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磁力吸盘及气动磁力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1438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气动磁力吸盘及气动磁力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精密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气动磁力吸盘,该气动磁力吸盘包括由下到上的气动组件、支撑柱和第一导磁体;气动组件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和外壳,外壳位于凹槽的两侧并向第一导磁体方向延伸;支撑柱位于凹槽,且支撑柱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支撑柱由顶向下依次设有强磁体和第二导磁体,强磁体的宽度小于第二导磁体的宽度,第二导磁体位于外壳之间;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于外壳,第一导磁体的高度不小于强磁体的高度,第一导磁体位于第二导磁体的上方且在强磁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磁力吸盘,能够简便、快捷地产生较大的磁力,提高安全性能,且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
气动磁力吸盘及气动磁力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精密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磁力吸盘及气动磁力夹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计算机数字控制加工五金件时,常采用磁铁夹具压紧待加工产品进行机械加工。磁铁夹具包括由上至下的盖板103、隔板102和磁铁101,如图1所示,该磁铁为产生吸住盖板103吸力的电磁铁或电永磁铁,待加工产品位于盖板103和隔板102之间。但是,磁铁夹具存在较多缺陷。在采用电磁铁夹具进行产品加工时,该电磁铁夹具需连接24伏直流电源。若处于水雾环境中,该电磁铁夹具容易漏电或影响电路寿命,且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一直处于通电状态,会使夹具发热,甚至会达到一百多度,更缩短了电路的使用寿命;在采用电永磁铁夹具进行产品加工时,该电永磁铁夹具也需要连接供电电源,并且,在进行加工作业前,需要专业电工在机台内部进行接线,且在充磁瞬间是高压电,容易发生触电风险。电永磁铁的价格很尚,提尚了电永磁铁夹具的成本。
[0003]如何简便、快捷地产生较大的磁力,提高安全性能,且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动磁力吸盘及气动磁力夹具,能够简便、快捷地产生较大的磁力,提高安全性能,且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磁力吸盘,该气动磁力吸盘包括由下到上的气动组件、支撑柱和第一导磁体;气动组件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和外壳,外壳位于凹槽的两侧并向第一导磁体方向延伸;支撑柱位于凹槽,且支撑柱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支撑柱由顶向下依次设有强磁体和第二导磁体,强磁体的宽度小于第二导磁体的宽度,第二导磁体位于外壳之间;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于外壳,第一导磁体的高度不小于强磁体的高度,第一导磁体位于第二导磁体的上方且在强磁体的两端;气动组件进行充气时,第二导磁体与外壳形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支撑柱上升,支撑柱与凹槽的底面分离,第一导磁体挤压第二导磁体,形成导磁系统,强磁体位于导磁系统内,导磁系统将强磁体的底面和侧面的磁感线偏移至强磁体的顶面,强磁体的磁感线从顶面输出,形成磁力;气动组件进行放气时,第二导磁体与外壳形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支撑柱下降,支撑柱挤压凹槽的底面,第一导磁体与第二导磁体分离,第一导磁体与强磁体的距离增大,强磁体的顶面输出的磁感线减少,磁力消失。
[0006]进一步地,该气动磁力吸盘还包括第三导磁体,第三导磁体位于强磁体的上方,且与第一导磁体连接。
[0007]进一步地,该气动磁力吸盘还包括隔磁体,隔磁体位于第一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之间,且隔磁体的高度与第三导磁体的高度相同。
[0008]进一步地,第一导磁体、隔磁体和第三导磁体的上表面相齐平。
[0009]进一步地,第三导磁体的宽度与强磁体的宽度相同。
[0010]基于上述任意气动磁力吸盘实施例,进一步地,凹槽位于气动组件的上表面中心。[0011 ]进一步地,气动组件还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凹槽的两侧。
[0012]基于上述任意气动磁力吸盘实施例,进一步地,支撑柱为连接螺钉。
[0013]进一步地,导磁系统呈U型导磁系统。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动磁力夹具,该气动磁力夹具包括由上至下的盖板、隔板和如上所述的气动磁力吸盘,隔板位于盖板和气动磁力吸盘之间,在气动磁力吸盘进行充气时,形成磁力吸附盖板,挤压位于隔板和盖板之间的待加工产品,在气动磁力吸盘进行放气时,吸附盖板的磁力消失。
[0015]本实用新型气动磁力吸盘及气动磁力夹具,采用气动组件控制支撑柱的上下运动,在气动组件进行充气时,外壳和第二导磁体组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支撑柱向上运动,直至第一导磁体挤压第二导磁体,形成导磁系统,将强磁体除顶面之外的磁感线偏移至顶面,强磁体的顶面汇集输出的磁感线密度大,形成密集磁场,产生强大的磁力,且作用于盖板上,将待加工产品夹在隔板和盖板之间,以便于对产品进行加工。在气动组件进行放气时,支撑柱向下运动,直至支撑柱挤压凹槽,强磁体和第二导磁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外壳和第二导磁体组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减小,且与第一导磁体的距离加大,强磁体的顶面输出的磁感线减少,形成的磁力较小,或无磁力产生,对盖板的吸力减小,同时,作用于待加工产品的力也会降低,以便于撤下产品和盖板。该气动磁力吸盘及气动磁力夹具能够简便、快捷地产生较大的磁力,且无安全隐患,员工操作方便,且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传统磁铁夹具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气动磁力吸盘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气动磁力吸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动磁力吸盘,结合图2,该气动磁力吸盘包括由下到上的气动组件1、支撑柱2和第一导磁体3;气动组件I的上表面设有凹槽11和外壳12,外壳12位于凹槽11的两侧并向第一导磁体3方向延伸;支撑柱2位于凹槽11,且支撑柱2的高度大于凹槽11的深度,支撑柱2由顶向下依次设有强磁体21和第二导磁体22,强磁体21的宽度小于第二导磁体22的宽度,第二导磁体22位于外壳12之间;第一导磁体3固定连接于外壳12,第一导磁体3的高度不小于强磁体21的高度,第一导磁体3位于第二导磁体22的上方且在强磁体21的两端;气动组件I进行充气时,如图2所示,第二导磁体22与外壳12形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支撑柱2上升,支撑柱2与凹槽11的底面分离,第一导磁体3挤压第二导磁体22,形成导磁系统,强磁体21位于导磁系统内,导磁系统将强磁体21的底面和侧面的磁感线偏移至强磁体21的顶面,强磁体21的磁感线从顶面输出,形成磁力;气动组件I进行放气时,如图3所示,第二导磁体22与外壳12形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支撑柱2下降,支撑柱2挤压凹槽11的底面,第一导磁体3与第二导磁体22分离,第一导磁体3与强磁体21的距离增大,强磁体21的顶面输出的磁感线减少,磁力消失。
[0021]本实施例气动磁力吸盘,采用气动组件I控制支撑柱2的上下运动,在气动组件I进行充气时,外壳12和第二导磁体22组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支撑柱2向上运动,直至第一导磁体3挤压第二导磁体22,形成导磁系统,将强磁体21除顶面之外的磁感线偏移至顶面,强磁体21的顶面汇集输出的磁感线密度大,形成密集磁场,产生强大的磁力。在气动组件I进行放气时,支撑柱2向下运动,直至支撑柱2挤压凹槽11,强磁体21和第二导磁体22的接触面积减小,外壳12和第二导磁体22组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减小,且与第一导磁体3的距离加大,强磁体21的顶面输出的磁感线减少,形成的磁力较小,或无磁力产生。该气动磁力吸盘能够简便、快捷地产生较大的磁力,且无安全隐患,员工操作方便,且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0022]为了让强磁体的顶部汇集更多的磁感线,本实施例气动磁力吸盘还包括第三导磁体4,第三导磁体4位于强磁体21的上方,且与第一导磁体3连接。在气动组件I进行充气时,第三导磁体4能够汇集导磁系统汇集至顶部的磁感线,同时将磁感线输出,形成更密集的磁场,以在外界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更大的磁力。并且,本实施例气动磁力吸盘还包括隔磁体5,隔磁体5位于第一导磁体3和第三导磁体4之间,且隔磁体5的高度与第三导磁体4的高度相同。隔磁体5能够阻止强磁体21的侧面和底面的磁感线向外传输,并结合导磁系统和第三导磁体4,使强磁体21更多的磁感线汇集至顶面,加强该气动磁力吸盘的顶部的磁场密度,以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同时,第一导磁体3、隔磁体5和第三导磁体4的上表面相齐平,减小该气动磁力吸盘与待吸附物体之间的缝隙,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能够产生的吸附作用力会越大。导磁系统呈U型导磁系统,更利于将强磁体21的底面和顶面的磁感线产生偏移作用,且无遗漏处。此外,第三导磁体4的宽度与强磁体21的宽度相同,在气动组件I进行充气时,隔磁体5能够与强磁体21紧密接触,减小隔磁体5与强磁体21的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强隔磁体5的隔磁作用,也利于导磁系统将更多的磁感线偏移至强磁体21的顶部。
[0023]为了加强气动组件在充放气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气动磁力吸盘的凹槽11位于气动组件I的上表面中心,同时,气动组件I还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凹槽11的两侧,能够保证气动组件I内部的气流均匀,使气动磁力吸盘在使用过程中,有可靠的稳定性,不易产生偏移。支撑柱2优选为连接螺钉,能够承受反复升降时的冲击力,机械强度大,不易变形,且取材方便。
[002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动磁力夹具,该气动磁力夹具包括由上至下的盖板、隔板和如上所述的气动磁力吸盘,隔板位于盖板和气动磁力吸盘之间,在气动磁力吸盘进行充气时,形成磁力吸附盖板,挤压位于隔板和盖板之间的待加工产品,在气动磁力吸盘进行放气时,吸附盖板的磁力消失。
[0025]本实施例气动磁力夹具,在气动组件进行充气时,气动磁力夹具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力作用于盖板,盖板与隔板相互挤压,夹紧两者之间的待加工产品,不发生移动,以便对该产品进行加工。在气动组件I进行放气时,气动磁力夹具能够产生的磁力减小,对盖板的作用力也会减小,在气动磁力吸盘与盖板的间隔距离超过最大气隙时,对盖板的磁力消失,便于将盖板与隔板相互分离,撤下两者之间的待加工产品。最大气隙一般为5毫米?10毫米。该气动磁力夹具的磁力相对传统磁铁夹具的磁力提高35%,且在应用过程中,无需考虑电路老化防水问题,降低使用风险,同时,取材方便,适合员工的操作习惯。因此,该气动磁力夹具能够简便、快捷地产生较大的磁力,且无安全隐患,员工操作方便,且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0026]尽管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
【主权项】
1.一种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下到上的气动组件、支撑柱和第一导磁体; 所述气动组件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和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并向所述第一导磁体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凹槽,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支撑柱由顶向下依次设有强磁体和第二导磁体,所述强磁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导磁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导磁体位于所述外壳之间; 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导磁体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强磁体的高度,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上方且在所述强磁体的两端; 所述气动组件进行充气时,所述第二导磁体与所述外壳形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所述支撑柱上升,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分离,所述第一导磁体挤压所述第二导磁体,形成导磁系统,所述强磁体位于所述导磁系统内,所述导磁系统将所述强磁体的底面和侧面的磁感线偏移至所述强磁体的顶面,所述强磁体的磁感线从顶面输出,形成磁力;所述气动组件进行放气时,所述第二导磁体与所述外壳形成的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述支撑柱下降,所述支撑柱挤压所述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第二导磁体分离,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强磁体的距离增大,所述强磁体的顶面输出的磁感线减少,磁力消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导磁体,位于所述强磁体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导磁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磁体,位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之间,且所述隔磁体的高度与所述第三导磁体的高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磁体、所述隔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的上表面相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磁体的宽度与所述强磁体的宽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气动组件的上表面中心。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动组件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为连接螺钉。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动磁力吸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磁系统呈U型导磁系统。10.一种气动磁力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上至下的盖板、隔板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磁力吸盘, 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气动磁力吸盘之间,在所述气动磁力吸盘进行充气时,形成磁力吸附所述盖板,挤压位于所述隔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待加工产品,在所述气动磁力吸盘进行放气时,吸附所述盖板的磁力消失。
【文档编号】B23Q3/154GK205630070SQ20162047299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3日
【发明人】李伟
【申请人】李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