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细菌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686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细菌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细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PCR是在体外实现DNA扩增的过程,通过聚合酶和特定设计的引物,可以从样本的DNA序列中复制出“标志性”的特异片段,并可使特异片段的数量扩增达109倍。使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对DNA片段按照片段尺寸进行分离,检测具有特定长度的特异片段。CE是在毛细通道中进行的电泳,用电场驱动DNA分子,同时利用筛分介质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使不同长度的DNA片段产生电泳速度差,达到检测DNA片段长度的目的。CE通常可用较高的分离电压,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分离。

常规基因分析的操作流程比较繁琐,通常需要使用如离心机、温度循环仪、平板凝胶电泳仪、荧光成像分析仪或毛细管电泳仪等一系列设备,这对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和实验人员的操作水平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也不易降低检测过程中发生的试剂和人工成本。并且,样品在多个设备间转移,增加了操作失误和样品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细菌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细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内部设置有滤光片一与滤光片二,所述光电倍增管下部依次设置有光阑、透镜组与物镜,所述透镜组与物镜之间设置有两向色镜,所述检测装置右侧设置有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与检测装置之间设置有扩束器与滤光片三,所述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有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上设置有分离通道、所述分离通道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液池与缓冲液废池,所述分离通道上下侧分别设置有样品废池液与样品池。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位置与两向色镜之间相互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冲液池、缓冲液废池、样品废池液、样品池均通过铂电极连接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为PCR的微流控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细菌检测装置,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经二向色镜反射入物镜,被物镜聚焦后垂直入射芯片的分离通道内,从而激发出荧光,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荧光信号经光电倍增管收集后由记录仪记录,可实时的了解检测的信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在检测中采用夹流法进行样品的进样与分离,提高了分析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试样在不同设备之间的转移,简化了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芯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电倍增管,2、滤光片一,3、滤光片二,4、光阑,5、透镜组,6、两向色镜,7、物镜,8、芯片,9、扩束器,10、滤光片三,11、半导体激光器,12、样品池,13、缓冲液池,14、样品废池液,15、缓冲液废池,16、分离通道,1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细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倍增管1,所述光电倍增管1内部设置有滤光片一2与滤光片二3,所述光电倍增管1下部依次设置有光阑4、透镜组5与物镜6,所述透镜组5与物镜7之间设置有两向色镜6,所述检测装置右侧设置有半导体激光器11,所述半导体激光器11与检测装置之间设置有扩束器9与滤光片三10,所述检测装置底部设置有芯片8。

所述芯片8上设置有分离通道16、所述分离通道16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液池13与缓冲液废池15,所述分离通道16上下侧分别设置有样品废池液14与样品池12。

所述半导体激光器11的位置与两向色镜6之间相互对应。

所述缓冲液池13、缓冲液废池15、样品废池液14、样品池12均通过铂电极连接电源17。

所述芯片8为PCR的微流控芯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激光器11作为激发光源,经二向色镜6反射入物镜7,被物镜7聚焦后垂直入射芯片的分离通道16内,从而激发出荧光,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荧光信号经光电倍增管收集后由记录仪记录,可实时的了解检测的信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在检测中采用夹流法进行样品的进样与分离,提高了分析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试样在不同设备之间的转移,简化了人工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