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鞋底原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3599阅读:1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鞋类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PU鞋底原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PU微孔弹性体鞋底材料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欧洲实现了工业化,70年代进入美国市场,80年代起在全球得到了迅猛发展。用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制作的鞋底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舒适、耐磨、耐折、耐油、耐腐蚀、质轻和防滑等特点,对地面的冲击具有缓冲作用,可制成各种颜色、不同品种的鞋底。主要品种有皮鞋、越野滑雪鞋、凉鞋、拖鞋、运动鞋、旅游鞋和抗静电、耐油的安全鞋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PU鞋底原液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制成A组分原液,A组分由部分聚酯、扩链剂、匀泡剂和发泡剂等组成,40e~70e混匀静止脱气而得;在全水发泡体系中,发泡剂为水,A组分中的水含量为0.4%;

2.制成B组分原液,B组分由部分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的端异氰酸酯预聚物;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2000为宜;异氰酸酯中,纯MDI与液化MDI之比为19:1;在B组份原液反应过程中,加万分之一的抑制剂以阻碍副反应发生,保温2h~3h,其中NCO%控制在19%;

3.制成C组分原液,C组分为催化剂;

4.混合制成,先将A组分与C组分混合均匀,再与B组分混合即可。

其特点为黏度和反应活性降低小,产品的硬度、尺寸变化小及成型稳定性好。

上述方法中,所述A组分也可由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发泡剂、催化剂和匀泡剂等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匀而得。

上述方法中,所述B组分也可为改性异氰酸酯或液化MDI。

聚酯二醇可赋予鞋底高强度、耐磨、与鞋面粘合力强等特性,聚醚型鞋底克服了聚酯型鞋底耐水性差和低温弹性差的缺点,且成型性较好,在赋予优异的低温柔顺性和弹性的同时,可保持鞋底的物理机械性能基本不变。但低密度条件下,聚酯型鞋底的尺寸稳定性差,而聚醚型鞋底在同样的密度下,其尺寸稳定性虽好,但机械性能低,因此在水发泡体系中,可按一定比例混合两种醇的方法来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PU鞋底原液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制成A组分原液,A组分由部分聚酯、扩链剂、匀泡剂和发泡剂等组成,40e~70e混匀静止脱气而得;在全水发泡体系中,发泡剂为水,A组分中的水含量为0.4%;

2.制成B组分原液,B组分由部分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得的端异氰酸酯预聚物;聚酯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2000为宜;异氰酸酯中,纯MDI与液化MDI之比为19:1;在B组份原液反应过程中,加万分之一的抑制剂以阻碍副反应发生,保温2h~3h,其中NCO%控制在19%;

3.制成C组分原液,C组分为催化剂;

4.混合制成,先将A组分与C组分混合均匀,再与B组分混合即可。

其特点为黏度和反应活性降低小,产品的硬度、尺寸变化小及成型稳定性好。

上述方法中,所述A组分也可由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发泡剂、催化剂和匀泡剂等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匀而得。

上述方法中,所述B组分也可为改性异氰酸酯或液化MDI。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