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5520发布日期:2019-01-29 17:1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茎秆模拟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科研中,往往需要模拟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的生长情况,以了解真菌病害在禾本科植物茎秆中的生长情况。

但是,现有技术还缺少禾本科植物茎秆中研究真菌菌丝生长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以研究真菌病菌在引起禾本科植物茎秆真菌病时,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的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取直径为10mm~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以下;

(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0.3mm;

(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0.5mm的玻璃珠;

(4)在玻璃管底部过滤网上接种真菌菌丝,然后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

(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14d~30d;

(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菌丝生长的模式。

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玻璃管的长度为15cm~25mm。

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过滤网通过皮筋固定的方式封住玻璃管底部。

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倒入玻璃珠后通过震动方式进行玻璃珠的混匀。

其中,所述的步骤(4)中通过向过滤网及过滤网上方注射含有菌丝的培养液进行真菌菌丝的接种。

其中,所述的步骤(5)的培养室为植物生长环境模拟培养室。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发明可以用以研究真菌病菌在引起禾本科植物茎秆真菌病时,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用玻璃珠模拟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的环境,了解真菌菌丝是横向或者竖向生长,是单根或者多根生长,是穿过玻璃珠缝隙或者包裹玻璃珠生长,对于防治植物病虫害提供解决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模拟灰葡萄孢在小麦茎秆引起灰霉病:

(1)取直径为2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4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

(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5mm;

(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的玻璃珠;

(4)在玻璃管底部过滤网上接种灰葡萄孢,然后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

(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20d;

(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灰葡萄孢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灰葡萄孢菌丝在小麦茎秆中的生长模式。

实施例2:模拟香柱菌在剪股颖茎秆引起香柱病:

(1)取直径为1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1mm;

(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

(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的玻璃珠;

(4)在玻璃管底部过滤网上接种香柱菌菌丝,然后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

(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14d;

(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香柱菌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香柱菌菌丝在剪股颖茎秆中的生长模式。

实施例3:模拟香柱菌在披碱草引起香柱病:

(1)取直径为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

(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3mm;

(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5mm的玻璃珠;

(4)在玻璃管底部过滤网上接种香柱菌真菌菌丝,然后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

(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30d;

(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香柱菌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香柱菌菌丝在披碱草茎秆中的生长模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禾本科植物茎秆内真菌菌丝生长测试方法,(1)取直径为10mm~50mm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侧壁每隔3mm~5mm开设有通气孔,控制通气孔的直径在0.2mm以下;(2)将玻璃管底部用过滤网封住,过滤网的滤孔直径为0.2mm~0.3mm;(3)向玻璃管中倒入直径为0.4mm~0.5mm的玻璃珠;(4)在玻璃管底部过滤网上接种真菌菌丝,然后将玻璃管底部放入培养皿中,并向培养皿中倒入培养液;(5)将玻璃管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室中培养14d~30d;(6)观察记录玻璃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获得菌丝生长的模式。本发明用以研究真菌病菌在引起禾本科植物茎秆真菌病时,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斌;孙晓哲;魏秀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胜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0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