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的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872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酒的发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酒是包含有茶的成分和果酒的成分的一种饮料。在制作茶酒的过程中,需要将茶和果汁混合在一起进行发酵。由于茶酒的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物质所需的发酵温度有一些差异,为了保证茶酒的发酵的质量,往往是对发酵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到部门较低温度发酵的物质。于是,在发酵的过程中,当发现发酵罐的温度较高时就需要对发酵罐进行降温。现有的降温方式主要是采取在发酵罐上喷淋冷却水的方式,这种方式首先是对靠近发酵罐侧壁的液体进行降温,然后通过热传递对发酵罐中部的液体进行降温。因此,这种降温方式的存在降温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以均匀降温的茶酒的发酵装置。

本方案中的茶酒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同轴设置有立杆,立杆的顶部设有沿轴向设置有进水通道,立杆的顶端固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阀,立杆上设有若干滑块,立杆的周向上设有螺旋形的柔性的冷却管,冷却管与滑块之间连接有伸缩杆,冷却管的上端与进水通道连通并且与立杆固定连接,冷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与立杆滑动配合,立杆上设有与冷却管同旋向的螺旋形的凹槽,移动块上设有与凹槽滑动配合凸杆,移动块的下方设有与立杆转动连接的转动盘,转动盘靠近立杆的一侧设有环形槽,立杆的下部沿轴向设置有与环形槽连通的排水通道,立杆的下端设有与排水通道连通的排水阀。

工作原理:平时不需要对发酵罐进行降温的时候,冷却管内处于中空状态,冷却管在浮力的作用下处于上浮状态,此时,移动块上的凸杆位于螺旋形的凹槽的上端,并且,此时冷却管形成的螺旋线的半径最大。当需要对发酵罐进行冷却的时候,开启进水阀,使冷却水进入到冷却管内,此时,冷却管内由于填充了冷却水,冷却管的重力增大,从而使冷却管的下端推动移动块下移,移动下移时,由于凸杆插入在螺旋形的凹槽内,从而使移动块在下移的过程中发生转动,进而使移动块带动冷却管发生转动,使冷却管形成的螺旋线的半径减小,使冷却管发生横向的位移,进而对发酵罐内的液体进行搅动,便于快速的使发酵罐内的温度分布均匀。然后开启排水阀,冷却管内的水经过排水通道和排水阀排出,从而使冷却管的重力又减小,冷却管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从而带动移动块上移,并且冷却管形成的螺旋线的半径增大,再次对发酵罐内的液体进行搅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螺旋形的冷却管,使冷却管在注入冷却水和未注入冷却水时的重力的不同,利用重力与浮力的差值的变化实现改变冷却管形成的螺旋线的半径的大小,进而实现了对发酵罐内的液体的搅动,在对发酵罐降温的同时实现对液体的搅动,从而有利于使发酵罐均匀的降温。

进一步,所述发酵罐的侧壁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与外板形成中空结构。将发酵罐的侧壁设置成中空结构,可以使发酵罐的侧壁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

进一步,所述发酵罐的侧壁的内部设有螺旋形的板带,板带与内板和外板形成螺旋形的通道,通道的上端连通有进水管,通道的下端连通有出水管。通过设置螺旋形的板带而形成螺旋形的通道,将水注入到通道内时,水会在通道内流动,从而增大了水与发酵罐的接触时间,便于水与发酵罐充分的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所述冷却管为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的取材比较方便,从而方便对装置进行制作。

进一步,所述进水阀为球阀。球阀的转动角度只有90度,从而方便操作者快速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茶酒的发酵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进水阀1、立杆2、进水通道21、发酵罐3、滑块4、伸缩杆5、冷却管6、内板7、板带8、外板9、移动块10、凹槽11、转动盘12、环形槽13、排水通道22、排水阀14。

如图1所示的茶酒的发酵装置,包括形状呈圆桶形的发酵罐3,发酵罐3的顶部设有装料口,装料口处盖合有盖板,盖板与发酵罐3铰接。发酵罐3的侧壁包括内板7和外板9,内板7与外板9形成双层中空结构。内板7与外板9之间设有螺旋形的板带8,板带8分别与内板7和外板9密封焊接,从而使发酵罐3的侧壁内部形成螺旋形的通道。发酵罐3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与通道上端连通的进水管,发酵罐3的底部通过法兰连接有与通道下端连通的出水管。发酵罐3的内部同轴设置有立杆2,立杆2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发酵罐3转动连接。立杆2的外侧设有螺旋形的冷却管6,冷却管6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波纹管。立杆2上设有若干滑块4,滑块4与冷却管6之间焊接有伸缩杆5。立杆2的顶部设有沿轴向设置有进水通道21,立杆2的顶部固设有与进水通道21连通的进水阀1,进水阀1为球阀。冷却管6的上端与进水通道21连通并且与立杆2法兰连接。冷却管6的下端焊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与立杆2滑动配合。立杆2的下部外侧设有螺旋形的凹槽11,移动块10上转动连接有凸杆,凸杆插入凹槽11内并与凹槽11滑动配合。立杆2下部的内部设有排水通道22,立杆2上设有与排水通道22连通的通孔。立杆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12,转动盘12的内部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环形槽13。冷却管6的下端与转动盘12上的环形槽13连通。立杆2的下端连接有与排水通道22连通的排水阀14,排水阀14为球阀。

使用时,平时不需要对发酵罐3进行降温的时候,冷却管6内处于中空状态,冷却管6在浮力的作用下处于上浮状态,此时,移动块10上的凸杆位于螺旋形的凹槽11的上端,并且,此时冷却管6形成的螺旋线的半径最大。当需要对发酵罐3进行冷却的时候,开启进水阀1,使冷却水进入到冷却管6内,此时,冷却管6内由于填充了冷却水,冷却管6的重力增大,从而使冷却管6的下端推动移动块10下移,移动下移时,由于凸杆插入在螺旋形的凹槽11内,从而使移动块10在下移的过程中发生转动,进而使移动块10带动冷却管6发生转动,使冷却管6形成的螺旋线的半径减小,使冷却管6发生横向的位移,进而对发酵罐3内的液体进行搅动,便于快速的使发酵罐3内的温度分布均匀。然后开启排水阀14,冷却管6内的水经过排水通道22和排水阀14排出,从而使冷却管6的重力又减小,冷却管6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从而带动移动块10上移,并且冷却管6形成的螺旋线的半径增大,再次对发酵罐3内的液体进行搅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茶酒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同轴设置有立杆,立杆的顶部设有沿轴向设置有进水通道,立杆的顶端固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阀,立杆的周向上设有螺旋形的柔性的冷却管,冷却管的上端与进水通道连通并且与立杆固定连接,冷却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与立杆滑动配合,立杆上设有与冷却管同旋向的螺旋形的凹槽,移动块上设有与凹槽滑动配合凸杆,移动块的下方设有与立杆转动连接的转动盘,转动盘靠近立杆的一侧设有环形槽,立杆的下部沿轴向设置有与环形槽连通的排水通道,立杆的下端设有与排水通道连通的排水阀。解决了茶酒发酵降温时不能进行均匀降温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星湖茶酒厂
技术研发日:2017.09.14
技术公布日:2017.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