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酮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51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丙酮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具体是指一种丙酮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7—ACA即7—氨基头孢烷酸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丙酮对产品进行洗涤,由于丙酮易挥发,使用后的丙酮气体通常被作为废气直接排放。但是,丙酮被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生产7 — ACA时将使用后的丙酮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回收丙酮,从而能防止丙酮被直接排放后污染环境,同时还使回收后的丙酮能重复使 用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丙酮回收装置,主要由吸附装置、连接在吸附装置上的收集装置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装置主要由内部具有空腔的吸附罐组成,在所述空腔内部则设有活性炭。为了便于采集吸附罐内部的温度信号,在所述吸附罐的空腔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为了便于将丙酮气体输入吸附罐的空腔内部,在所述吸附罐上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并具有进料阀的进料管。为了便于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丙酮从活性炭中吸取出来,在所述吸附罐上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并具有蒸汽阀的蒸汽输入管。为了便于向吸附罐中输入氮气,从而除去活性炭中吸附的蒸汽水分,以便于重复使用活性炭吸附丙酮,在所述吸附罐上还分别设有均与其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与排气管,同时,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而在所述排气管上则设有排气阀。为了便于加入以及取出吸附罐空腔中的活性炭,在所述吸附罐顶部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的加料口,在该加料口上还设有与该加料口相匹配的顶盖。为了满足需要,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通过具有导气阀的导气管与吸附罐相连通的热交换器、通过排料管与热交换器相连通的收集罐。为了确保效果,在所述热交换器上还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管与排水管,同时,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而在所述排水管上则设有排水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I)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2)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罐的空腔内部设有活性炭,方便将丙酮吸附在该活性炭上,防止将丙酮排放后污染环境,从而便于回收丙酮。[0016](3)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罐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以便通过该温度传感器采集吸附罐内部的活性炭的温度,以便于监测活性炭吸附丙酮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从而便于在活性炭吸附丙酮达到饱和状态时能及时的进行下一步操作,因此能提高生产效率。(4)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罐上设有蒸汽输入管,以便通过该蒸汽输入管将蒸汽输入吸附罐中,使蒸汽与丙酮相结合,从而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丙酮吸取入蒸汽中,以便于收集丙酮。(5)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方便将丙酮溶液的蒸汽通过与冷水进行热交换后液化成液态的丙酮溶液,从而便于将液态的丙酮溶液收集在收集罐中,以便于重复使用丙酮溶液。(6)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罐上还设有进气管与排气管,以便通过进气管将氮气输入吸附罐中,使源源不断输入的氮气带走吸附在活性炭上的蒸汽,即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水分,然后通过排气管将混有水分的氮气排入大气,以便于重复使用活性炭吸附丙酮。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I一吸附罐,2—活性炭,3—温度传感器,4一进料管,5—进料阀,6—蒸汽输入管,7—蒸汽阀,8—进气管,9—排气阀,10—进气阀,11—排气管,12—加料口,13—顶盖,14一导气管,15—导气阀,16—热交换器,17—排料管,18—收集罐,19一进水阀,20—排水管,21一进水管,22一排水阀,23一排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吸附装置组成,所述吸附装置主要由吸附罐I组成。所述吸附罐I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罐体,且该罐体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为了便于将丙酮气体输入吸附罐I中,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料管4,在所述进料管4上还设有进料阀5。为了便于吸附丙酮气体,在所述吸附罐I的空腔中还设有活性炭2。为了便于将活性炭2加入吸附罐I内部,在所述吸附罐I的顶部还设有加料口 12,该加料口 12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活性炭2则通过该加料口 12加入吸附罐I中。为了封闭吸附罐1,以防止使用时丙酮气体通过该加料口 12排入外界空气中,在所述加料口 12上还设有与该加料口 12相配合的顶盖13。将活性炭2加入吸附罐I中后在加料口12上盖上顶盖13,从而使空腔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室。由于活性炭2吸附丙酮气体后温度会升高,因此通过监测活性炭2的温度则可监测到活性炭2上吸附的丙酮量,即当活性炭2达到一定的温度则可得知活性炭的吸附丙酮的量已到达饱和。为了便于探测活性炭2的温度,在所述吸附罐I的空腔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3,该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空腔中部,即位于活性炭2之间,使多个活性炭2将温度传感器3包围在其中。该温度传感器3可将采集到的活性炭2的温度信号发送至操作室的电脑上,操作人员可通过电脑直接观察到活性炭2的温度,以便于在活性炭2吸附丙酮气体达到饱和状态后进行下一步操作。为了使用蒸汽吸附取出吸附在活性炭2上的丙酮,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蒸汽输入管6,在该蒸汽输入管6上还设有蒸汽阀7。在活性炭2吸附满丙酮后关闭进料阀5,同时打开蒸汽阀7,蒸汽则通过所述蒸汽输入管6输入吸附罐I内部,并将吸附在活性炭2上的丙酮吸取出来,从而使丙酮与蒸汽结合后形成丙酮溶液的蒸汽。为了便于收集丙酮溶液,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连接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罐18。为了便于将形成的丙酮溶液的蒸汽液化为溶液,以方便存放,在所述收集罐18与吸附罐I之间还设有热交换器16。所述热交换器16通过导气管14连接在吸附罐I上,该导气管14与吸附罐I的空腔相连通,在该导气管14上还设有导气阀15。所述收集罐18与热交换器16则通过排料管17相连通,且该排料管17还与导气管14相连通。为了便于使用,在所述排料管17上还设有排料阀23。为了使用冷水对丙酮溶液的蒸汽进行冷却,使丙酮溶液的蒸汽液化成液态,在所述热交换器16上还设有进水管21与排水管20,同时,在所述进水管21上还设有进水阀19,而在所述排水管20上则设有排水阀22。在打开蒸汽阀7向吸附罐I中输入蒸汽后打开导气阀15,从而将形成的丙酮溶液的蒸汽导入热交换器16中。同时,打开进水阀19,将冷水通过所述进水管21输入热交换器16中对丙酮溶液的蒸汽进行冷却。丙酮溶液的蒸汽与冷水进行热交换,使该蒸汽液化成液态的丙酮溶液,而冷水吸热后则变成热水。然后打开排料阀23,将丙酮溶液通过排料管17导入收集罐18中保存。同时打开排水阀22,将热水通过排水管20排出。由于向吸附罐I中输入蒸汽后活性炭2将吸附蒸汽,从而降低活性炭2的吸附能力,因此不利于重复使用该活性炭2吸附丙酮。为了便于除去活性炭2上吸附的蒸汽,即吸附在活性炭2中的水分,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8。同时,在该进气管8上还设有进气阀10。当使用蒸汽吸取完活性炭2上吸附的丙酮后关闭蒸汽阀7,同时关闭导气阀15,然后打开进气阀10,将氮气通过进气管8输入吸附罐I内部,从而使该氮气吸出活性炭2中的水分。为了便于排出混有水分的氮气,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的排气管11,同时在该排气管11上还设有排气阀9。打开排气阀9则可将氮气排出,从而将活性炭2中的水分排出,以便于再次重复使用该活性炭2吸附丙酮。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吸附装置、连接在吸附装置上的收集装置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主要由内部具有空腔的吸附罐(I)组成,在所述空腔内部则设有活性炭(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罐(I)的空腔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并具有进料阀(5)的进料管(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并具有蒸汽阀(7)的蒸汽输入管(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罐(I)上还分别设有均与其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8)与排气管(11),同时,在所述进气管(8)上设有进气阀(10),而在所述排气管(11)上则设有排气阀(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罐(I)顶部还设有与其空腔相连通的加料口(12),在该加料口(12)上还设有与该加料口(12)相匹配的顶盖(13)。
8.根据权利要求5 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通过具有导气阀(15)的导气管(14)与吸附罐(I)相连通的热交换器(16)、通过排料管(17)与热交换器(16)相连通的收集罐(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16)上还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管(21)与排水管(20),同时,在所述进水管(21)上设有进水阀(19),而在所述排水管(20)上则设有排水阀(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丙酮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吸附装置、连接在吸附装置上的收集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回收丙酮,从而能防止丙酮被直接排放后污染环境,同时还使回收后的丙酮能重复使用,从而节约了资源,因此非常适合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C07C49/08GK202538605SQ2012200925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吴应奎, 孟坤建, 林勇, 赵波 申请人: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