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14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胶60-90份、顺丁橡胶10-40份、氟橡胶5-15份、环氧丙烯酸树脂85-90份、改性氯化橡胶10-15份、古马隆树脂1-5份、低密度聚乙烯2-6份、三元乙丙橡胶1-4份、硫磺2-5份、聚缩醛1-6份、氯化石蜡1-4份、苯乙烯3-5份、二甲基硅油2-4份、硼酸锌1-5份、异氰酸酯3-8份、纳米石墨2-6份、炭黑3-6份、重晶石粉4-8份、纳米氢氧化铝4-8份、多聚磷酸铝1-5份、纳米二氧化硅2-5份、纳米陶瓷粉3-5份、芳纶纤维3-9份、硅烷偶联剂KH-5702-6份、偏硼酸钠2-8份、吐温-80 1-4份、聚磷酸铵2-4份、聚硅氧烷1-6份、硬脂酸钠2-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抗氧剂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改性氯化橡胶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氯化橡胶和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升温至90-95℃,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至2-3,接着加入甲醛,升温至95-100℃,保温60-80min,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8,接着加入尿素和三聚氰胺,降温至80-85℃,保温40-60min,继续冷却至50-60℃,出料,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氯化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改性氯化橡胶的制备工艺中,氯化橡胶、去离子水、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的重量比为1-3:2-5:1-3:2-4:3-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纳米陶瓷粉由纳米氮化硅、纳米氮化铝、纳米氮化钛、纳米氮化硼和纳米碳化硅按重量比1-3:2-5:3-6:2-4:1-3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胶65-85份、顺丁橡胶15-35份、氟橡胶8-12份、环氧丙烯酸树脂86-89份、改性氯化橡胶11-14份、古马隆树脂2-4份、低密度聚乙烯3-5份、三元乙丙橡胶2-3份、硫磺3-4份、聚缩醛2-5份、氯化石蜡2-3份、苯乙烯3.5-4.5份、二甲基硅油2.5-3.5份、硼酸锌2-4份、异氰酸酯4-7份、纳米石墨3-5份、炭黑4-5份、重晶石粉5-7份、纳米氢氧化铝5-7份、多聚磷酸铝2-4份、纳米二氧化硅3-4份、纳米陶瓷粉3.5-4.5份、芳纶纤维4-8份、硅烷偶联剂KH-570 3-5份、偏硼酸钠3-7份、吐温-80 2-3份、聚磷酸铵2.5-3.5份、聚硅氧烷2-5份、硬脂酸钠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份、抗氧剂2-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胶75份、顺丁橡胶25份、氟橡胶10份、环氧丙烯酸树脂87.5份、改性氯化橡胶12.5份、古马隆树脂3份、低密度聚乙烯4份、三元乙丙橡胶2.5份、硫磺3.5份、聚缩醛3.5份、氯化石蜡2.5份、苯乙烯4份、二甲基硅油3份、硼酸锌3份、异氰酸酯5.5份、纳米石墨4份、炭黑4.5份、重晶石粉6份、纳米氢氧化铝6份、多聚磷酸铝3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纳米陶瓷粉4份、芳纶纤维6份、硅烷偶联剂KH-570 4份、偏硼酸钠5份、吐温-80 2.5份、聚磷酸铵3份、聚硅氧烷3.5份、硬脂酸钠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抗氧剂2.5份。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开炼机升温至165-170℃,然后将丁腈橡胶、顺丁橡胶、氟橡胶、环氧丙烯酸树脂、改性氯化橡胶、古马隆树脂、低密度聚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共混,然后添加硫磺、聚缩醛、氯化石蜡、苯乙烯、二甲基硅油、硼酸锌、异氰酸酯、纳米石墨、炭黑、重晶石粉、纳米氢氧化铝、多聚磷酸铝、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陶瓷粉、芳纶纤维、硅烷偶联剂KH-570、偏硼酸钠、吐温-80、聚磷酸铵、聚硅氧烷、硬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抗氧剂,经过包辊,吃粉,翻炼,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

S2、将物料a停放22-26h后进行硫化处理,冷却至室温得到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热高韧性防腐改性橡胶密封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硫化处理的温度为175-185℃,硫化处理的时间为4-6min,硫化处理的压力为8-12Mpa。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