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温一次烧成钛-锌系统乳浊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00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高温一次烧成钛-锌系统乳浊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钛-锌系统乳浊釉属于无机材料陶瓷釉料技术领域
,用于中高温一次烧成的陶瓷制品上,能形成遮盖力极强的白色乳浊釉层。
目前常用乳浊釉有1.氧化锡系统乳浊釉,乳浊效果好,但氧化锡价格昂贵,并且来源日趋紧张。
2.锆英石系统乳浊釉,锆英石价格低廉,但是硬度大,一般需研磨100小时以上才有较好的乳浊效果,而且釉的高温粘度大,易产生釉面缺陷。
3.钛系统乳浊釉,氧化钛折射率高,是一种很好的乳浊剂,又是粉末状化工原料,使用时不需研磨。用它制成的乳浊釉成本低,加工工艺简便;具有很强的遮盖力,较薄的釉层能收到较好的乳浊效果,而且白度高,光泽性好。这种釉在搪瓷上应用广泛,也有用于精陶釉面砖的,釉面烧成温度950~1050℃。但是用在中高温一次烧成的陶瓷制品上易产生泛黄缺陷。因为温度超过900℃时,金红石和锐钛矿同时由熔体中析出,使釉面由白色变灰、变黄,影响釉层白度。
当引入氧化钙生成钛榍石釉时,温度在1000±20℃钛榍石数量最多,乳浊效果好,而1150℃时,钛榍石数量明显减少,随温度升高乳浊效果变差。
本发明目的在于即要保留钛系统乳浊釉的优点,又要克服高温泛黄缺陷,使其能在中高温一次烧成的陶瓷制品上形成白色乳浊釉层。
本发明乳浊釉的化学组成如下SiO253~67% Al2O38.5~10.3%Fe2O30.25~0.30% K2O 4.2~5.2%Na2O 1.5~2.0% TiO24~8%ZnO 4~8% CaO 5.0~7.0%MgO 3.8~5.0% P2O50.5~1.0%CoO 0.01~0.04%这种乳浊釉仍以TiO2为乳浊剂,引入CaO、MgO与TiO2形成稳定的复合化合物,高温仍有较好的乳浊效果。ZnO可提高釉的乳浊度、光泽和白度。配方中同时引入TiO2、ZnO、CaO、MgO,达到了抑制高温泛黄的目的,在1200~1300℃(耐火锥温度)烧成温度下形成白色乳浊釉层。引入P2O5和CoO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釉层白度。
工厂生产可以采用如下的工艺配方氧化钛4~8%,氧化锌4~8%,石英15~20%,长石40~50%,透闪石20~25%,高岭土5%,骨灰1~2%,氧化钴0.01~0.04%。
配方中用透闪石引入CaO和MgO成份,也可以用透辉石代替透闪石,代用量占釉料总重量百分比为20~25%。
白云石含CaCO3和MgCO3,加入釉料中与透闪石作用相同,故可以用占釉料重量20~25%的白云石代替透闪石。
还可以用占釉料重量6~12%的滑石加6~13%的方解石代替透闪石,效果是一样的。
这种乳浊釉的优点是1.以氧化钛为乳浊剂遮盖力强,乳浊效果好,又能在1200~1300℃烧成范围内克服泛黄缺陷,可以在卫生瓷上使用,也可以用于其它中高温一次烧成的陶瓷制品上。
2.制成生料釉,工艺简便;成本低,价格比一般乳浊釉便宜。
3.釉面质量好,对深色素坯施釉后能得到理想的白色釉面。当素坯白度为62.64,施釉后白度可提高到75.79。
最佳实施方案以适用卫生瓷的钛-锌系统乳浊釉叙述如下按工艺配方要求选择好各种原料,先将石英、长石、透闪石等矿物原料破碎成小于1cm的颗粒,再将各种原料混合后球磨8小时,万孔筛余量<0.01%,加水制成比重为1.5(波美比重计)的釉浆,喷釉法施于卫生瓷生坯上,釉层厚度为0.4mm,干燥后入窑,1250℃烧成。
权利要求
1.一种以氧化钛为乳浊剂的釉料,含有SiO2、Al2O3、Fe2O3、K2O和Na2O,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同时还引入ZnO、CaO、MgO、P2O5和CoO,制成生料釉,用在1200~1300℃一次烧成的陶瓷制品上,形成白色乳浊釉。配方的化学组成如下SiO253~67% Al2O38.5~10.3%Fe2O30.25~0.30% K2O 4.2~5.2%Na2O 1.5~2.0% TiO24~8%ZnO 4~8% CaO 5.0~7.0%MgO 3.8~5.0% P2O50.5~1.0%CoO 0.01~0.04%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釉料,其特征在于是以透闪石引入CaO MgO成分。工艺配方如下氧化钛4~8%,氧化锌4~8%,石英15~20%,长石40~50%,透闪石20~25%,高岭土5%,骨灰1~2%,氧化钴0.01~0.04%。
3.按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透闪石,其特征在于可以用透辉石代替,代用量占配方原料总重量的20~25%。
4.按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透闪石,其特征在于也可以用白云石代替,代用量占配方原料总重量的20~25%。
5.按权利要求
2所述的透闪石,其特征在于还可以用滑石加方解石代替,代用量占原料总重量百分比分别是6~12%、6~13%。
专利摘要
中、高温一次烧成钛-锌系统乳浊釉保留了钛系统乳浊釉的优点,配方中同时引入了TiO2、ZnO、CaO、MgO、P
文档编号C03C8/00GK86105759SQ86105759
公开日1987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29日
发明者孟祥瑞, 邬建德, 张玉荣 申请人: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