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液功能的磁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146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液功能的磁力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生物磁珠法为代表的磁分离技术在细胞分离、蛋白质纯化、免疫学及微生物学检测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磁分离技术可快速将核酸、蛋白等与细胞中其他物质分离,同时,具有自动化、操作简单以及用时短等特点,与抽提法、沉淀法、离心法等传统分离方法相比,磁分离技术在生物分子分离领域中的优势愈来愈明显。

磁分离技术采用纳米级磁珠微珠,在磁珠微珠的表面标记一种官能团,能同核酸或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吸附反应。当磁珠微珠的表面标记有SiO2,则磁珠可以吸附核酸分子。

其中,磁力架用于在生物分离操作中吸附磁珠微珠,从而实现复杂混合物中目标分子的快速分离和纯化;分离完成之后,再利用移液器吸走残液。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磁力架上可以放置几十甚至几百个离心管,而排液过程中需要用移液器先吸取一个管内的样品,挤出液体后,在取另一个管内的样品。这种排液方法操作繁琐,耗费时间,工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吸液功能的磁力架,它可以一次性吸取磁力架上全部离心管内的废液,快速实现液体转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液功能的磁力架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基座框架,基座框架内固定架设有离心管架板1,离心管架板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离心管的离心管孔2;离心管孔2的一侧或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吸附磁珠的磁铁3;基座框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真空泵4;真空泵4具有一储液瓶4-1,储液瓶4-1开设有至少一进液孔4-2和一排气孔4-3,进液孔4-2连接吸液管4-4,吸液管4-4的头部设置有一外接吸头4-5;排气孔4-3连接排气管4-6的一端,排气管4-6的另一端连接真空泵4的泵体。

所述磁铁3为永磁体或电磁体。

每个所述离心管孔2的一侧或两侧分别设置有磁铁3。

位于同列的所述离心管孔2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磁铁3,磁铁3的长度与该列离心管孔2的总长度相匹配。

位于同排的所述离心管孔2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磁铁3,磁铁3的长度与该排离心管孔2的总长度相匹配。

所述真空泵4为微型台式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真空泵提供吸液动力,能够实现连续多次吸取液体,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磁力架上液体转移的自动化、大批量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液功能的磁力架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离心管架板, 2为离心管孔,

3为磁铁, 4为真空泵,

4-1为储液瓶, 4-2为进液孔,

4-3为排气孔, 4-4为吸液管,

4-5为外接吸头, 4-6为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液功能的磁力架,包括基座框架,基座框架内固定架设有离心管架板1,离心管架板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离心管的离心管孔2;离心管孔2的一侧或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吸附磁珠的磁铁3;

每个离心管孔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磁铁3,即离心管孔2与磁铁3一一对应;

或者,位于同列(即纵向上位于同一列)的离心管孔2的一侧设置有一磁铁3,磁铁3的长度与该列离心管孔2的总长度相匹配;

或者,位于同排(即横向上位于同一排)的离心管孔2的一侧设置有一磁铁3,磁铁3的长度与该排离心管孔2的总长度相匹配;

基座框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真空泵4;真空泵4具有一储液瓶4-1,储液瓶4-1开设有一进液孔4-2和一排气孔4-3,进液孔4-2连接吸液管4-4,吸液管4-4的头部设置有一外接吸头4-5;排气孔4-3连接排气管4-6的一端,排气管4-6的另一端连接真空泵4的泵体;

当真空泵4开启时,通过排气管4-6将储液瓶4-1内的空气排出,使储液瓶4-1内形成负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外接吸头4-5能够将液体经吸液管4-4吸至储液瓶4-1内;

真空泵4优选为微型台式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盛有洗涤液的多个离心管依次插入离心管架板1上的各离心管孔2,离心管孔2一侧的磁铁3将洗涤液内的磁珠吸附至离心管的管壁,实现磁珠与溶液的分离;

将外接吸头4-5伸入其中一离心管,开启真空泵4,真空泵4通过外接吸头4-5将离心管内的溶液吸至储液瓶4-1内;由于储液瓶4-1的容积足够大,吸完该离心管内的溶液,可将外接吸头4-5移至另一离心管进行溶液的吸取,直至吸完磁力架上所有离心管内的溶液。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磁珠法提取生物分子的磁液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