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411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细玻璃针储存工具。



背景技术: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转基因、核移植等胚胎学及动物学实验室,需要对配子(精子和卵母细胞)以及胚胎进行各种体外操作。这些体外操作都需要通过不同内径的毛细玻璃针来完成。例如,用于人类囊胚转移的玻璃针内径大约200-250微米,用于人类卵母细胞及胚胎转移的玻璃针内径大约180-200微米,对人类卵母细胞进行脱颗粒的玻璃针内径大约120-150微米。这些不同内径的毛细玻璃针就是最主要的配子及胚胎的体外操作工具。

这些毛细玻璃针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进行操作,最常见的操作工具是胶头和口吸管。将毛细玻璃针与口吸管和胶头连接后,通过改变玻璃针内部的压力,就能够将配子或胚胎吸入或排出玻璃针,从而完成样品的转移和操作。

但是,这些操作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胶头口径较大,必须使用专门的密封圈才能够与较细的毛细玻璃针(后端外径约为0.5mm)连接。另外,由于毛细玻璃针长度有限(约60-70mm),操作过程中想要用手指固定毛细玻璃针比较困难,同时容易污染毛细玻璃针的前段。因此,胶头比较适合操作长度较长,外径较粗的巴斯德吸管,而不适合操作又短又细的毛细玻璃针。

口吸管是一般是一段自制的塑料或橡胶软管,一端与毛细玻璃针连接,另一端可以含在操作者口中,操作者通过改变口腔内的气压,控制毛细玻璃针。但是口吸管有以下3个缺陷:首先,口吸管的使用需要较高的技巧,需要手和口腔的密切配合,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次,在使用口吸管的过程中,为了不干扰影响口腔内的气压,操作者不能说话,咳嗽及打喷嚏,甚至吞咽口水也要非常小心。而一些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与辅助人员进行核对和沟通,此时则不太方便;最后,口吸管一般是反复使用的,在胚胎学以及动物学实验室均存在一些生物样本,例如血液,卵泡液,精液以及动物样品,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使用口吸管将可能显著增加这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操作者风险。因此,一些国家的人类体外受精实验室,是不允许操作者使用口吸管进行操作的。

目前,尚无标准化的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如何简单安全有效的操作毛细玻璃针,是许多胚胎学实验室,尤其是人类体外受精实验室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作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将会显著改善配子及胚胎的体外操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包括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操作杆和设于操作杆开口端的气囊;所述气囊所处位置的操作杆侧壁开有挤压孔;所述气囊朝向操作杆开口端的一端设有针孔,所述针孔直径<毛细玻璃针外径。

其中,所述操作杆是由金属或生物安全级塑料制成,且表面经过磨砂处理。

下面结合设计原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包括操作杆和气囊。所述操作杆为管状的中空圆柱形,便于操作者持握,操作杆一端开口,用于安装毛细玻璃针;所述气囊位于操作杆内靠近其开口处,气囊在靠近操作杆开口的位置有一个针孔,用于固定毛细玻璃针;气囊一侧的操作杆侧壁上有挤压孔,用于操作者控制气囊内的压力。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将毛细玻璃针的尾部插入气囊的针孔内,然后以握钢笔的姿势持握操作杆,即以大拇指、食指及中指前部握住操作杆靠近开口处的前部,其中大拇指或食指覆盖于挤压孔的上方。此时,操作中能够通过3个手指,简单方便的移动毛细玻璃针并同时控制针内的压力。

其中,所述操作杆由金属(纯铝、铝合金或不锈钢)或生物安全级塑料(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制成,表面进行磨砂处理。

其中,所述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或橡胶,针孔直径小于毛细玻璃针外径,气囊依靠自身的张力固定在操作杆内部。

该操作工具大小可以根据所使用毛细玻璃针的类型进行定制,常用的毛细玻璃针为例(全长60mm,外径0.5mm,内径0.3mm)所述操作杆长100-150mm,外径为6-8mm,壁厚度为1-2mm,内径为4-6mm;所述气囊长为10-15mm,外径为4-6mm,壁厚度为2-3mm,针孔直径为0.4mm;挤压孔宽度为3-4mm,程度为6-8mm。所有边缘部位均采用打磨钝化处理,防止割伤操作者皮肤。

该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只需要握持操作杆,无需触碰毛细玻璃针,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操作者以握钢笔的姿势操作毛细玻璃针,符合大多数操作者的习惯,操作过程简单稳定,容易掌握;操作过程中将操作者直接与生物样本接触的几率降至最低,避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能够简单安全可靠的操作毛线玻璃针对配子和胚胎进行体外操作。克服了传统操作工具的缺陷,显著改善配子及胚胎的体外操作效率,并最大程度的降低二次污染及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操作杆;2、气囊;3、挤压孔;4、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所述毛细玻璃针操作工具包括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操作杆1和设于操作杆1开口端的气囊2;所述气囊2所处位置的操作杆1侧壁开有挤压孔3;所述气囊2朝向操作杆1开口端的一端设有针孔4。

其中,所述操作杆1是由金属(纯铝、铝合金或不锈钢)或生物安全级塑料(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制成的且表面经过磨砂处理的操作杆。所述针孔4直径<毛细玻璃针外径。所述气囊2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或橡胶,针孔直径小于毛细玻璃针外径,气囊2依靠自身的张力固定在操作杆1内部。

该操作工具大小可以根据所使用毛细玻璃针的类型进行定制,常用的毛细玻璃针为例(全长60mm,外径0.5mm,内径0.3mm)所述操作杆长100-150mm,外径为6-8mm,壁厚度为1-2mm,内径为4-6mm;所述气囊长为10-15mm,外径为4-6mm,壁厚度为2-3mm,针孔直径为0.4mm;挤压孔宽度为3-4mm,程度为6-8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