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940发布日期:2018-11-09 20:2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余油内樟脑的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樟脑(合成)在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樟脑辛、热、有毒。归心、脾经。功效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主要用于外用药、开窍药。

目前樟脑(合成)生产的工艺中,二甲苯作为樟脑脱氢工序的溶剂,在经过二甲苯回收工序蒸馏出可回收利用的二甲苯及樟脑后,剩余的废油均作为余油出售,用于燃烧的燃料。而此余油中含有大量的樟脑,没有回收利用,造成生产原料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樟脑生产后对产生的余油进行脱重回收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包括:一脱重釜,所述的脱重釜用于对余油脱重蒸馏并输出至脑油接收装置,所述的脑油接收装置下端连接结晶箱;还设有负压真空装置分别对脱重釜和脑油接收装置提供负压;

所述的脱重釜包括釜体、出料管和导热油单元;所述釜体的出料口通过连接部连接出料管一端,出料管的另一端连接脑油接收装置;所述的连接部将向上的出料口弧形连接至横置的出料管;且连接连接部一端的口径大于连接出料管的另一端口径,所述的出料管连接连接部一端的口径大于连接脑油接收装置的另一端口径,所述的出料管和连接部形成牛角状结构;所述的导热油单元通过两管路进入釜体内部下方,一管路在釜体内设置第一导热油盘管组,另一管路在釜体内底部设置第二导热油盘管组。

优选地,所述的脑油接收装置包括列管式的冷却器、收集馏出液的脑油接收器和用于冷却冷却器的冷却液回路;所述的冷却器设置于脑油接收器上方,上端连接出料管,下端连接脑油接收器顶部;所述的脑油接收器底部连接结晶箱。

优选地,还设有蒸汽装置用于分别对釜体和脑油接收器加热,所述的蒸汽装置一管路连接脑油接收器底部,另一管路接入釜体内部且出气口位于第二导热油盘管组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脑油接收器底部还设有热交换器用于维持脑油接收器内温度稳定。

优选地,所述的釜体中部还设有用于检测釜内液位的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热油盘管组包括四组直径均不相等的,由内至外分布的导热油盘管。

优选地,所述的四组导热油盘管直径由内至外增大。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导热油盘管组包括两层螺旋形结构的导热油盘管。

优选地,还设置余油罐用于回收脱重蒸馏后的重油,所述的余油罐进液口连接釜体底部、排气口连接负压真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优点在于,使用导热油间接加热与直接蒸汽双重加热,在开启导热油加热的同时,通过调节蒸汽阀门的蒸汽量,可以最大限度回收余油中的樟脑。釜体由内到外的四组导热油盘管和釜底两层导热油盘管,充分保证了传热面积,可以使脱重釜快速升温。出料口的转向约90°、大口径收窄的出料管,可以有效防止物料堵塞管道。利用所述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可以在原生产过程结束后有效提高5%以上的产品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脱重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脱重釜、110-釜体、111-进料口、112-出料口、120-出料管、121-连接部、130-导热油单元、131-第一导热油盘管组、132-第二导热油盘管组、140-液位计;200-脑油接收装置、210-冷却器、220-脑油接收器、230-冷却液回路;300-结晶箱;400-余油罐;500-负压真空装置;600-蒸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主要包括:脱重釜100、脑油接收装置200、结晶箱300、余油罐400、负压真空装置500和蒸汽装置600。所述的脱重釜100用于对余油脱重蒸馏并输出至脑油接收装置200,将最后脱重蒸馏完毕后的重油由连接其底部的余油罐400回收。所述的脑油接收装置200下端连接结晶箱300,脑油接收装置200用于将脱重釜100馏出液控温存储,结晶箱300用于将脑油接收装置200存储的馏出液进行结晶获得樟脑。在整个回收工艺过程中由负压真空装置500对脱重釜100、脑油接收装置200和余油罐400进行负压控制,使所述三个装置获得各自所需的真空度。为了温度控制更加精准和快速,设置蒸汽装置600用于分别对脱重釜100和脑油接收装置200进行加热。

所述的脱重釜100包括釜体110、出料管120、导热油单元130和液位计140。所述釜体110内直径为1400mm,包括位于顶端的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2,所述的出料口112口径设置为325mm的大口径。所述的出料口112通过连接部121连接出料管120一端,出料管120的另一端连接脑油接收装置200,所述的连接部121将向上的出料口112弧形连接至横置的出料管120。且连接连接部121一端的口径大于连接出料管120的另一端口径,所述的出料管120连接连接部121一端的口径大于连接脑油接收装置200的另一端口径,所述的出料管120和连接部121形成转向约90°的牛角状结构。所述的出料管120连接脑油接收装置200的一端口径设置为100mm,由出料口112的大口径开始缓慢连续地向该端口收窄,牛角状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生产操作过程的管道堵塞。

釜体110内具有双加热功能:导热油加热功能和蒸汽加热功能。所述的导热油单元130通过两管路进入釜体110内部下方,一管路在釜体110内设置第一导热油盘管组131,另一管路在釜体110内底部设置第二导热油盘管组132。第一导热油盘管组131位于釜体110内,高555mm,由内至外共四组,每组导热油盘管的直径依次为550mm、750mm、950mm、1150mm,导热油由上而下经过8层盘管,在釜体110下方流出。第二导热油盘管组132位于釜底封头,两层盘管螺旋形,导热油进入釜体110后由外向内经过6圈盘管,在釜体110下方流出。蒸汽管口位于导热油进油口上方,管道插入最内层导热油盘管,向下延伸900mm至釜底处,且位于第二导热油盘管组132下方。釜身至封头设有高度为1200mm的液位计140,釜顶设有真空压力表,两组导热油盘管之间设有温度计。

所述的脑油接收装置200包括列管式的冷却器210、收集馏出液的脑油接收器220和用于冷却冷却器210的冷却液回路230。所述的冷却器210设置于脑油接收器220上方,上端连接出料管120,下端连接脑油接收器220顶部。所述的脑油接收器220为卧式釜体,直径1200mm,釜身长2000mm,两边封头高度333mm,底部设有长1600mm导热油加热盘管,底部连接结晶箱300。所述的冷却液回路230由冷却器210底部向上流动,从冷却器210顶端流出,用于均匀降温馏出液。为了避免降温过快而导致冷却器210堵塞,在脑油接收器220接入蒸汽装置600的管路,在堵塞时及时开启加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从釜体110的进料口111处用真空抽取1000-1500Kg樟脑生产后的余油。开启负压真空装置500,使脱重釜100的真空维持-0.092MPa以上。开启导热油单元130的两路导热油阀门,其开度在不影响导热油单元130运行的情况下尽可能大,迅速将釜内余油加热到145℃以上进行脱重。

当出料速度较为缓慢时,可考虑加入直接蒸汽继续脱重。将排除冷凝水后的开口蒸汽直接导入脱重釜100。操作时需小心微开此阀,开度以使真空下降0.005~0.01MPa为度。但釜内真空必须保持在-0.08MPa以上。在开启开口蒸汽前,冷却液回路230的冷却水总阀门必须打开,此阀门的开度以使馏出液在冷却器210中不发生堵塞为限。

脱重蒸馏过程中,密切注意馏出液是否有在冷却器210中发生堵塞,如果冷却器210出现被堵,应开热水或蒸汽熔通。如果堵塞严重,加热熔通有困难,则应停止脱重操作,关闭加脱重釜100的热导热油和开口蒸汽。使用加溶剂的办法溶通,判断冷却器210是否堵塞以脱重釜100的真空度与脑油接收装置200真空度有无明显差异为依据,若差异明显则为堵塞。脑油接收器220内的物料要保持100℃左右的温度,此温度用脑油接收器220底部的热交换器来控制调节。

脱重终点应根据脱重釜100的液位和出料速度来判断,脱重完毕,按此程序操作:关闭导热油单元130、蒸汽装置600、切断真空、系统排放空。然后,趁热将脑油接收器220中的物料,用泵输送到结晶箱300中。脱重釜100中的重油每两作排放一次,利用真空抽入回收二甲苯工序的余油罐400,用铁桶盛装。结晶箱300内的物料,让其自然放冷结晶,当物料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5℃以内时,可进行重力过滤或离心过滤。回收脑粉用开口桶盛装,称重记录后送脱氢工段。母液通过地池和母液罐收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特点在于,使用导热油间接加热与直接蒸汽双重加热,在开启导热油加热的同时,通过调节蒸汽阀门的蒸汽量,可以最大限度回收余油中的樟脑。釜体110由内到外的四组导热油盘管和釜底两层导热油盘管,充分保证了传热面积,可以使脱重釜快速升温。出料口的转向约90°、大口径收窄的出料管120,可以有效防止物料堵塞管道。利用所述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可以在原生产过程结束后有效提高5%以上的产品收率。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