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98185发布日期:2020-05-01 21:2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舒适性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一个方向,因此,保温隔热材料成为提高舒适性的一种重要材料,好的保温隔热材料能使房子内的温度稳定地保持在一个温度区间内,使房子内的温度变化幅度不会很大;在通过空调等辅助设备将房子内的温度调整到符合人体需求的温度后,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能将此合适温度较长的保留,大大提高了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又能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同时,随着国家推进节能环保的持续深入,建筑节能法规的实施,未来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存在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当今,全球保温隔热材料正朝着高效、节能、薄层、隔热、防水外护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及符合结构保温节能技术的同时,更强调有针对性使用保温绝热材料,按标准规范设计及施工,努力提高保温效率及降低成本。但是现有的材料较昂贵,且保温隔热性能不理想,易受环境气候和墙体变形影响,无法有效地阻止室内外热量传递的屋面及墙面建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通过合理配比,提供一种受环境气候和墙体变形影响小,且能有效地阻止室内外热量传递的屋面及墙面建筑的隔热保温材料,以其该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20-50份、粉煤灰20-50份、橡胶颗粒20-50份、珍珠岩35-60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0-30份、二氧化硅0.1-2份、建筑石膏5-25份、木屑20-50份、聚乙烯醇1-5份、高粘剂凹土10-2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1-1.0份。

其中,高粘剂凹土是利用稀有天然非金属矿--凹凸棒石粘土经过浸泡、研磨、脱水、表面活化、粉碎包裹、调配等工艺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一种高粘度产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20份、粉煤灰20份、橡胶颗粒20份、珍珠岩35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0份、二氧化硅0.1份、建筑石膏5份、木屑20份、聚乙烯醇1份、高粘剂凹土1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1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50份、粉煤灰50份、橡胶颗粒50份、珍珠岩60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30份、二氧化硅2份、建筑石膏25份、木屑50份、聚乙烯醇5份、高粘剂凹土2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1.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35份、粉煤灰35份、橡胶颗粒35份、珍珠岩50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20份、二氧化硅1份、建筑石膏15份、木屑35份、聚乙烯醇3份、高粘剂凹土22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性聚丙烯纤维是由聚丙烯酸酯构成的束状单丝短纤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比重为0.95g/m3,抗拉强度为285mpa。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如上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配方称取原料,备用;将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浆料,放入模具中,静停1-3小时拆模,24小时后进行切割,养护至龄期25-35天,即得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上设有若干突出小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橡胶颗粒、珍珠岩、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二氧化硅、建筑石膏、木屑、聚乙烯醇、高粘剂凹土和改性聚丙烯纤维进行有效配比,通过对原材料的合理选择,制备所得建筑材料的保温层厚度小,无热胀冷缩缝现象,无返潮结露现象,且受环境气候和墙体变形影响小,能有效地阻止室内外热量传递的屋面及墙面建筑,使得屋面及墙面建筑能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满足行业的要求,应用前景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所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提取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提取方法。

实施例1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20份、粉煤灰20份、橡胶颗粒20份、珍珠岩35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0份、二氧化硅0.1份、建筑石膏5份、木屑20份、聚乙烯醇1份、高粘剂凹土1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1份。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如上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配方称取原料,备用;将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浆料,放入设有若干突出小孔的模具中,静停1小时拆模,24小时后进行切割,养护至龄期25天,即得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成品1。

实施例2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50份、粉煤灰50份、橡胶颗粒50份、珍珠岩60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30份、二氧化硅2份、建筑石膏25份、木屑50份、聚乙烯醇5份、高粘剂凹土2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1.0份。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上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配方称取原料,备用;将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浆料,放入设有若干突出小孔的模具中,静停3小时拆模,24小时后进行切割,养护至龄期35天,即得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成品2。

实施例3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水泥35份、粉煤灰35份、橡胶颗粒35份、珍珠岩50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20份、二氧化硅1份、建筑石膏15份、木屑35份、聚乙烯醇3份、高粘剂凹土22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份。

一种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上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的配方称取原料,备用;将各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浆料,放入设有若干突出小孔的模具中,静停2小时拆模,24小时后进行切割,养护至龄期30天,即得所述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成品3。

对比例1

市场外购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记为对比例成品1。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3制得的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成品1-3和对比例成品1分别进行性能测试,如下表1所示。

表1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成品1-3及对比例成品1的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1可知,本发明的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相较于对比例成品1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保温层厚度小,无热胀冷缩缝现象,无返潮结露现象,且受环境气候和墙体变形影响小,能有效地阻止室内外热量传递的屋面及墙面建筑,使得屋面及墙面建筑能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本发明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工艺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