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1055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纸基膜,以及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墙纸基膜是墙纸施工前的墙体基层的处理材料,主要起到防潮、防霉、抗碱、提高墙纸与墙体的结合度从而防止墙纸翘边、保护墙体的作用。墙体经过墙纸基膜的处理后,便于二次墙纸施工不破坏墙体基层,提高工作效率,节能降耗。

墙纸基膜还有防火阻燃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墙纸基膜的阻燃性能主要依靠在施工时向墙纸基膜原料中后添加阻燃剂来实现,后添加阻燃剂容易产生混合不均的问题从而影响墙纸基膜的阻燃性能,同时亦会使用中外渗阻燃剂亦会导致墙纸基膜的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墙纸基膜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2-10质量份;

丙烯酰胺2-10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5-30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30-7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30-70质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质量份;

乳化剂1-2质量份;

过硫酸铵0.5-1质量份;

氢氧化钠1-10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其中,丙烯酸叔丁酯和丙烯酸正丁酯的最佳质量比例为1:1,或者丙烯酸叔丁酯比丙烯酸正丁酯略多一点为好,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总质量份保持在4-15质量份之间为最佳量,可达到墙纸基膜的最佳性能。

优选的,所述的乳化剂为乳化剂op-10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所述的乳化剂并不局限于上述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杀菌剂为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所述的杀菌剂并不局限于上述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所述的消泡剂并不局限于上述材料。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0-25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3%-1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50%-80%;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或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25%-7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或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总质量或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总质量的50%-95%;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20%-8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5%-30%,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10%-30%;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配方中添加有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五溴苄酯,两者通过聚合锚固进高分子链段,相互配合,在温度升到着火点左右温度时,会分解固化产生高密度阻隔膜,阻止火焰的深入和蔓延,而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又有淬灭燃烧反应的作用,双方协同作用,大大提高墙纸基膜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的阻燃墙纸基膜产品易生产,阻燃,抗菌,易施工,制成的产品不需要添加额外的阻燃成分即可达到很好的阻燃效果,减少了后添加阻燃剂导致的混合不均,以及使用中阻燃剂外渗导致的性能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5质量份;

丙烯酰胺5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20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5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50质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2质量份;

乳化剂1.5质量份;

过硫酸铵0.7质量份;

氢氧化钠5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2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4%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70%;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5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总质量的70%;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6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15%,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20%;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二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2质量份;

丙烯酰胺9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10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3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45质量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7质量份;

乳化剂2质量份;

过硫酸铵0.55质量份;

氢氧化钠7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5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77%;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3.8%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7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总质量的90%;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5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5%,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25%;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三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9质量份;

丙烯酰胺3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30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4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69质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1.5质量份;

乳化剂1.6质量份;

过硫酸铵1质量份;

氢氧化钠4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0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60%;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2.1%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4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总质量的60%;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2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10%,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26%;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四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3质量份;

丙烯酰胺8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28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52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70质量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质量份;

乳化剂1.4质量份;

过硫酸铵0.5质量份;

氢氧化钠8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3.5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3%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75%;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总质量的75%;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7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30%,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10%;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五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4质量份;

丙烯酰胺7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5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7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40质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1.2质量份;

乳化剂1质量份;

过硫酸铵0.88质量份;

氢氧化钠10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4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4.7%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55%;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4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总质量的95%;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3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8%,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22%;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六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10质量份;

丙烯酰胺10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25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60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30质量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质量份;

乳化剂1.7质量份;

过硫酸铵0.9质量份;

氢氧化钠1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1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3.6%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52%;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总质量的88%;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35%,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22%,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15%;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七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6质量份;

丙烯酰胺2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15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65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32质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1质量份;

乳化剂1.3质量份;

过硫酸铵0.76质量份;

氢氧化钠3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4.5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4.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80%;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3.5%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7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总质量的50%;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4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20%,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30%;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八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7质量份;

丙烯酰胺4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17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48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60质量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质量份;

乳化剂1.8质量份;

过硫酸铵0.8质量份;

氢氧化钠2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1.5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4.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65%;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4.5%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6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总质量的80%;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78%,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18%,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13%;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实施例九

一种阻燃墙纸基膜,其由下列组分组成:

丙烯酸8质量份;

丙烯酰胺6质量份;

丙烯酸五溴苄酯8质量份;

丙烯酸叔丁酯35质量份;

丙烯酸正丁酯57质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2.8质量份;

乳化剂1.2质量份;

过硫酸铵0.6质量份;

氢氧化钠6质量份;

杀菌剂;

消泡剂;

作为溶剂的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op-10或或乳化剂op-20,或乳化剂np-10,或乳化剂np-20,或乳化剂to-9,或乳化剂to-10,或乳化剂to-12,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乳化剂。本实施例中,杀菌剂采用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或季铵盐类杀菌剂,或复配型杀菌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杀菌剂,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季铵盐类杀菌剂、复配型杀菌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杀菌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杀菌剂的具体物质。所述的消泡剂采用有机硅类消泡剂,或聚醚类消泡剂,或醇类消泡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醇类消泡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消泡剂,因此不再列举上述消泡剂的具体物质。

上述阻燃墙纸基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配料:

将过硫酸铵用其23倍重量的水溶解,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部分乳化剂用水溶解,制备质量百分数为13.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备用,本步骤中乳化剂的用量为乳化剂整体质量的50%;

将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②.制备预乳化液:

在搅拌下,将水、步骤①中配置的部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五溴苄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丁酯,搅拌均匀从而得到预乳化液备用;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的5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加入量为步骤①中已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总质量的55%;

③.聚合:

将水、剩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和剩余的乳化剂加入聚合反应釜内并搅拌,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溶液和部分预乳化液,慢慢升温至80-90℃直至反应结束,此时反应釜内体系呈微蓝光胶体状;

本步骤中水的用量为反应釜内体系整体质量的80%,引发剂的用量为引发剂整体质量的25%,预乳化液的用量为预乳化液整体质量为17%;

④.滴加:

向完成步骤③后的体系内同时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80-90℃,4小时-4.5小时内完成全部滴加;

滴加完毕后,使体系保持在80-90℃,保温30-60分钟,然后降温至45℃以下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6.5-7.5,加入杀菌剂、消泡剂搅拌充分得到产品。杀菌剂起到杀菌的作用,消泡剂起到消泡的作用,杀菌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所在,其加入量并作要求,只要能达到杀菌和消泡的作用即可,一般来说,可加入杀菌剂0.05-0.5质量份,可加入消泡剂0.05-0.5质量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