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酸性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51807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高磷酸性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滴灌生产中使用的高磷酸性液体肥,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石灰 和碱性土壤上的高磷酸性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大量元素之一,它既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 物的组分,如:核酸,核蛋白,磷脂等;同时也参与植株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如:碳水化合 物的代谢。磷影响着植株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物合成过程,土壤供磷不足时,细胞分 裂受阻,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RAN合成降低,明显影响植株的生长。
[0003] 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由于含有大量的游离HCO3,形成缓冲体系,使土壤pH值保持 在7. 5~8. 5之间。高pH值造成土壤中磷、硼等元素生物有效性不足,植株出现缺素症状。 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向石灰性土壤或者碱性土壤上施用酸性肥料后,土壤中形成新的缓冲体 系,PH值明显降低,改善了 土壤养分供应状况。
[0004] 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液体肥料在我国开始逐渐普及。目前,我 国液体肥料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液体酸性肥料的研究。液体肥料因其速溶、均匀等特点, 是灌溉设备的施肥的首选肥料,非常适合自动化施肥。在滴灌技术和自动化普及的国家,液 体肥料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0005] 滴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的应用降低农业灌溉用水,达到省时省工的作用,也提高 了作物的经济产量。传统用于滴灌的肥料多为固体可溶性肥料,由于肥料的溶解性差,加之 滴灌水源矿化度高,造成滴灌滴头阻塞,降低灌溉均匀度和施肥均匀度。在国内的液体肥料 生产中,酸性液体肥料较少,因此,开发能降低土壤pH值,为作物提供较为齐全营养元素的 液体酸性肥料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石灰性土壤高pH值,土壤供磷不足,滴灌系统滴头阻 塞等问题,提供一种高磷酸性液体肥料,同时配合硼、锰、锌等微量元素,酸化土壤,提高土 壤中磷等其他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满足作物营养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作物经济产 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高磷酸性液体肥料的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制备方法。
[0007] -种高磷酸性液体肥料,主要包括以下以重量份计的原料:水19~22份,尿素 4~13份,P2O5含量为96 %的磷酸63~76份,硼酸0. 5~1份或聚合硼酸钠盐0. 5~1 份,七水硫酸锌0. 2~0. 5份,硫酸锰0. 0~0. 2份,其中所述硼酸或聚合硼酸钠盐,以及 七水硫酸锌、硫酸锰微量元素肥均为水溶性肥。
[0008]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高磷酸性液体肥料由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组成:水:21 份,尿素:8份,P2O5含量为96%的磷酸:71份,硼酸:0. 6份,七水硫酸锌:0. 30份,硫酸锰: 0. 2份;以上原料组成中有效营养成分含N :5. 0%,P205:60. 0%,B、Zn、Mn微量元素合计: 3. 2%〇
[0009] 所述的高磷酸性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10] 步骤一,按照所述原料组成,将〇. 5~1份硼酸或者0. 5~1份聚合硼酸钠盐加入 19~22份水中,不断搅拌,10~20min后,溶液澄清,再将0. 2~0. 5份七水硫酸锌加入水 中,搅拌溶解7~12min后,溶液至澄清,如果原料组成中包括硫酸锰,则再加入0. 0~0. 2 份硫酸锰至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0011] 步骤二,将4~13份尿素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再缓慢加入63~76份P2O 5 含量为96 %的磷酸不断搅拌,5~30min后溶液形成澄清透明液体;上述步骤保持反应温度 为50~60 °C,反应完毕后冷却,既得。
[0012] 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的高磷酸性液体肥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13] 步骤一,按照所述原料组成,将0. 6份硼酸加入21份水中,不断搅拌,10~20min 后,溶液澄清,再将〇. 3份七水硫酸锌加入水中,搅拌溶解7~12min后,溶液至澄清,再加 入〇. 2份硫酸锰至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0014] 步骤二,将8份尿素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溶液伴有悬浮物,边缓慢加入71 份P 2O5含量为96%的磷酸边搅拌,溶液逐渐澄清,20~30min后形成澄清透明液体;上述步 骤保持反应温度为50~60°C,反应完毕后冷却,既得。
[0015] 下面是高磷液体酸性肥料对石灰性土壤-碱性土壤pH、棉花产量的影响的具体说 明:
[0016] 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石河子148团场进行。该试验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昼夜温差大,土壤为石灰性土壤,分别选取两块试验田,分别为试验田A 和试验田B。
[0017] 试验田 A,土壤 pH 值为 8. 45, CaCO3含量为 13. 02%,
[0018] 试验田B,土壤pH值为8. 02, CaCO3含量为9. 86%,灌溉水pH值为L 89。
[0019] 2、试验设计:
[0020] 供试作物为棉花,在等养分用量的基准下,进行棉花对高磷液体酸性肥料和常规 肥料的响应试样,试验在两块田地上,每块田地设置2个处理,三次重复。处理如下:
[0021] 试验田A :处理1为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组(Al);处理2为施用本发明的高磷液体酸 性肥(A2)。
[0022] 试验田B :处理1为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组(BI);处理2为施用本发明的高磷液体酸 性肥(B2)。
[0023] 试验田A两处理均采用相同的养分投入量:N :359. 9kg/hm2, Ρ205:136· 6kg/hm2, K2O :88. 5kg/hm2。具体为:两处理基肥均为重过磷酸妈10. 3kg/亩和硫酸钾8. Okg/亩;追 肥处理Al为尿素50. 2kg/亩,磷酸一铵7. 5kg/亩和硫酸钾3. 8kg/亩,处理A2为高磷液体 酸性肥7. 7kg/亩,尿素51. Ikg/亩,硫酸钾3. 8kg/亩,试验田B与试验田A施肥量与肥料 类别一致。追肥均采用随水滴灌的方式施用到棉田中。
[0024] 3、样品采集方法及测定:
[0025] 在试验田施用高磷液体酸性肥料前及施用后测定各小区距滴头10cm、0~20cm、 20~40cm深度土壤pH值。测定方法:每小区用土钻多点取样混合成一个样进行测定。
[0026] 4.棉花测产:
[0027] 棉花吐絮后,测定单株铃数;按下、中、上位铃各采集完全吐絮的棉花50朵、称重。 计算产量。
[0028]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0029] 试验田A
[0030] 表1. 土壤酸化效果表
[0039] 从酸化效果来看,试验田A,滴灌高磷酸性液体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明显降低滴 灌滴头附近土壤pH值,0~20cm和20~40cm分别降低了 0. 34和0. 08个单位,而在试验 田B,滴灌滴头0~20cm和20~40cm的土壤pH只降低了 0. 12和0. 06个单位,在等养分 用量下,施用滴灌高磷酸性液体肥料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其中试验田A受高磷酸 性液体肥料的影响明显高于试验田B。试验田A,在0~20cm和20~40cm 土壤磷的活化 量分别11. 22和5. 5mg/kg。试验田B,O~20cm和20~40cm 土壤磷的活化量分别为3. 51 和 0· 86mg/kg。
[0040] 从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来看,高磷酸性液体肥料通过增加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提高 了棉花的产量,试验田A的增产率达到了 18. 7%,明显高于试验田B的增产率。
[0041]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滴灌用高磷酸性水溶性液体肥料,膜下滴灌条件下,多次随水 施用能有效降低土壤PH,改变了土壤近根区的环境,提高土棉花的产量,其中在pH较高的 土壤中,棉花的增产效果更明显,高磷酸性液体肥料,发挥了酸化土壤PH的作用,又提高了 作物产量,避免了滴灌时滴头阻塞的问题,水肥一体化得到完善。
[004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酸化土壤、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并能防止滴灌系统阻塞的 酸性液体肥料,肥料具有降低石灰性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效性,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是 滴管技术、水肥一体化和自动化施肥的首选肥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43] 1.本发明的最佳养分配比高磷酸性液体肥料,养分含量高,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 在高温和常温条件下无结晶、沉淀、分层等现象。
[0044] 2.本发明高磷酸性液体肥料属于清液型液体肥料,可以用于喷灌和滴灌系统,也 可以用于叶面喷施、淋施,使用方便,具有省时、省工、肥效快等优点。
[0045] 3.本发明高磷酸性液体肥料pH值低,降低灌溉水的pH值,避免肥料溶解后与灌溉 水中的矿质元素形成沉淀,避免滴灌系统滴头阻塞,水和肥供应不均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