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系统电力柜的纳米玻璃钢面板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32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柜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电力柜的纳米玻璃钢面板材料。



背景技术:

纳米是长度计量的最小单位,1纳米的长度为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纳米技术是在1nm-100nm的长度范围内,直接用构成各种元素及物质的原子、原子团、分子、分子团组装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或具有特别性能产品的高精尖技术。成功的纳米技术可应用在电子、化工、军事等各个领域,世界各国均在研究开发。纳米技术(纳米原料)应用在玻璃钢材料中,是将有机相和无机相在纳米范围内复合,增大两相之间的界面面积,增强粘接力。作为玻璃钢材料,它是由多种化学原料组成,经科学配制,独特的理化反应而成的,如果配方及工艺不合理,即使加入一些纳米级原料,在品质上也不会有太大提高。

目前电力柜材料主要用冷轧钢板和不锈钢板,冷轧钢板强度高,但韧性和可焊性差,容易存在漏焊现象;不锈钢板强度高、塑性好,但耐腐蚀性和绝缘性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电力柜的纳米玻璃钢面板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柜面板材料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150-260:80-120:20-40:20-40:70-125:30-60:20-40:10-20:30-60。

本发明原料的优选重量比为,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213:92:32:26:95:42:30:14:42。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各组分调到最科学、最合理的状态下,加入少量纳米级材料,把纳米技术与材料的配方及工艺有效结合,提高了玻璃钢的韧性和抗老化性,使得产品密度低而拉伸强度高;提高了产品品质。

本发明材料的优点还体现在,极好的耐腐蚀性,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优异的电性能,优良的绝缘材料,高频下仍然保持良好的介电性;热导率低,在瞬时超高温情况下,是理想的热防护和耐烧蚀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原料的重量比为,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213:92:32:26:95:42:30:14:42。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重量份数比取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放入高混机中100oc混合30min,再将混合物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筒和机头温度为150oc,螺杆转速为80r/min,挤出物浇筑入模板,自然冷却定型,即得。

实施例2

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150:80:20:20:70:30:20:10:3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260:120:40:40:125:60:40:20:6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150:80:40:20:70:30:40:20:6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高岭土=260:80:20:40:70:60:20:10:6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检测的各项技术指标,为了便于参考,列于下表:

由上述检测结果可见,本发明各项指标均优于规定标准,适于工业大批量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电力柜的纳米玻璃钢面板材料,其由下述原料乙烯基聚酯树脂、玻璃纤维、纳米二氧化硅、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异辛酸钴、105缩胺环氧固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及高岭土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本发明将各组分调到最科学、最合理的状态下,加入少量纳米级材料,把纳米技术与材料的配方及工艺有效结合,提高了玻璃钢的韧性和抗老化性,使得产品密度低而拉伸强度高;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辰;陈洪涛;赵云良;徐立新;车宝林;雷司宇;于温方;谭聪;张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松原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2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