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1677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水性丙烯酸乳液,因具有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不易燃易爆、使用方便等优点而逐渐成为当前涂料和胶粘剂的主流品种。墙纸也成壁纸,作为一种室内装修材料,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酒店的室内装修等。因为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安全环保、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多种其它室内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大多数墙纸防水性较差,遇潮湿、阴雨等天气纸张容易变软、起皱,粘结力大幅下降,影响使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得到的产品和纸纤维结合力强、抗水性好,可避免墙纸、壁纸等装饰纸的返潮和泛黄现象。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其玻璃化温度在-25-5℃之间,粒径范围在60-300nm,固形物含量为25-50%。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00重量份的水、6-16重量份的乳化剂、600-900重量份的不饱和烯烃和5-50重量份的环氧氯丙烷混合均匀后,搅拌0.5~10h,得单体预乳液。将0.2-11重量份的引发剂和1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引发剂水溶液。(2)将1500重量份的水、100-300重量份的淀粉、1-6重量份的乳化剂、0.2重量份的淀粉酶混合均匀后,通氮气30min,升温到80-95℃。依次加入部分单体预乳液(总量的10%)、部分引发剂水溶液(引发剂水溶液总量的30wt%)。混合均匀后,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预乳液、引发剂水溶液,滴加时间为1-5h。保温0.5-3h。降温,用150目筛过滤,得到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进一步地,所述不饱和烯烃由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含C1-C4取代基的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二烯丙基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乳化剂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和TX)、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DB-4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CO-436)、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任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盐-亚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或偶氮二异丙基脒唑啉盐酸盐中的任一种。进一步地,所述淀粉为:木薯原淀粉、木薯变性淀粉或木薯氧化淀粉。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不饱和烯烃为丙烯酸叔丁酯,不饱和烯烃与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5~35:1。进一步地,所述的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是一种粒径范围在60-300nm,固形物含量为25-50%,玻璃化温度在-25-5℃之间的高分子乳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独特的纳米乳液制备工艺,产品和织物粘结力强、易于成膜、高温耐黄变性能优良,可赋予纸张或织物优异的抗水性、抗张强度和耐高温黄变性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00g的水、6g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7g的十二烷基硫酸钠(K12),210g的苯乙烯、525g的丙烯酸丁酯、60g甲基丙烯酸甲酯、5g丙烯酸和如表1所示重量的环氧氯丙烷混合均匀后,搅拌1h,得单体预乳液。将2g过硫酸钾和100g的水混合均匀,得引发剂水溶液。(2)将1500g水、150g木薯原淀粉、1g的K12、0.2g淀粉酶混合均匀后,通氮气30min,升温到85℃。依次加入部分单体预乳液(总量的10wt%)、部分引发剂水溶液(引发剂水溶液总量的30wt%)。混合均匀后,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预乳液、引发剂水溶液,滴加时间为3h。保温1h。降温,用150目筛过滤,得到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A1~A9。将200g制备得到的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A1~A9,用自来水稀释到固含量为25%,将原纸(80g/m2定性滤纸)放入浸泡30秒,取出直接放入鼓风干燥箱烘10分钟,室温放置2小时。吸水值测定:采用杭州纸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ZB-COBB125型可勃吸水仪,按GB/T1540-1989方法检测待测纸样。其它测定:抗张强度采用杭州纸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ZB-WL300型卧式电脑拉力仪;耐破指数采用杭州纸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ZB-NPY1600型纸张耐破度测定仪;耐折度采用杭州纸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ZB-NZ135型耐折度测定仪。表1实例一产物的物理特性表2实例一产物的性能测试注:以上数据为通过10次平行试验得到的均值。从上表1和表2可以看出,当环氧氯丙烷的量为35g时,其产物的粒径达到137nm,产物表现出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通过多次对比试验表明,环氧氯丙烷在淀粉改性的乳液体系里,可形成具有反应活性的环氧基团。这些环氧基团,可进一步与纸纤维中的羟基、羧基等基团发生强有力的共价键结合作用,从而对纸张的抗水性、抗张强度和抗返潮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当环氧氯丙烷的量大于55g时,由于乳液微球表面的环氧基团密度大,产品成膜后硬度偏高,会影响纸张的柔软度和手感;同时,易造成产品的化学稳定性变差,保质期缩短。当环氧氯丙烷的量小于25g时,由于环氧基团的比例过小,产品和纤维分子间的化学结合作用力较弱,抗水性和抗返潮性能较差。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当不饱和烯烃单体和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14.55~32:1时,产品的应用效果最佳。实施例2: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00g的水、7g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9g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80g的α-甲基苯乙烯、450g的丙烯酸丁酯、32g丙烯酸异辛酯、10g甲基丙烯酸甲酯、5g丙烯酸和35g的环氧氯丙烷混合均匀后,搅拌1h,得单体预乳液。将0.2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和100g的水混合均匀,得引发剂水溶液。(2)将1500g水、100g木薯原淀粉、3g的SDBS、0.2g淀粉酶混合均匀后,通氮气30min,升温到95℃。分别按照B1~B5的方式滴加单体预乳液和引发剂水溶液。滴加时间为1h。保温3h。降温,用150目筛过滤,得到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B1:一次性滴加;B2:先依次加入5wt%的单体预乳液、5wt%引发剂水溶液,搅拌20min,然后95wt%的单体预乳液和95wt%的引发剂水溶液。B3:先依次10wt%的单体预乳液、10wt%引发剂水溶液,搅拌20min,然后90wt%的单体预乳液和90wt%的引发剂水溶液。B4:先依次15wt%的单体预乳液、15wt%引发剂水溶液,搅拌20min,然后85wt%的单体预乳液和85wt%的引发剂水溶液。B5:先依次20wt%的单体预乳液、20wt%引发剂水溶液,搅拌20min,然后80wt%的单体预乳液和80wt%的引发剂水溶液。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表面施胶剂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例二产物的物理特性和应用性能测试注:以上数据为通过10次平行试验得到的均值。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单体预乳液和引发剂水溶液的滴加过程对于产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两者的滴加应当定量滴加-粒径可控原则,单体预乳液的滴加方式和过程决定了种子乳液的粒径和质量,进而影响最终表面施胶剂产品的粒径大小和分布情况。多次试验证明,当单体预乳液、引发剂的首次添加量占总量的10%时,遵循定量滴加-粒径可控的反应机制,产品的粒径尺寸120-150nm之间、且分布范围窄,产品在纸张的渗透性和施胶效果最佳,因而具有优异的抗水性、抗潮性和抗张强度。采用一次性的滴加过程,产品种子的形成过程是随机的,容易造成最终产品的粒径均一差、粒径分布太宽,影响产品施胶过程的抗水性能。当首次滴加的量小于10%时,种子数量较少,产品的粒径偏大,产品不透明较差,产品在施胶过程中渗透到纸张中的比例和密度较小,因而施胶效果较差。当首次滴加的量高于10%时,产品的粒径偏小,容易造成反应后期的粘度偏大,机械搅拌困难,产品容易爆聚和破乳。实施例3:一种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00重量份的水、3重量份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6重量份的CO-436、600重量份不饱和烯烃(组成如表4所示)和35重量份的环氧氯丙烷混合均匀后,搅拌0.5h,得单体预乳液。将0.2重量份的偶氮二异丙基脒唑啉盐酸盐和10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引发剂水溶液。(2)将1500重量份的水、100重量份的木薯氧化淀粉、1重量份的CO-436、0.2重量份的淀粉酶混合均匀后,通氮气30min,升温到95℃。依次加入部分单体预乳液(总量的10wt%)、部分引发剂水溶液(引发剂水溶液总量的30wt%)。混合均匀后,同时滴加剩余的单体预乳液、引发剂水溶液,滴加时间为5h。保温1h。降温,用150目筛过滤,得到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表面施胶剂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表4和5所示。表4实例三产物的物料配和物理特性产物C1C2C3C4C5C6C7C8苯乙烯70%60%50%40%35%30%25%10%丙烯酸丁酯27.5%37.5%47.5%57.5%62.5%67.5%72.5%87.5%羟甲基丙烯酰胺1.5%1.5%1.5%1.5%1.5%1.5%1.5%1.5%丙烯酸1%1%1%1%1%1%1%1%固形物含量(wt%)3443444329334248粒径(nm)152143133145134144143152玻璃化温度(℃)39.822.15.0-7.1-13.6-18.5-25.0-40.1表5实例三产物的性能测试注:以上数据为通过10次平行试验得到的均值。分析:不饱和烯烃的配比决定了产物的玻璃化温度,进而影响产品的应用效果。反复试验证明,产物的玻璃化温度在-25~5℃之间,产品可赋予纸张优良的柔韧性、手感和抗水性能等。当产物的玻璃化温度低于-25℃时,产品室温条件下手感偏软,虽然耐破指数、耐折度较好,但抗水性较差,且使用过程容易造成纸机粘辊的现象。当产物的玻璃化温度高于5℃时,产品室温条件下手感偏硬、韧性较差,因而失去应用的意义。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