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绒毛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0053发布日期:2018-11-20 22:3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胎盘绒毛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胎盘绒毛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干细胞(Stem cell,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self-renewing)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APSC多能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即干细胞保持未定向分化状态和具有增殖能力,在合适的条件或给予合适的信号,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有人通俗而形象地称其为“干什么都行的细胞”。干细胞来源于胚胎、胎儿组织和成年组织。来自胚胎和胎儿组织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多潜能分化特性,可分化为成熟个体体内几乎全部200多种以上的成熟细胞类型。而成年个体组织来源的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有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胰腺干细胞等。将干细胞从不同的人体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来后,再经过检测鉴定,然后将其冻存于-196℃的深低温中,以便于在临床需要时可以将干细胞复苏用于给病人回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干细胞存储作业时通常需要去除胎盘上的红色组织,得到绒毛膜,然后送至下一工序进行操作,目前并没有专门用于胎盘绒毛膜分离的工具,胎盘绒毛膜分离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胎盘绒毛膜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胎盘绒毛膜分离装置,包括上网片、下网片,上网片外周对称设置有手柄,下网片外周环设置有搭接部,上网片下表面为粗糙面。

进一步的,所述下网片包括上下端不封闭的下筒体,下筒体下端设置网片A,下筒体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搭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网片包括内筒体,内筒体外径小于下筒体内径,内筒体下端设置网片B, 网片B下表面为粗糙面, 下筒体上端外周对称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上部设置有连接座板,连接座板中部竖直设置有握持手柄,握持手柄内设置有电机、电池,握持手柄上设置有开关,开关、电机、电池经导线串联形成回路,连接座板中部设置有凸柱,凸柱中部设置有轴孔,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插设在轴孔内,凸柱外周设置有连通轴孔的锁紧孔,锁紧孔内设置有锁紧钉,锁紧钉内端的抵靠电机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置在握持手柄的内前端,电池设置在握持手柄的内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手柄内后端设置有电池仓,握持手柄侧部设置有开闭电池仓的仓盖,电池仓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片、负极片,正极片、开关、电机、负极片依次经导线连接,正极片连接电池的正极,负极片连接电池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粗糙面上均布有凸部,相邻的凸部之间形成凹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收集容器,所述下网片经搭接部搭设在收集容器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去除胎盘上的红色组织得到绒毛膜,使用操作方便,提高了胎盘绒毛膜分离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中:

1-容器;2-下网片;21-搭接部;22-下筒体;23-网片A;3-上网片;31-网片B;32-内筒体;33-手柄;4-胎盘;5-连接座板;6-凸柱;7-锁紧钉;8-握持手柄;81-电机;82-电池;83-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胎盘绒毛膜分离装置,包括上网片3、下网片2,上网片3外周对称设置有手柄33,下网片2外周环设置有搭接部21,上网片3下表面为粗糙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网片2包括上下端不封闭的下筒体22,下筒体22下端设置网片A23,下筒体22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搭接部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网片3包括内筒体32,内筒体32外径小于下筒体22内径,内筒体32下端设置网片B31, 网片B31下表面为粗糙面, 下筒体22上端外周对称设置有手柄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体32上部设置有连接座板5,连接座板5中部竖直设置有握持手柄8,握持手柄8内设置有电机81、电池82,握持手柄8上设置有开关3,开关3、电机81、电池82经导线串联形成回路,连接座板5中部设置有凸柱6,凸柱6中部设置有轴孔,电机81的输出轴的端部插设在轴孔内,凸柱6外周设置有连通轴孔的锁紧孔,锁紧孔内设置有锁紧钉7,锁紧钉7内端的抵靠电机81的输出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81设置在握持手柄8的内前端,电池82设置在握持手柄8的内后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握持手柄8内后端设置有电池仓,握持手柄8侧部设置有开闭电池仓的仓盖,电池仓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片、负极片,正极片、开关3、电机81、负极片依次经导线连接,正极片连接电池82的正极,负极片连接电池82的负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糙面上均布有凸部,相邻的凸部之间形成凹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收集容器,所述下网片2经搭接部21搭设在收集容器上端。

使用时,将下网片2搭设在容器1上端,将待处理的胎盘4放在下网片2上,将上网片3压在胎盘4上,通过手柄33带动上网片3转动或往复移动,或者安装握持手柄8,通过电机81带动上网片3转动,利用上网片3下表面的粗糙面去除胎盘红色组织,胎盘红色组织由下网片2落至容器1内,用水冲洗后,上网片3上留下胎盘绒毛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胎盘绒毛膜分离装置。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