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7083发布日期:2019-04-17 05:49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含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含能材料是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的关键性物质基础,是完成枪炮弹丸发射、火箭导弹推进的动力能源,是战斗部进行毁伤的威力能源,也是航天运载、空间探测和航空救生所用助推、调资、分离装置的动力能源。随着现代高性能武器系统的飞速发展,对含能材料装药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要求也日益迫切。尽管含能材料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可是能量和安全性的矛盾依然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高氮含能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c-n、c=n、n-n和n=n键,分解时释放大量氮气,产生较高能量,同时它们对摩擦和电火花等刺激都不敏感,因此可用于高能钝感炸药、气体发生剂、燃速调节剂、低特征信号推进剂等。

例如2012年thomasm.课题组在《nitrogen-richbis-1,2,4-triazoles—acomparativestudyofstructuralandenergeticproperties》,chem.eur.j.,2012,18,16742-16753一文公开了3,3’-二硝基-5,5’-二(1h-1,2,4-三唑)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但是该方法所制备的3,3’-二硝基-5,5’-二(1h-1,2,4-三唑)实测感度为10j,感度较高,实验过程中危险性系数较大,未能符合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材料的安全要求,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推广。

此外,2018年程广斌课题组在《nitrogen-richsaltsbasedonthecombinationof1,2,4-triazoleand1,2,3-triazolerings:afacilestrategyforfinetuningenergeticproperties》,j.mater.chem.a,2018,6,2239-2248一文中报道了一种4-硝基-5-(5-硝基-1,2,4-三唑-3-基)-1,2,3-2h-三唑的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虽然制备的4-硝基-5-(5-硝基-1,2,4-三唑-3-基)-1,2,3-2h-三唑实测感度为24j,相对较低,但是其前驱体4-硝基-2h-1,2,4-三唑-5-甲酸甲酯制备步骤复杂,并且需要用到毒性较大且易爆的nan3,安全性和环保性均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钝感含能化合物,命名为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具有如下式结构:

合成上述化合物的中间体,命名为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其结构式是:

合成上述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1)将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i)与氨基胍盐在金属钠催化下发生闭环反应制备中间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ii)的步骤;

(2)将中间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ii)在氧化剂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制备目标产物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iii)的步骤,

优选的,步骤(1)中,闭环反应采用甲醇或乙醇作为反应溶剂。

优选的,步骤(1)中,闭环反应温度60~80℃,反应时间为24~48h。

优选的,步骤(1)中,氨基胍盐包括氨基胍硫酸盐、氨基胍盐酸盐、氨基胍碳酸氢盐、氨基胍硝酸盐。

优选的,步骤(1)中,金属钠:氨基胍盐: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摩尔比=5:5:1。

优选的,步骤(1)中,闭环反应结束后,反应体系过滤所得滤液调节ph至5±0.2,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精制的中间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

优选的,步骤(2)中,氧化剂采用nano2/h2so4、h2o2/na2wo4/h2so4、h2o2/h2so4中的任意一种,当氧化剂采用溶质为nano2,溶剂为20wt%稀h2so4的nano2/h2so4氧化剂,其中,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与nano2及20wt%稀硫酸的摩质量体积比为1:5:10(g:g:ml)。当氧化剂选用溶质为30wt%h2o2,溶剂为98wt%h2so4的h2o2/h2so4氧化剂时,其中,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与h2o2及h2so4的质量体积比为1:15:10(g:ml:ml);当氧化剂采用溶质为30%h2o2,催化剂为na2wo4,溶剂为98wt%h2so4的h2o2/na2wo4/h2so4氧化剂时,其中,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与na2wo4、h2o2及h2so4的质量体积比为1:3:15:10(g:g:ml:ml)。

优选的,步骤(2)中,反应温度范围为20~50℃,反应时间为2~24h。

优选的,步骤(2)中,氧化反应结束后,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倒入冰水中,过滤,对滤液萃取、干燥、旋干溶剂后得到精制的目标产物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仅需两步就制备出来目标产物,且两步反应的产率均可达到60%以上,而两步反应总产率可达到50%以上。

(2)该反应原料易得,反应步骤简单,实验过程安全高效,符合放大生产的条件。

(3)本发明所得的目标产物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热稳定性能好,实测撞击感度低于rdx和tnt,且计算爆轰性能接近于rdx,具有作为高能钝感含能材料的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是较优的例子,主要用于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

本发明目标产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ⅰ、在0℃下分多次向无水甲醇溶液中投加金属钠配置甲醇钠溶液,然后分批缓慢加入氨基胍硫酸盐,最后将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1)分多次加入混合溶液中,加完以后升温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并用甲醇溶液多次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后倒入冰水中,调节ph至5左右有固体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橘黄色固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2),其中,金属钠:氨基胍硫酸盐: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摩尔比=5:5:1;

ⅱ、在0℃下,将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缓慢加入到h2so4/nano2中,加完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20-50℃搅拌反应2~8h后,降至室温倒入冰水中,过滤,对滤液萃取、干燥、旋干溶剂后得到黄色固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其中,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与氧化剂nano2及溶剂稀硫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5:10(g:ml)。

实施例1

a)中间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的合成

在0℃下,将金属钠(1.20g,52.2mmol)溶于50ml甲醇中,然后向其中分多次缓慢加入氨基胍硫酸盐(12.20g,50.0mmol)。加完后取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2.30g,10.0mmol)缓慢加入到溶液中,加热回流24~48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用甲醇洗涤滤饼几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到20ml后向其中加入50ml冰水,滴加浓hcl调节ph至5左右,过滤,干燥,得到橙黄色固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2.36g,产率85.2%。

附:中间体分解温度:353.6℃;1hnmr(300mhz,dmso-d6):δ=6.26(s,4h),3.59(br)ppm;13cnmr(125mhz,dmso-d6):δ=161,155,147,137ppm;质谱(m/z):277(m+);红外:3166,1628,1509,1429,1384,1344,1206,1122,1048,953,807,703,620,542cm-1;元素分析c7h7n11o2(277):calc30.33,h2.55,n55.58%;found:c31.29,h2.75,n56.37%。

此外,我们按照金属钠:氨基胍硫酸盐: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摩尔比分别为4:4:1、6:6:1、7:7:1的比例,保持溶剂为甲醇,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0h,反应后处理操作同上述实验步骤。结过显示,当金属钠:氨基胍硫酸盐: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摩尔比分别为4:4:1、5:5:1、6:6:1时,闭环反应的产率分别为62.7%、80.1%、79.4%,对比可得,当金属钠:氨基胍硫酸盐: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摩尔比为5:5:1时,闭环反应的产率最高,达到85.2%。

b)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的合成

在0℃下将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1.40g,5.0mmol)溶于10ml20%稀硫酸中,然后将其缓慢滴加到40mlnano2(6.90g,100.0mmol)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30min,加完后将溶液升温至50℃反应4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溶液倒入冰水中,过滤,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旋干溶剂后得到目标产物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1.05g,产率62.3%。

附:最终产物分解温度:238.2℃;1hnmr:δ=5.55(br,2h)ppm;13cnmr(125mhz,dmso-d6):δ=162,146,132,131ppm;质谱(m/z):337(m+);红外(kbr):3369,3187,3033,1625,1521,1396,1331,1149,1084,1009,950,825,760,623cm-1;元素分析c7h5n13o6(337):calc24.9,h0.90,n45.70%;foundc23.53,h1.26,n46.72%。

此外,我们又分别按照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和nano2为1:3、1:4、1:6、1:8的质量比,而保持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与20%稀硫酸质量体积比为1:10(g:ml)的比例,将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投入到氧化剂中氧化,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反应后处理操作同上述实验步骤。结果显示,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和nano2质量比为1:3、1:4、1:6、1:8,氧化反应产率分别为53.2%、57.8%、61.2%、60.9%,对比可得,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和nano2质量比为1:5时,氧化反应产率最高,达到62.3%。

实施例2

在0℃下,将金属钠(1.40g,60.8mmol)溶于50ml甲醇中,然后向其中分多次缓慢加入氨基胍硫酸盐(15.00g,61.2mmol)。加完后取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2.30g,100.0mmol)缓慢加入到溶液中,加热回流24~48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用甲醇洗涤滤饼几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到20ml后向其中加入50ml冰水,滴加浓hcl调节ph至5左右,过滤,干燥,得到橙黄色固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2.25g,产率81.2%。

取20ml30%h2o2放入50ml三口瓶中,低温浴设置-20℃,缓慢滴加15ml98%h2so4,滴加时温度控制在0℃以下,滴加完毕后,分批加入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2)(1.40g,5.0mmol),35℃下继续反应8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50ml冰水中,搅拌1h,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水洗,点板在紫外灯下观察发现没有点,因此未得到目标产物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3)。

实施例3

在0℃下,将金属钠(1.60g,69.5mmol)溶于50ml甲醇中,然后向其中分多次缓慢加入氨基胍硫酸盐(17.0g,69.5mmol)。加完后取4-硝基-1h-吡唑-3,5-二甲酸二甲酯(2.3g,100.0mmol)缓慢加入到溶液中,加热回流24~48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用甲醇洗涤滤饼几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到20ml后向其中加入50ml冰水,滴加浓hcl调节ph至5左右,过滤,干燥,得到橙黄色固体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2.13g,产率76.9%。在0℃以下,搅拌条件下将浓硫酸(14ml)缓慢滴加到钨酸钠二水合物(4.2g)和30%双氧水(20ml)中加入完毕后升温至20℃,然后将4-硝基-3,5-双(1h-1,2,4-三唑-3-氨基)-1h-吡唑(3)(1.40g,5mmol)缓慢加入氧化体系h2o2/na2wo4/h2so4中,加完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30℃,保持24h。反应结束后倾入冰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点板发现在紫外灯下没有点,因此未得到目标产物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3)。

所得到的高能钝感含能化合物的实测密度为1.865g/cm3,单晶密度1.764g/cm3(含两分子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水等溶剂,难溶于乙醚、二氯甲烷、石油醚等溶剂,热分解温度达到238.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采用gjb772a-1997炸药试验方法测试其特性落高值89.2cm(rdx为的特性落高为22cm),由此计算得其实测撞击感度30j,经gaussian09程序b3lyp方法计算得生成焓为555.0kj/mol,基于bkw状态方程预测最终产物的理论爆速为8747m/s,理论爆压33.0gpa。对比文献的3,3’-二硝基-5,5’-二(1h-1,2,4-三唑)的生成焓405kj/mol,计算爆速为8355m/s,计算爆压30.0kpa,相比较发现本发明的各项性能均优于3,3’-二硝基-5,5’-二(1h-1,2,4-三唑)。

本发明的4-硝基-3,5-双(1h-1,2,4-三唑-3-硝基)-1h-吡唑具有氮含量高、热稳定性好、生成焓大、爆轰性能好、感度低等优点,可以作为高能钝感含能材料应用于含能材料领域。

尽管这里参照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可以理解本领域设计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