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PVC荧光性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粉10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5~75份;荧光剂5~20份;钙锌稳定剂0.5~2份;降粘剂15~35份;水性PU胶0.5~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VC荧光性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粉 10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60~75份;荧光剂10~20份;钙锌稳定剂0.5~2份;降粘剂25~30份;水性PU胶0.5~0.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VC荧光性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粉 10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70份;荧光剂20份;钙锌稳定剂2份;降粘剂35份;水性PU胶0.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VC荧光性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粉 10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75份;荧光剂20份;钙锌稳定剂2份;降粘剂35份;水性PU胶0.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PVC荧光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锌稳定剂为原塑F990、南亚40P/46P或常熟产钙锌稳定剂SBA-203。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PVC荧光性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粘剂为D70牌号的脱芳烃溶剂油。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PVC荧光性手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配料的配制:首先将25~7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加入搅拌罐,然后再依次加入100份PVC粉、0.5~2份钙锌稳定剂、6~10份降粘剂进行搅拌,得到一次配料;
(2)静置脱泡:将所得的一次配料进行静置脱泡;
(3)二次配料的配制:在静置脱泡后的一次配料中加入25~29份降粘剂,搅拌均匀得到二次配料;
(4)一次浸渍:将所得的二次配料过滤后加入至料槽中,然后将手模预热至65~70℃后进行浸渍,浸渍温度为46~50℃;
(5)一次塑化:一次浸渍后的手模进入烤箱中,在200~220℃下烘烤3min,形成手模的表面PVC层;
(6)二次浸渍:一次塑化后的手模放至荧光剂料槽中浸渍5~20份荧光剂;
(7)二次塑化:浸渍荧光剂料后,进入荧光剂烤箱进行荧光层烘烤,烘烤温度为120~140℃,烘烤时间为1~2min,形成荧光层;
(8)三次浸渍:荧光层形成后,将手模进行冷却散热,温度降至65~70℃,然后浸渍粘度控制在60~70mPa.s的低粘度PVC糊料,完成第三次浸渍;
(9)三次塑化:完成第三次浸渍后手模进入烤箱中,在200~220℃下烘烤6min,形成手模的内层PVC层;
(10)四次浸渍:将0.5~0.7份水性PU胶加入软化水中搅拌,然后加入氨水调节pH至8.5~9.5,过滤后送入PU料槽,三次塑化后的手模放至PU料槽中,在55~65℃下进行浸渍;
(11)四次塑化:将四次浸渍后的手模进入烤箱中,在130~170℃下烘烤1~2min;
(12)成品:将四次塑化后的手模经卷唇、脱模、检验、分拣后,得到PVC荧光性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