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青霉LB及在生物转化连翘苷制备连翘脂素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6170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桔青霉LB及在生物转化连翘苷制备连翘脂素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是关于一种以连翘苷为原料生物转化制备连翘脂素的方法。

(二)

背景技术:

连翘脂素(phillygenin),又名连翘苷元(CAS号为487-39-8,分子式为C21H24O6,分子量为372.41),属于双环氧木脂素类物质。连翘脂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良好的抗氧化性,表现出非常强的DPPH、ABTS、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降血脂活性;连翘脂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27721)、人宫颈癌细胞(Hela)、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及小鼠黑色素肉瘤细胞(B16)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也能降低高血脂症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且可通过氧化途径来降低血脂水平;研究表明连翘脂素能预防或治疗由过氧化物引起的相关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连翘脂素以游离状态存在于一些木犀科植物中,如连翘、流苏树和桂花等,因此可以从这些植物中分离获得,但其含量相对较低,如从产于河南的连翘叶提取连翘脂素的收率仅为0.162%(崔燕岩,冯少勇,赵光,等.连翘有效成分的HPLC法测定[J].药学学报,1992(8):603-608)。在上述植物中,连翘脂素更多的与葡萄糖结合成苷,即连翘苷(phillyrin,CAS号为487-41-2,分子式为C27H34O11,分子量为534.56),含量相对较高。如从产于河南的连翘叶提取连翘苷的收率可达3.14%,是连翘脂素含量的19.4倍。虽然连翘苷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清热解毒、排脓化瘀、抗氧化、抗病毒等药理作用,但是其口服吸收效果较差,对一些肿瘤细胞没有抑制活性。有研究报道,连翘苷在体内转化为连翘脂素后才能发挥效用。

可以看出,连翘脂素具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如将连翘苷转化为连翘脂素,对连翘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酶法转化的研究报道,如采用纤维素酶转化连翘苷,转化48h,转化率可达93.6%(中国发明专利CN 105331653 A),但该方法的纤维素酶用量较大,是底物质量的1~10倍,酶的成本无疑较高;如果采用酸水解法,存在的问题则是副产物较多,构型容易转变,生成的同分异构体难以分离。

为了提高连翘脂素的生产效率,克服现有连翘脂素生产方法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微生物法转化连翘苷为连翘脂素(反应式见图1),筛选获得了一株转化能力高、专一性好的微生物菌株,培养获得菌体,以菌体为生物催化剂,将连翘苷转化为连翘脂素,在底物浓度为2g/L时,转化得率可达90%以上。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株产糖苷酶的微生物菌株—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LB,及其在转化连翘苷制备连翘脂素中的应用。较好地克服现有酶解法中酶消耗量大的不足,本工艺具有成本低、流程简单、转化得率高和副产物少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株新菌株—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LB,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0050,保藏日期2016年6月27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5。

本发明所述桔青霉LB,是从土壤中分离,经过筛选得到的优良菌株。所述桔青霉LB的形态特征如下: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培养基上,28℃条件下培养2天,即长出菌落。菌落初期为白色细绒毛状,之后表面逐渐呈灰绿色,产生大量绿色分生孢子,背面呈黄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有横隔,孢子梗顶端产生成串的青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穗呈青霉属菌种特有的帚状。

所述桔青霉LB的18s rDNA部分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桔青霉LB在生物转化连翘苷制备连翘脂素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是将桔青霉LB经发酵培养后获得的湿菌体为生物催化剂,以连翘苷为底物,以甲醇为助溶剂,以含湿菌体的发酵液或将湿菌体悬浮于缓冲液中构成转化体系,于30~35℃、200~25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进行转化反应,转化反应结束后,将转化液分离纯化,获得连翘脂素。

进一步,所述的转化体系是由含菌体的发酵液、连翘苷和甲醇构成;或将发酵液过滤,取湿菌体悬浮于等同发酵液体积、pH 6的磷酸缓冲液中,再加入连翘苷和甲醇构成转化体系。所述转化体系中生物催化剂用量以湿菌体干重计为1.51~1.64g/L。

进一步,转化体系中所述底物连翘苷的终浓度为1~2g/L,所述助溶剂甲醇的体积终浓度为1%~5%(优先选用甲醇溶解连翘苷,然后再加入转化体系)。

进一步,所述的转化反应条件为:在30~35℃、150~25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转化18~24h。

进一步,所述生物催化剂按如下方法制备:将桔青霉LB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于28~30℃、200~25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3天,获得发酵液,发酵液经过滤,收集湿菌体;所述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蔗糖6~10g/L,(NH4)2SO4 4~7g/L,NaCl 5g/L,KH2PO45g/L,MgSO4 1g/L,MnSO4 0.5g/L,溶剂为水,pH 5~7。

所述桔青霉LB菌株在发酵前,通常需要先经平板培养基活化培养,再经过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然后用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培养。

所述生物催化剂制备方法为:(1)活化培养:将桔青霉LB菌种孢子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于28~30℃恒温培养2~3天,获得平板孢子,所述的平板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其终浓度组成为:马铃薯200g/L(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5倍质量水煮沸20-30min,4层纱布过滤去渣留汁),葡萄糖20g/L,琼脂20g/L,溶剂为水,pH自然;(2)种子扩大培养:挑取步骤(1)活化培养后桔青霉LB孢子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于28~30℃、200~25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3天,得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除不含琼脂外,其终浓度组成和配制方法同平板培养基;(3)菌体发酵:将种子液以体积浓度5%~10%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于28~30℃、200~25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3天,获得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蔗糖6~10g/L,(NH4)2SO4 4~7g/L,NaCl 5g/L,KH2PO45g/L,MgSO4 1g/L,MnSO4 0.5g/L,溶剂为水,pH 5~7。

进一步,优选所述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蔗糖7g/L,(NH4)2SO4 5g/L,NaCl 5g/L,KH2PO4 5g/L,MgSO4 1g/L,MnSO4 0.5g/L,溶剂为水,pH 6。

本发明所述的连翘脂素分离纯化的方法为:在生物转化反应结束后,转化体系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于圆底烧瓶中,45℃下减压蒸干乙酸乙酯后,再加入原转化体系体积1/4的甲醇溶解残留物;甲醇溶液用滤纸过滤后,于45℃下减压干燥,(优选滤液转入另一洁净圆底烧瓶中,45℃下减压蒸干甲醇后,加少量甲醇溶解残留物,甲醇溶液转入洁净培养皿中,减压干燥后),即得连翘脂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桔青霉LB发酵获得生物催化剂,以连翘苷为底物制备连翘脂素的方法,在底物投料浓度为2g/L时,连翘脂素的转化得率为90.5%。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优势有:桔青霉LB营养要求低、发酵时间短、抗污染能力强;生长快;转化反应专一性好,转化效率高,副产物少;本发明把活性低的连翘苷转化活性更好的连翘脂素,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生产工艺具有周期短,转化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连翘苷转化为连翘脂素的化学反应式;

图2 HPLC法分析连翘脂素浓度的标准曲线;

图3转化样品的HPLC分析图谱,A为标准品连翘苷和连翘脂素的HPLC图谱;B为连翘苷转化0h的HPLC图谱;C为连翘苷经生物转化20h的HPLC图谱(实施例6样品)。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转化菌种的分离与筛选

采集花坛肥沃土壤,用无菌水稀释1×106倍后涂布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培养基(PDA)上,于28℃恒温培养4天,挑取颜色和形态不同的霉菌菌落转接新鲜PDA平板培养基,置于28℃恒温培养3天,得孢子丰富的菌株12株(菌株编号见表1),保存于4℃冰箱中备用。

接种环分别挑取上述各个菌株的平板培养基上的孢子2环,接种到装有100mL初始发酵培养基中(250mL三角瓶装),于30℃、200r/min振荡培养3天(不同菌株发酵液的干菌体浓度在1.42g/L~4.37g/L之间不等),1mg的连翘苷溶于1mL甲醇后加入发酵液,使转化体系中连翘苷的浓度为10mg/L。三角瓶于30℃、200r/min恒温振荡转化18h。转化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布氏漏斗抽滤除去菌体后,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2遍,乙酸乙酯分液于圆底烧瓶中,减压蒸干乙酸乙酯后用3mL甲醇溶解残留物,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HPLC分析样品中连翘脂素的浓度。

HPLC分析来自不同菌株发酵液转化样品中的连翘脂素浓度,计算连翘脂素的转化得率,由此比较不同菌株产酶转化连翘苷为连翘脂素的能力高低。12个菌株中,编号为LB的霉菌转化生成连翘脂素得率最高,转化液中连翘脂素的浓度为5.11mg/L,转化得率达到73.3%。

表1不同菌株转化连翘苷生成连翘脂素的浓度和得率

所述的PDA平板培养基,按如下组成和方法配制: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称取200g,加自来水1000mL,煮沸30min,4层纱布过滤去渣,滤液补足到1000mL,再加入葡萄糖20g、琼脂20g,pH自然(实测6.5),加热至琼脂溶化后分装于三角瓶中,经高压蒸汽121℃灭菌20min,凝固前倒入无菌培养皿,每皿25~30mL。

所述的初始发酵培养基按如下组成和方法配制:葡萄糖4g/L,蛋白胨5g/L,NaCl 5g/L,KH2PO4 5g/L,MgSO4 1g/L,MnSO4 0.5g/L,pH 7,溶剂为水,250mL的三角瓶装100mL初始发酵培养基,8层纱布扎口,高压蒸汽121℃灭菌20min。

所述HPLC分析方法为:LC-20AD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仪器有限公司),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5μm,250mm×4.6m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0~30min,乙腈体积分数变化为10%~100%,水体积分数变化为90%~0%;30~40min,100%乙腈);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7nm,进样量20μL。由相同分析条件下的标准品连翘脂素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图2),计算出转化样品中的连翘脂素的浓度。

所述的连翘脂素转化得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372.41为连翘脂素的分子量,534.56为连翘苷的分子量。

实施例2:菌株LB转化稳定性验证

以菌株LB为转化菌种,在100mL摇瓶发酵规模下,增加了种子扩大培养步骤,用含菌体的发酵液转化连翘苷,验证菌种的转化稳定性,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将4℃冰箱中保存的菌株LB平板菌种接种于新鲜平板培养基,平板于28℃恒温培养2天,所述的平板培养基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2)用接种环取步骤(1)活化培养后菌株LB孢子2次至50mL种子培养基中,于30℃、20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得干菌体浓度为1.83g/L的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除不含琼脂外,其终浓度组成和配制方法同平板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装50mL,经高压蒸汽121℃灭菌20min。

(3)步骤(2)种子液以体积浓度5%(即5mL)的接种量接种至100mL初始发酵培养基中,于30℃、20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干菌体浓度为2.76g/L)后,加入1mg的连翘苷(溶于1mL甲醇),使转化体系中连翘苷的浓度为10mg/L。三角瓶于30℃、200r/min恒温振荡转化18h。所述的初始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和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4)转化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布氏漏斗抽滤除去菌体后,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2遍,乙酸乙酯分液于圆底烧瓶中,减压蒸干乙酸乙酯后用3mL甲醇溶解残留物,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HPLC分析样品中连翘脂素的浓度。

HPLC分析表明,按本实施例方法,菌株LB发酵液转化连翘苷,重复3批次实验,转化样品中连翘脂素平均浓度为4.96mg/L,转化得率平均为71.2%,3批次实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菌株LB发酵转化连翘苷为连翘脂素的转化性能稳定。

实施例3:菌株LB的分类鉴定

将菌株LB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培养基上,28℃条件下培养2天,即可长出菌落。菌落初期为白色细绒毛状,之后表面逐渐呈灰绿色,产生大量绿色分生孢子,背面呈黄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有横隔,孢子梗顶端产生成串的青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穗呈青霉属菌种特有的帚状。

将菌株LB交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进行18S rDNA测序,测得序列大小为1282bp,具体序列(SEQ ID NO:1所示)如下:

GCTCATTAAATCAGTTATCGTTTATTTGATAGTACCTTACTACATGGATACCTGTGGTAATTCTAGAGCTAATACATGCTACAAACCCCGACTTCAGGAAGGGGTGTATTTATTAGATAAAAAACCAACGCCCTTCGGGGCTCCTTGGTGAATCATAATAACTTAACGAATCGCATGGCCTTGCGCCGGCGATGGTTCATTCAAATT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GGATAGTGGCCTACCATGGTGGCAACGGGTAACGGGGAATTAGGGTTCGATTCCGGAGAGGGAGCCTGAGAAACGGCTACCACATCCAAGGAAGGCAGCAGGCGCGCAAATTACCCAATCCCGATACGGGGAGGTAGTGACAATAAATACTGATACGGGGCTCTTTCGGGTCTCGTAATTGGAATGAGAACAATTTAAATCCCTTAACGAGGAACAATTGGAGGGCAAGTCTGGTGCCAGCAGCCGCGGTAATTCCAGCTCCAATAGCGTATATTAAAGTTGTTGCAGTTAAAAAGCTCGTAGTTGAACCTTGGGCCTGGCTGGCCGGTCCGCCTCACCGCGAGTACTGGTCCGGCTGGGCCTTTCCTTCTGGGGAACCTCATGGCCTTCACTGGCTGTGGGGGGAACCAGGACTTTTACTGTGAAAAAATTAGAGTGTTCAAAGCAGGCCTTTGCTCGAATACATTAGCATGGAATAATAGAATAGGACGTGCGGTTCTATTTTGTTGGTTTCTAGGACCGCCGTAATGATTAATAGGGATAGTCGGGGGCGTCAGTATTCAGCTGTCAGAGGTGAAATTCTTGGATTTGCTGAAGACTAACTACTGCGAAAGCATTCGCCAAGGATGTTTTCATTAATCAGGGAACGAAAGTTAGGGGATCGAAGACGATCAGATACCGTCGTAGTCTTAACCATAAACTATGCCGACTAGGGATCGGACGGGATTCTATGATGACCCGTTCGGCACCTTACGAGAAATCAAAGTTTTTGGGTTCTGGGGGGAGTATGGTCGCAAGGCTGAAACTTAAAGAAATTGACGGAAGGGCACCACAAGGCGTGGAGCCTGCGGCTTAATTTGACTCAACACGGGGAAACTCACCAGGTCCAGACAAAATAAGGATTGACAGATTGAGAGCTCTTTCTTGATCTTTTGGATGGTGGTGCATGGCCGTTCTTAGTTGGTGGAGTGATTTGTCTGCTTAATTGCGATAACGAACGAGACCTCGGCCCTTAAATAGCCCGGTCCGCATCTGCGGGCCGCTGGCTTC。

将该序列在GenBank上进行BLAST比对,与超过100株青霉属菌株有99%以上的同源性,与6株桔青霉菌株的18S rDNA序列有100%的同源性。依据18S rDNA序列,绘制的该菌株与青霉属不同种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桔青霉亲缘关系较近,与青霉属其他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综合菌株LB的形态特征和18S rDNA的序列分析,可以确定菌株LB为一株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定名为桔青霉LB,已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0050,保藏日期2016年6月27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邮编:510075。

实施例4:桔青霉LB转化条件的优化

以桔青霉LB为转化菌种,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成,提高的底物浓度,延长了转化时间,转化得率有显著提高,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将4℃冰箱中保存的桔青霉LB平板菌种接种于新鲜平板培养基,平板于28℃恒温培养2天,所述的平板培养基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2)用接种环取步骤(1)活化培养后桔青霉LB孢子2次至50mL种子培养基中,于30℃、20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得干菌体浓度为1.78g/L的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3)步骤(2)种子液以体积浓度10%(即10mL)的接种量接种至100mL发酵培养基中,于30℃、25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干菌体浓度为1.54g/L)后,加入0.2g的连翘苷溶于5mL甲醇的溶液,使转化体系中连翘脂素的浓度为2g/L(转化体系体积按100mL计)。三角瓶于35℃、250r/min恒温振荡转化18h。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蔗糖7g/L,(NH3)2SO4 5g/L,NaCl 5g/L,KH2PO4 5g/L,MgSO4 1g/L,MnSO4 0.5g/L,溶剂为水,pH 6。250mL的三角瓶装100mL发酵培养基,8层纱布扎口,高压蒸汽121℃灭菌20min。

(4)转化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布氏漏斗抽滤除去菌体后,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2遍,乙酸乙酯分液于圆底烧瓶中,减压蒸干乙酸乙酯后用5mL甲醇溶解残留物,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用甲醇稀释120倍后用HPLC分析样品中连翘脂素的浓度。

HPLC分析表明,按本实施例方法,用桔青霉LB菌株发酵液转化连翘苷,转化样品中连翘脂素浓度为1.26g/L,转化得率为90.5%。

实施例5:菌体缓冲液体系转化

以桔青霉LB为转化菌种,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发酵液经过滤后收获菌体,悬浮于缓冲液中转化连翘苷,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将4℃冰箱中保存的桔青霉LB平板菌种接种于新鲜平板培养基,平板于30℃恒温培养2天,所述的平板培养基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2)用接种环取步骤(1)活化培养后桔青霉LB孢子2次至50mL种子培养基中,于30℃、20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得干菌体浓度为1.86g/L的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3)步骤(2)种子液以体积浓度10%(即10mL)的接种量接种至100mL发酵培养基中,于30℃、25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干菌体浓度为1.51g/L)后,发酵液经布氏漏斗过滤,用pH 6的磷酸缓冲液100mL重新悬浮菌体于一只250mL三角瓶中,加入0.2g的连翘苷溶于5mL甲醇的溶液,使转化体系中连翘脂素的浓度为2g/L(转化体系体积按100mL计)。三角瓶于35℃、250r/min恒温振荡转化20h。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和配制方法同实施例4。

(4)转化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布氏漏斗抽滤除去菌体后,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2遍,乙酸乙酯分液于圆底烧瓶中,减压蒸干乙酸乙酯后用5mL甲醇溶解残留物,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用甲醇稀释120倍后用HPLC分析样品中连翘脂素的浓度。

HPLC分析表明,按本实施例方法,用桔青霉LB菌株发酵液转化连翘苷,转化样品中连翘脂素浓度为1.24g/L,转化得率为89.0%。相比于实施例4方法,虽然转化得率略有下降,但因菌体重悬于缓冲液中,体系中杂质较少,有利于后续产物的分离。

所述的pH 6的磷酸缓冲液配制方法为:称取Na2HPO4·H2O 7.16g,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A液);称取NaH2PO4·2H2O 3.12g,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B液);取87.7mL的A液和12.3mL的B液混合,即得到100mL pH 6的磷酸缓冲液。

实施例6:生物转化法制备连翘脂素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发酵体系放大到400mL,制备菌体用于连翘苷的生物转化,转化体系放大到400mL,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将4℃冰箱中保存的桔青霉LB平板菌种接种于新鲜平板培养基,平板于30℃恒温培养2天,所述的平板培养基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2)用接种环取步骤(1)活化培养后桔青霉LB孢子2次至50mL种子培养基中,于30℃、20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得干菌体浓度为1.75g/L的种子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3)步骤(2)种子液以体积浓度10%(即40mL)的接种量接种至400mL发酵培养基中,于30℃、200r/min恒温振荡条件下培养2天(干菌体浓度为1.64g/L)后,发酵液经布氏漏斗过滤,用400mL、pH 6的磷酸缓冲液重新悬浮菌体于一只1L三角瓶中,加入0.8g的连翘苷溶于20mL甲醇的溶液,使转化体系中连翘脂素的浓度为2g/L(转化体系体积按400mL计)。三角瓶于35℃、250r/min恒温振荡转化24h。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终浓度组成同实施例4,1L的三角瓶装400mL发酵培养基,8层纱布扎口,高压蒸汽121℃灭菌25min。

(4)转化反应结束后,转化液经布氏漏斗抽滤除去菌体后,用400mL乙酸乙酯萃取3遍,合并萃取液于圆底烧瓶中,45℃下减压蒸干乙酸乙酯后,再加入100mL甲醇溶解残留物;甲醇溶液用滤纸过滤后,转入另一洁净圆底烧瓶中,45℃下减压蒸干甲醇后,加10mL甲醇溶解残留物,甲醇溶液转入洁净培养皿中,减压干燥后得0.597g连翘脂素。

称取步骤(4)制备的连翘脂素1mg溶解于5mL甲醇中,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HPLC分析样品中连翘脂素的浓度。以标准品连翘苷和连翘脂素为对照,同时检测连翘苷转化0h和20h的HPLC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按本实施例方法,制备的连翘脂素纯度为85.1%,转化得率为9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