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装置、热弯机构及热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6248发布日期:2020-10-20 17:51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张紧装置、热弯机构及热弯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曲面玻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张紧装置、热弯机构及热弯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车载新型一体化中控显示技术等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曲面屏显示技术因具有时常的外观、优美的造型,故其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广。曲面屏所需3d曲面玻璃作为曲面显示技术最关键一个零件,其对生产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的3d曲面玻璃热弯难度较大,方法复杂,生产效率较低,与之相对应的最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热功耗大、良品率低。当前的加热方法是对模具及玻璃进行整体加热,不需要热弯部分玻璃也必须加热到最高温度,存在热量浪费的问题。另外,当前热弯一般是采用上下模具对压成型,模具形状复杂,开发成本较高,且玻璃因受上下模具挤压成型,导致玻璃质量受模具表面质量、上下模配合精度、模具磨损等影响较大,玻璃质量的稳定性、统一性均难以稳定。

特别是,在上下模对玻璃进行包覆热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玻璃与模具、玻璃与柔性材料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进而使玻璃表面出现滑擦伤质量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张紧装置、热弯机构及热弯机,该张紧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对玻璃进行包覆热弯过程中出现表面滑擦质量缺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驱动单元、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张紧轴及第二张紧轴,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用于固定柔性压件,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同步驱动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反向转动,和/或驱动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相互远离,以用于实现对所述柔性压件的张紧。

可选地,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相互平行,所述张紧装置关于所述第一张紧轴所处直线和所述第二张紧轴所处直线间的中间平行线呈对称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张紧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驱动单元和/或所述第一张紧轴及所述第二张紧轴。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之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滑块部分、分别设置在两个张紧轴两端的两个四连杆机构、及驱动源,每个四连杆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用于与所述安装架铰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滑块部分铰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滑块部分带动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连杆转动,使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转动以卷绕所述柔性压件、且使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相互远离。

可选地,所述滑块部分包括滑杆和滑块,所述滑杆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滑杆。

可选地,所述驱动源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滑块施加远离所述安装架的弹性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张紧轴和所述第二张紧轴的两端均用于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轴其中一端的第一配重部、及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张紧轴其中一端的第二配重部,所述第一配重部包括第一配重块及沿所述第一张紧轴径向布置的第一配重臂,所述第一配重臂通过其两端间的铰接点铰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配重臂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张紧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部包括第二配重块及沿所述第二张紧轴径向布置的第二配重臂,所述第二配重臂通过其两端间的铰接点铰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配重臂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张紧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张紧轴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配重部、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张紧轴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配重部,位于两个张紧轴同一端的所述第一配重部的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二配重部的第二配重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热弯机构,所述热弯机构包括具有成型弧面的凸模、柔性压件、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的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用于向所述柔性压件提供张紧力,以使所述柔性压件保持张紧状态,所述张紧装置与所述凸模中的至少一者能朝向另一者运动,以用于使位于所述张紧装置上的所述柔性压件及所述凸模上的成型弧面能对放置于所述成型弧面上或所述柔性压件上的玻璃进行挤压,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柔性压件加热,以用于使所述玻璃受热弯曲并与所述成型弧面贴合。

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热弯机,所述热弯机包括所述的热弯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单元同步驱动第一张紧轴和第二张紧轴反向转动,和/或驱动第一张紧轴和第二张紧轴相互远离,以用于实现对柔性压件的张紧。在对玻璃进行包覆热弯过程中,因第一张紧轴和第二张紧轴同步转动或相互远离而不会出现因局部摩擦力或者局部阻力过大而导致玻璃与模具、玻璃与柔性压件发生相对滑动,以避免玻璃的表面出现划擦质量缺陷的问题,提高玻璃生产的良品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公开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热弯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并且柔性压件未对凸模上的玻璃进行挤压;

图2是本公开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热弯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并且柔性压件发生变形并对凸模上的玻璃进行挤压;

图3是本公开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热弯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并且柔性压件未对凸模上的玻璃进行挤压,该图中还示意出了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

图4是本公开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热弯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其中该示意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并且柔性压件发生变形并对凸模上的玻璃进行挤压,该图中还示意出了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单元11驱动源

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

14第三连杆15第四连杆

16滑杆17滑块

101第一配重块102第一配重臂

111第二配重块112第二配重臂

1011第一扇形齿轮1111第二扇形齿轮

103第一杆件104第二杆件

2第一张紧轴3第二张紧轴

4安装架10柔性压件

20凸模200成型弧面

100玻璃30第一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外一个要素,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包括驱动单元1、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张紧轴2及第二张紧轴3,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用于固定柔性压件10的两端,驱动单元1用于同步驱动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反向转动,和/或驱动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相互远离,以用于实现对柔性压件10的张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单元1同步驱动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反向转动,和/或驱动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相互远离,以用于实现对柔性压件10的张紧。该张紧装置可以应用与包覆成型热弯机构中。首先,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凹凸模配合的方式对玻璃进行曲面加工的方式中,研发成本高、加工难度大且精度低,基于此技术背景下,本申请的发明人舍弃了凹模(未图示)的制造设计,创造性地采用可张紧的柔性压件10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凹模,由于柔性压件10由柔性材料制成,则不会出现凹模中因无法保证曲面弧度而导致曲面玻璃精度低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热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柔性压件10会因两侧张紧力不均或不同步而出现:玻璃与模具、玻璃与柔性材料发生相对滑动的技术问题。故基于此,在本申请中,发明人设计的张紧装置中,柔性压件10在因同步驱动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反向转动、和/或相互远离,可以有效地解决该技术问题。在对玻璃进行包覆热弯过程中,柔性压件10可以与玻璃100完成包覆,而不会出现因局部摩擦力或者局部阻力过大而导致的玻璃与模具、玻璃与柔性压件10发生相对滑动,以避免玻璃100的表面出现划擦质量缺陷的问题,提高玻璃100生产的良品率。

进一步地,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相互平行,且该张紧装置关于第一张紧轴2所处直线和第二张紧轴3所处直线间的中间平行线呈对称式结构。在该张紧装置上的柔性压件10向热弯机构中的凸模20施加力的作用时,凸模20的顶点与上述的中间平行线相重合,在包覆过程中,柔性压件10首先与玻璃全接触,随着包覆过程的继续,玻璃100在凸模20及柔性压件10的综合作用下,与凸模20相接触位首先开始变形,直至被全包覆于凸模20的成型弧面200上。在整个包覆过程中,由于张紧装置呈对称式结构,位于凸模20顶点两侧的柔性压件10的张力大小相同,避免出现因凸模20顶点两侧柔性压件10的张力不同而出现滑动的情况。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张紧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架4,该安装架4可以用于安装驱动单元1和/或第一张紧轴2及第二张紧轴3,为该张紧装置提供安装基础,保证该张紧装置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该安装架4可以构造为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架4可以位于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之间,驱动单元1可以包括滑块部分、分别设置在两个张紧轴两端的两个四连杆机构、及驱动源11,每个四连杆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第三连杆14及第四连杆15。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的一端均用于与安装架4铰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铰接,第三连杆14和第四连杆15的一端用于与滑块部分铰接,另一端分别用于与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固定连接,驱动源11用于驱动滑块部分带动四连杆机构中的连杆转动,使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转动以卷绕柔性压件10、且使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相互远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四连杆机构可保持对柔性压件10基本稳定的张紧力。滑块部分与第一连杆12及第三连杆14构成第一曲柄滑块机构;滑块部分与第二连杆13及第四连杆15构成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可以保证整体四连杆机构具备稳定、准确的导向性。安装架4作为整体张紧装置的安装基础,可用于与热弯机构中的驱动装置(未图示)进行连接,以通过该驱动装置驱动该张紧装置朝向凸模运动。驱动源11用于向柔性压件10提供基本恒定的张力。可选地,该驱动源11可以为弹性件,例如,该弹性件可以为压簧。本公开并不对驱动源11的具体类型作限定,该驱动源11也可以构造为其他类型的弹性件;该驱动源11也可以不限于弹性件,也可以构造为配重块等结构。

另外,针对该柔性压件10所需要挤压物品形状、种类等参数的不同,该柔性压件10所需张紧力也有所不同。例如,可以通过调节压簧的预紧压缩量,可调整柔性压件10的张紧力,使得该柔性压件10的张紧力与被挤压物品的参数相适应。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示,滑块部分可以包括滑杆16和滑块17,滑杆16连接于安装架4,滑块17可滑动地套设于滑杆16。驱动源11可以构造为压簧并套设于滑杆16上,且该压簧的一端用于与安装架4抵接,另外一端用于与滑块抵接。安装架4可以为长条板状结构,且该长条板状结构与第一张紧轴2及第二张紧轴3相互平行。滑杆16垂直设置于该长条板状结构的下方并位于其中部位置。两个四连杆机构分别位于该长条板状结构的两端,且位于同一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的一端铰接于该长条板状结构的端部,另外一端分别用于与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铰接。位于同一四连杆机构中的第三连杆14及第四连杆15的一端用于与上述滑块17铰接,另外一端分别用于与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固定连接,该种实施方式下的张紧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构造为压簧的驱动源1向滑块17施加弹性力,使滑块17沿着滑杆16向下运动,在滑块17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第三连杆14和第四连杆15带动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反向转动以对柔性压件10进行卷绕,使柔性压件10保持基本恒定的张力;另一方面,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绕安装架4转动以使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相互远离使柔性压件10保持基本恒定的张力。此处需要作出说明的是,第三连杆14和第四连杆15可以由可发生形变的弹性材料制成,以满足在该两者转动过程中依然能沿滑杆16运动的需求。

滑块部分的具体结构类型不限于上述的滑杆16及滑块17,该滑块部分可以构造为任意适当的形状和结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例如也可以构造为滑槽(未图示)及滑槽块(未图示)的结构等。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的两端均用于与安装架4铰接,驱动单元1包括至少位于第一张紧轴2其中一端的第一配重部、及至少位于第二张紧轴3其中一端的第二配重部,第一配重部包括第一配重块101及沿第一张紧轴2径向布置的第一配重臂102,第一配重臂102通过其两端间的铰接点铰接于安装架4,第一配重臂102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张紧轴2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一配重块101。第二配重部包括第二配重块111及沿第二张紧轴3径向布置的第二配重臂112,第二配重臂112通过其两端间的铰接点铰接于安装架4,第二配重臂112的一端用于与第二张紧轴3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二配重块111。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配重块101和第二配重块111受到重力的作用下,第一配重臂102和第二配重臂112均绕各自的铰接点转动,并分别向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施加旋转力矩,使该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转动或者具有转动的趋势,以将柔性压件10张紧,并保持基本稳定的张紧力。可选地,第一配重臂102与第二配重臂112的两个铰接点处的转轴(未图示)可以相互平行,例如,两个转轴可以与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均平行,以便于使沿张紧轴径向布置的配重臂向张紧轴施加旋转力矩。

针对该柔性压件10所需要挤压物品形状、种类等参数的不同,该柔性压件10所需张紧力也有所不同。例如,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配重臂上的配重块的重量来调整柔性压件10的张紧力,使得该柔性压件10的张紧力与被挤压物品参数相适应;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配重臂端部的配重块距离铰接点的位置,使配重臂的旋转力矩改变,也可以调整柔性压件10的张紧力。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单元1可以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张紧轴2两端的两个第一配重部、及分别位于第二张紧轴3两端的两个第二配重部,位于两个张紧轴同一端的第一配重部的第一配重块101和第二配重部的第二配重块111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1011和第二扇形齿轮1111。通过该第一扇形齿轮1011和第二扇形齿轮1111的约束,可以保证互相对称的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运动的同步性及互锁性。该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采用不限于上述的相互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1011和第二扇形齿轮1111的机械约束,也可以采用曲柄滑块、半齿轮、齿轮齿条等互相对称的两套机械结构。而张紧装置的驱动源11包括但不限于弹性力、重力。电机驱动、气动或液压等驱动下,使两张紧轴的运动轨迹实现同步或互锁。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配重臂102和第二配重臂112均可以构造为由第一杆件103和第二杆件104成角度连接的弯折杆结构,该弯折杆结构的弯折处用于与安装架4铰接,第一杆件103的端部用于与张紧轴固定连接,第二杆件104的端部用于与配重块连接。该弯折杆结构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结构。该构造为弯折杆结构的配重臂可以有效地减小设计的空间,便于张紧装置轻量化的设计。但是本公开并不对配重臂作限定,该配重臂可以构造为任意适当的形状和结构。

另外,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热弯机构,该热弯机构包括具有成型弧面200的凸模20、柔性压件10、加热装置(未图示)以及上述的张紧装置,张紧装置用于向柔性压件10提供张紧力,以使柔性压件10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装置与凸模20中的至少一者能朝向另一者运动,以用于使位于张紧装置上的柔性压件10及凸模20上的成型弧面200能对放置于成型弧面200上或柔性压件10上的玻璃100进行挤压,加热装置用于对柔性压件10加热,以用于使玻璃100受热弯曲并与成型弧面200贴合。

由上可知的是,张紧装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图1及图2所示的四连杆机构的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的重力摆臂结构。不论是什么结构形式的张紧装置,均可以沿着任意方向进行安装,既可以如图1及图2所示,张紧装置在上、凸模20及玻璃100在下(玻璃放置在凸模20上),也可以凸模20在上,张紧装置及玻璃100在下(玻璃放置在张紧装置上的柔性压件10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张紧装置用于为柔性压件10提供张紧力,使柔性压件10保持张紧状态。初始状态的柔性压件10在张紧力的作用下呈张紧状态,其与玻璃100保持平行。张紧装置可以在第一驱动装置30的驱动下、凸模20可以在第二驱动装置(未图示)的驱动下使得张紧装置上的柔性压件10和凸模20上的成型弧面200相向移动并接触玻璃100,柔性压件10先与玻璃100全接触,随着相向运动的继续,玻璃100在柔性压件10和成型弧面200的压力合力作用下,逐渐弯曲变形。弯曲变形过程中,柔性压件10与玻璃100之间始终保持全接触状态,玻璃100与成型弧面200相切点a之内的部分与成型弧面200呈全接触状态,切点a以外,玻璃100与成型弧面200不发生接触。

另外,上述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可以平行安装并可调平行度,以保证柔性压件10张力稳定、受力均匀。第一张紧轴2和第二张紧轴3均为圆柱形,柔性压件10的两端卷绕在两个张紧轴上,在包覆过程中,可以保证柔性压件10始终与张紧轴为相切状态,使张紧力均匀。

本公开另外还提供一种热弯机,该热弯机包括上述的热弯机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