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465394阅读:来源:国知局
金针菇根蒂8. 21份,大豆柏2. 15份,冷榨花 生柏3. 52份,尿素0. 38份,硫酸锰0. 15份,硫酸铜0. 08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103] 对比例3
[0104] 一种杏鲍菇培养料,原料重量份组成如下:
[0105] 玉米芯58. 52份,麦麸23. 73份,紫藤叶20. 33份,石膏粉0. 46份,石灰粉0. 88份, 棉籽壳5. 35份,糖0. 98份,轻质碳酸钙1. 02份,菌糠4. 32份,金针菇根蒂8. 21份,大豆柏 2. 15份,冷榨花生柏3. 52份,尿素0. 38份,硫酸锰0. 15份,硫酸铜0. 08份。
[0106] 实施例4
[0107] -种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为,将胡麻秸木肩替换为杨 树木肩。
[0108] 实验例
[0109] 1、采用常规方法对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的杏鲍菇栽培基料置于相同条件下进 行杏鲍菇发菌培养,
[0110] 然后对实施例1-4及对比例1-4的发菌率及基料杂菌含量进行统计,具体结果如 表1所示:
[0113]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杏鲍菇发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比例的,在杏鲍菇 培养料绿霉菌污染率方面,本发明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对比例3、4的均未检测到有杂菌污 染,说明本发明的鸡腿菇栽培基料在抗杂菌污染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虽然对比例3、4未 有杂菌污染,但对比4的发菌率远远小于本发明的,这是由于杨木肩的加入抑制的菌丝的 发菌,本发明的杏鲍菇培养料以玉米芯为主料,配以麦麸、紫藤叶或者紫藤叶与胡麻杆木肩 的混合物、棉籽壳,最终制得的杏鲍菇培养料可抗杂菌污染,尤其是紫藤叶、紫藤皮与玉米 芯的比例,可大大提高抑制杂菌效果,尤其是可以抑制绿霉菌的发生,提高了杏鲍菇的发菌 率。
[0114] 2、采用常规方法对实施例1及对比例3. 4的杏鲍菇栽培基料置于相同条件下进行 杏鲍菇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菌丝生长状况,如下表2所示:
[0115] 表 2
[0116]
[0117] 杏鲍菇菌丝发菌快,菌丝洁白浓密,没有出现污染菌袋。杏鲍菇子实体菌柄洁白, 菇型圆整,没有畸形菇,生物转化率为98%。与实施例1相比,菌丝长势稍差,出菇后期后劲 不足,产量比实施例1低12%。
【主权项】
1. 一种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原料重量份组成如下: 玉米芯40~60份,麦麸15~30份,紫藤叶或者紫藤叶与胡麻杆木肩的混合物15~ 30份,石膏粉0. 1~1. 5份,石灰粉0. 1~1. 5份,棉籽壳3~8份,糖0. 5~2. 0份,轻质 碳酸钙0. 5~2. 0份,菌糠2~5份,金针菇根蒂6~10份,紫藤皮1~6份,大豆柏1~ 3份,冷榨花生柏1~5份,尿素0. 1~I. 0份,硫酸锰0. 01~0. 5份,硫酸铜0. 01~0. 5 份; 将玉米芯、紫藤叶、棉籽壳、紫藤皮加水充分润湿,将石灰、石膏粉、轻质碳酸妈、尿素、 硫酸锰、硫酸铜、糖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加入麦麸、金针菇根蒂、菌糠、大豆柏、冷榨花生柏; 然后与玉米芯、紫藤叶、棉籽壳、紫藤皮混合均匀,高温发酵,即为本发明的抑制杂菌的杏鲍 燕培养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胡麻杆木肩的粒度 为3~5mm,玉米芯优选粒度为3~5mm,含水率10~20wt%。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藤皮为紫 藤加工过程中剥落剩余的莖皮部分,含水率5-7wt% ;粒径控制在2-10mm,所述的紫藤叶的 含水量为5-7wt%。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豆柏为大 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含水率为4-6%,所述的冷榨花生柏为生仁经压榨提炼油 料后的二次柏,含水率为5-7%,所述的麦麸为小麦在加工面粉过程中所分离的麦皮层,所 述的的金针菇根蒂为金针菇采收以后,包装或食用以前切除的连接培养料的根蒂部分,粒 径控制在3mm以下。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糠为栽培 金针菇或香菇出菇结束后剩下的下脚料,将去除杂菌污染的菌渣粉碎后晒干备用,所述的 糖为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或蔗糖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优选的,所述的糖为葡萄糖和果 糖的混合物,葡萄糖与果糖的重量比为1 :3。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组成如 下: 玉米芯55~60份,麦麸18~22份,紫藤叶18~22份,石膏粉0. 1~0. 5份,石灰粉 0. 5~I. 0份,棉籽壳4~6份,糖0. 8~1. 2份,轻质碳酸钙0. 8~1. 2份,菌糠3~4. 5 份,金针菇根蒂7~9份,紫藤皮2~3. 5份,大豆柏1. 5~2. 5份,冷榨花生柏2~3. 5份, 尿素0. 2~0. 5份,硫酸锰0. 08~0. 2份,硫酸铜0. 05~0. 09份。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组成如 下: 玉米芯58. 52份,麦麸20. 47份,紫藤叶20. 33份,石膏粉0. 46份,石灰粉0. 88份,棉籽 壳5. 35份,糖0. 98份,轻质碳酸钙1. 02份,菌糠4. 32份,金针菇根蒂8. 21份,紫藤皮3. 26 份,大豆柏2. 15份,冷榨花生柏3. 52份,尿素0. 38份,硫酸锰0. 15份,硫酸铜0. 08份。8. 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鲜紫藤皮、紫藤叶分别粉碎至粒径2-10mm;玉米芯粉碎至粒径3~ 5_ ;金针菇根蒂烘干至含水率为5-lOwt%,粉碎至粒径3_以下,棉籽壳粉碎至小于等于 20目; (2) 粉碎后的紫藤皮、紫藤叶、玉米芯、棉籽壳与胡麻秸木肩加水充分润湿,得润湿后混 合物料,将石灰粉、石膏粉、轻质碳酸钙、尿素、硫酸锰、硫酸铜、糖加溶解量水溶解,搅拌均 匀,得混合溶液; (3) 向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麦麸、金针菇根蒂、菌糠、大豆柏、冷榨花生柏;然后与润 湿后混合物料混匀,调节物料含水率为65-70t%,得初级培养料; (4) 将初级培养料密封,高温灭菌,冷去后即得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鲜紫藤 皮、紫藤叶粉碎前先晒干堆放在通风干燥处,陈化一年。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水的加入量为紫藤皮、紫藤叶、玉米芯、棉籽壳与胡麻秸木肩混合料重量的1-2倍,润湿 保持时间6-8小时,步骤(4)高温灭菌温度120~140°C,灭菌时间1. 5~2. 5h。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杂菌的杏鲍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玉米芯,麦麸,紫藤叶或者紫藤叶与胡麻秆木屑的混合物,石膏粉,石灰粉,棉籽壳,糖,轻质碳酸钙,菌糠,金针菇根蒂,紫藤皮,大豆粕,冷榨花生粕,尿素,硫酸锰,硫酸铜;本发明的杏鲍菇培养料以玉米芯为主料,配以麦麸、紫藤叶或者紫藤叶与胡麻秆木屑的混合物、棉籽壳,最终制得的杏鲍菇培养料可抗杂菌污染,尤其是紫藤叶、紫藤皮与玉米芯的比例,可大大提高抑制杂菌效果,尤其是可以抑制绿霉菌的发生,提高了杏鲍菇的发菌率,菌丝发菌快,生长旺盛,菌丝洁白浓密,避免污染菌袋的出现等情况,杏鲍菇子实体洁白,菇型圆整,没有畸形菇,生物转化率达到了110%。
【IPC分类】C05F17/00, C05G3/00
【公开号】CN105218257
【申请号】CN201510771639
【发明人】张柏松, 郑福丽, 马征, 边文范, 徐长英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