由原来的10.0%左右降到0.5%以下。另外,柑橘产量由目前平均1500kg/亩,提高至1826kg/亩,提高产量20%以上。除了感染黄龙病时间久,根系基本死亡之外的柑橘,可以基本解决黄龙病的发作。

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微生物复合制剂制备动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放线菌群、固氮菌群、光合菌群、硝酸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溶磷菌群以及生长菌群按照质量比13.8~14.3:8.3~8.8:15.8~16.3:7~7.5:17.7~18.2:15.8~16.3:7.5~8.0:12~13混合均匀形成微生物复合制剂;

s7,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4:5~6:10~11:21~25:110~120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3~10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0~40摄氏度,得到动物营养液。

在步骤s7中,优选的,将微生物复合制剂、培养基、糖、高蛋白以及水按照质量比3.5:5:10:24:115混合后装入搅拌罐装发酵5天,其中,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25摄氏度,得到动物营养液。

本发明实施例获得的动物营养液具有特殊的酸香味,对生猪、肉鸡、牛羊等畜禽动物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促生长能力强,饲料分子结构变小,易吸收。畜禽动物饲喂本产品后,其肠道功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免疫效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具有较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提高生猪、肉鸡等肉质品安全。另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灭杀动物体内的有害病菌,增强畜禽免疫系统抗病性,有效预防各类动物流行病害的发生。实验证明,添加该动物营养液的饲料,3个月猪的体重平均增加8%左右,且发病率降低1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